【文惠生原创分享】
如果要评选中国上古时代的“劳模”,大禹绝对是史诗级人选。
这位传说中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男人,堪称华夏初代“时间管理大师”——白天指挥挖河道,晚上熬夜画地图,周末还得抽空参加诸侯团建。翻开《尚书》《史记》等典籍,皆分明闪耀着五个大字:
他!真!的!很!忙!
一、治水篇:当“项目经理”改行当“水利工程师”
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接手父亲鲧留下的“烂尾工程”时,场面堪比现代职场剧:
前任(亲爹)因使用“堵洪水”的错误方案,导致“等之未有成”(《史记》),被治罪流放。他自知压力山大,主动开启“大脑飞快运转 + 疯狂加班”模式,翻山越岭搞测绘,发明“随山刊木”的原始GPS定位法,硬是把治水方案从“堵”升级成“疏”,堪称上古版“海绵城市”设计先驱。
最绝的是他的考勤记录:《史记》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连路过自家院墙听见儿子哭声都咬牙继续“搬砖”。难怪连孟子都忍不住在《滕文公上》中为他点赞:“没有禹导流九河,我们连饭都吃不上!”(注:为便于理解,未用原文,下同)——这相当于战国时期的五星好评。
二、治国篇:从“包工头”转型CEO的逆袭之路
治水成功后,禹的职场生涯迎来华丽转身。《史记·夏本纪》记载,他不仅把天下划分成“九州会员制大礼包”(兖州、青州、徐州等),还定制了VIP贡赋体系:离首都越近的诸侯,交的土特产就得越高端。这种“五服制度”放到今天,大概就是朋友圈分组管理的高阶玩法。
更值得点赞加收藏的,是他的团建能力。《左传》提到禹在涂山开“万国代表大会”,各路部落首领带着美玉锦缎来捧场,场面比双十一直播间还热闹。不过据小道消息(《国语》),有位防风氏酋长迟到,直接被禹就地正法——看来上古时代的考勤制度比钉钉还严格!
三、人设篇:儒墨两家争抢的初代网红
大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气,简直能吊打现代流量明星:
儒家将他奉为道德标杆,孟子在《离娄下》爆料他“不爱喝酒爱听劝”,活脱脱清廉干部作风;墨家则看中他的吃苦人设,《墨子》里说他“顶着暴雨干活,狂风中梳头”,比荒野求生还硬核。两家学派隔空对喊:“我们家的禹更厉害!”——这场景像极了粉丝为爱豆打榜。
最匪夷所思的当属《山海经》。这部上古奇幻大作里,禹一会儿从死去的父亲肚子里蹦出来(“鲧复生禹”),一会儿单挑九头蛇妖相柳,血液溅到的地方连草都长不出来。难怪网友吐槽:“这剧情,漫威都不敢抄!”
四、家庭篇:事业型男人的婚姻真相
别看禹在职场风生水起,他的家庭生活却充满槽点。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灵魂发问:“禹为治水献功劳,怎么有空找对象?”原来这位工作狂娶妻过程堪比闪电战:在去工地途中偶遇涂山女,情歌唱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然后,四天就完成相识到结婚全过程。但是,又是但是,蜜月第二天他就跑回工地,气得妻子写下中国第一首怨妇诗:“候人兮猗!”(等人等到心碎啊!)
当然,正是这一委屈换来的福报,锻炼并成就了他们的儿子启:
《史记》说大禹临终前要禅让天子之位,结果大臣们默契配合演了一场不一样的戏,顺利让启上位。因此,有网友锐评:“这才是真正的‘打工人终成资本家’!”……这,这,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惠生说:摸鱼?不存在的!
如今再读《禹贡》里“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的豪迈宣言,忽然发现这位上古卷轴里的男人,早把“基建狂魔”的基因刻进华夏血脉。从都江堰到南水北调,从《山海经》奇谈到《哪吒》动画,他治水的木耒化作挖掘机,镇压的妖兽变成表情包,唯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仍在每个加班夜安慰着当代社畜:“看,四千年前就有人比你还拼!”
所以下次再想“摸鱼”时,建议默念三遍:“大禹13年没回家,我才加班三天算什么?”——然后,想想惠生讲的故事,活动活动颈椎,好好干活。祝你的未来像大禹一样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