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矛盾纠纷形式日益多样化,诉求表达方式也更加复杂,长征镇深入践行“枫桥经验”,进一步优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有效整合辖区治理资源,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多元解纷机制为引领,不断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多元协作、机制优化和科技赋能,探索打造个性化、精细化的长征镇“征情征意”解纷中心,不断探索现代化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整合多元力量

构建立体解纷体系

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多元性,长征镇以“平安建设”为抓手,聚焦矛盾纠纷化解这一核心问题,整合镇平安办、镇信访办和镇司法所等部门,联合长征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各居民区综治和调解社工、平安志愿者、网格员队伍等平安力量,构建起“1+3+29+11”分层递进的解纷阵地。“1”,就是在长征镇建立“征情征意”解纷中心,组建工作专班负责日常运行保障;“3”,就是利用好镇平安办、镇信访办、镇司法所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功能;“29”,在镇域内29个居民区设置居委解纷站;“11”,就是在楼宇、园区以及一些群体集中场所设置解纷点。各解纷阵地全部实体运作,规范和完善不同矛盾纠纷在不同层级之间的流转衔接机制,做到既梯度支撑又相互融合,形成“功能明确、有机衔接、协同联动、覆盖全域”的立体解纷体系。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长征镇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方面的决心和创新实践。数据显示,依托这一立体式解纷体系,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得以联动联商、联防联治,确保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工作专班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调处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2024年,依托“解纷机制”,长征镇已累计调解438件矛盾纠纷。

情理法融合

打造有温度的调解模式

长征镇解纷中心积极构建“专业团队+多元协作+科技赋能”的全链条调解体系,将法律、道理、人情深度融合,在解纷过程中,既讲法理,又讲情理,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充分将情理法理念贯穿于纠纷化解全过程。

同时,群众可以享受到“一站式”便捷服务。中心不仅有专业的调解员团队,还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依托心理学和多元调解手段,推动“心防”介入调解、信访过程,为矛盾诉求化解打开心锁,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解纷服务。


情理法融合不是简单的“各让一步”,而是通过系统性设计实现法度、理性与温情的交响共鸣。通过有温度的调解模式,既捍卫了法律尊严,又呵护了人性冷暖,更重塑了基层社会的信任纽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不仅是矛盾化解的创新路径,更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基石。

下一步,长征镇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核心,建立和推进“治安形势联判、平安力量联建、平安建设联创、平安载体联合、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人员联管”七联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平安工作前移、信息触角延伸、服务距离贴近,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和效能。

记者:普陀区融媒体中心长征分中心

编辑:尉澜

《解放日报》头版报道:量子城市先导应用场景落地曹杨新村街道

气球变成“雕塑”?国际气球艺术节等你来→

普及非遗文化,缓解睡眠困扰,“科普园地”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中

【活动】一键收藏!石泉路街道社区下周活动速递抢先看→

【沪滇协作·普陀力量】东川蓝莓,沪上飘香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