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容易,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说起来这个世界上是越来越好,物质昌盛,科技发达,但仍然有很多人活得很痛苦,不管有钱没钱,大家各有各的烦恼和忧愁。
不信你去大街上转一转,看一看,你可曾见到一个真正无忧无虑的成年人?
无论是少年还是中年或老年,大家都好像是在苦海沉浮,身不由己,随波逐流,要么是为了金钱,要么是为了欲望,各种的求而不得。
辛辛苦苦一辈子,忙忙碌碌大半生,回头再看,究竟图个啥呢?
人生究竟要怎么过?朱熹用两首词给出了答案,他确实活明白了
提到朱熹,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儒家的老古板,“存天理、灭人欲”听起来就让人讨厌,但如果真的了解了这个人的思想就会知道,他其实是古今的第一流人物。
作为朱熹的好友,辛弃疾是知己,“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朱熹担得起这样的评价。同孔子、孟子并列为朱子,圣贤中人都是有趣的。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这是朱熹的《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意思是说富贵贫贱都是表象,世事无常,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成功背后有风险,失败背后有机遇,这个道理看看李斯临刑谓其子"欲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不可得的故事就知道了。
还有陆机被杀前哀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的例子,他们终究是不如功成身退后化名"鸱夷子皮"隐遁江湖的范蠡。
相比王图霸业,“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才是人生的享受,除此之外多是虚妄。朱熹最后是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想法,想要超脱世俗。
看破红尘容易,要想超脱世俗难!
我们看《红楼梦》里的贾雨村,他那样的世俗心肠都有看破红尘的时候,但到底如何呢?依然是在红尘打滚,做了个利欲熏心的名利之徒。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这是朱熹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长记与君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