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月星并列的辰
黎荔
日月星辰,为什么最后一个字是辰,与日月星并列?历来有不同解释。比如认为“辰”可泛指日、月、星,星辰并称时指众星。或者干脆认为“辰”特指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心宿,或北极星(北辰),也引申指日、月的交会点和日子等,即农历一年十二个月的月朔时太阳所在的位置,比如辰的相关组词:时辰、辰光、生辰、寿辰、诞辰、辰时、忌辰、辰暮,还有成语生不逢辰、良辰吉日、良辰美景、花辰月夕等等,“辰”就是指“时间,日子”。
“辰”是中国历法中十二地支中的第五个,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时间上指农历三月。用以纪时,辰通“晨”,即早上七点至九点。“辰”也是十二地支的通称。《周礼·秋官·硩蔟氏》:“十有二辰之号”。去年2024年是甲辰龙年,“辰”为十二生肖中的“龙”。因为“辰为龙”,所以“辰”也是帝王的代称。谢庄《歌太祖文皇帝》:“维天为大,维圣祖是则,辰居万宇,缀旒下国”。其中的“辰居”即指帝王居处。可见,“辰”不仅是十二地支的通称,也是十二生肖中的龙,欣欣向荣的三月,旭日东升的早晨,以及帝王的代称,在“日月星辰”这个成语中,“辰”能与太阳月亮并列,显然是大有来头的。
关于日月星辰由来的最早记载,来自于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山海经》:“首生盘古,垂死化身。……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发髭为星辰。”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人尽皆知,但由于“星辰”经常一道出现,因此很多人认为星辰就是天上的星星,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从汉语“一字一太极”的构建体系来看,“辰”跟“日、月、星”肯定是不同的,如果“星”等于“辰”,“辰”等于“星”,惜字如金的老祖宗又何必费此口舌?
我从《西游记》中领悟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西游记》第一回说“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辰”字其实比你我想象的要更为恢宏壮阔。说白了就是古人通过对天空的注意,发现除日月星外,夜晚还有层黑色的帷幕,他们就将其称“辰”,因此有了“日月星辰”。从《山海经》中盘古的传说看,当盘古把自己还诸天地,左眼化为日,右眼化为月,发髭化为星辰,说明是发为星,髭为辰。辰与星显然不同,“辰”的亮度比“星”为暗,因为胡髭比头发要短,“辰”是盘古死后所化的幽光。当你仰望夜空时,难免会觉得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的深海。但是,宇宙并不是黑色的,如果我们能站在制高点俯瞰整个宇宙,所有星系、恒星和星云释放出的光芒全部汇集于我们的双目之中,那么我们所能见到的是一个有着淡淡幽光的宇宙。那泛着微光的黑,合并了宇宙中所有恒星和星系所创造的所有光线。我想,那就是古人所认为的“辰”,与“日月星”并列的“辰”。
日月星辰并称“四象”,说明“日月星辰自是四件”,其取意乃是因为日为阳中阳,月为阳中阴,星为阴中阳,辰为阴中阴。日月星辰,阴阳排列组合,所以称为四象。因为星星是在黑夜中发光的,黢黑里面有亮光,所以星是阴中阳。而古人认为是“日月所会谓之辰”(《尚书·尧典》),辰是日月所交会之地。什么叫日月所会?我觉得实际只是一种相对位置关系,而没有实际发光的天体。“日月合宿曰辰”,指的是日月同时挂在天空,那么也就是清晨和黄昏这段天空蒙蒙亮的时间。辰,就是“伸”,指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辰的要义,在于阴阳互易,东西往复。“辰”其实是可以作动词来解的。在某些情况下又能“引发”食蚀,故为阴中阴。
为什么说“辰”可能与日月食蚀有一定关联,你们可以去看看商周甲骨文中的“辰”字,分明有着天狗的形象——不是凡狗,而是天狗,具有狗的身体特征,但头部为其他动物头的组合动物形象,将各种动物肢体拼接成一个新生物,是上古宗教图腾崇拜的的主要特征之一。当“辰”被破解为“天狗”时,我们就能理解为何周代宗教里必须要将其与天空里的日、月、星同列,并严格管理的原因。毕竟,这只神秘莫测的天狗,会给日、月,很可能还包括星,带来被吞食的麻烦。
既然“辰”为“阴中阴”,那么,举目可见的夜空光点以“星”言之,但流行于四时八节、有气无形散布于太空、似有形而无可执著者,皆“辰”之为之也,辰即暗夜之光。“空无星处谓之辰”。“辰”浑沦无际,不可窥度,但又无星不纳,无象不包,所有宇宙星体,无论其亮度如何、大小如何,皆囿于浩瀚幽隐的“辰”之中,所以“辰”为大,包涵日月众星。今人认为“辰”仅仅是虚空,但古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日、月、星,就像花生土豆长在土壤里,辰五行为土。辰,夜之土,整个宇宙中除了星球和所有有形物之外的所有空间都为辰,我们都在辰中,被茫茫宇宙所养育。
此外,辰为龙,这龙是什么呢?可大、可小、可明、可暗,色彩斑斓绚丽,是世间最美之物。日月星都在天上,龙也在天上,都是光明之物。除此四物,再无一象,是为四象。可现在天上除了日月星就没有发光的了,但不代表古代没有。当我们去西伯利亚以北,或者去冰岛,还是时常见到天上的幻光,这就是极光。古人在大地上远行的足迹比我们想象的要更辽阔,他们应该是见过极光的。极光与辰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看看古人怎么形容龙的?“龙,能高能下, 能小能巨, 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渊深是藏,敷和其光。”(《广雅》)这像不像在描绘飘忽不定、忽暗忽明、曼妙多姿又神秘难测的极光?
抛开《山海经》中盘古死后胡髭化为辰光一说,在神话故事《夸父逐日》中,夸父的胡子也变成了“辰”。其实,大家耳熟能详的大部分神话故事中都有过“辰”的痕迹。或许是人们对于宇宙星际的未知,也许是历代统治者对于天文学的有意垄断,随着时间的流逝,“星”和“辰”的概念开始混为一谈,不过究其根本,它们始终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星光璀璨,月光皎洁,日月星辰年年在,千年以降,观赏的人却人事代谢,换了一波又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