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驿站”与社区合作,为居民提供服务。
在湖北宜昌市城区的一处热闹区域内,有一个极具特色的站点——“枫桥驿站”。它的诞生,得益于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积极践行,是宜昌城区烟草专卖局与果园路社区携手合作的成果。双方共同谱写了一曲关于基层治理的美妙乐章,共同构建起基层治理的和谐秩序。
党建为魂,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枫桥驿站”与社区合作,为居民提供服务。
“咱这‘社企商’联盟可是个好东西,大家齐心协力,准能把社区建设得更好!”在果园路社区的一场讨论会上,宜昌城区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满脸笑容地说道。以前,社区治理总是各管各的,力量有点分散。现在好了,大家想出了“多元共治”的好办法,构建起“大工委”共驻共建机制。党组书记担任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兼职委员,一线业务骨干到社区居委会当主任助理,支部党员更是和社区的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为了给“枫桥驿站”注入动力,城区烟草局通过资金支持帮助社区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驿站功能场景,活动室也变得宽敞明亮了。
“咱们要依靠群众,就地解决大家的问题!”城区烟草局的党员们积极下沉到社区,带头参加志愿服务,调解矛盾纠纷。邻里之间有点小摩擦,党员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积极参与“枫桥”议事,与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及商户代表共商治理新篇章。通过扎实做好加强社会管理、区域卷烟市场管理基础工作,达到顺民意、暖民心的实际效果。在“枫桥驿站”建成后,果园路社区的诉讼案件同比下降了约20%,“化早化小、闭环化解”可不是空话!
法治为盾,构建和谐共治新格局
“枫桥驿站”与社区合作,为居民提供服务。
“李大爷,您提出的维修基金的问题,现在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们请律师给您详细讲讲。”城区烟草局的志愿者们耐心地向居民解释着。为了让法治真正走进居民心里,城区烟草局充分发挥自身的法律资源优势,构建了“社区问题征集、律师专业解答”的互动模式,把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律师在社区里摆上了咨询台,居民们纷纷围了过来。“张律师,我家的房子漏水了,该找谁负责啊?”王大哥焦急地问道。“您别着急,根据法律规定,这种情况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律师一边解答,一边写下了相关的法律依据。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次,律师和社区干部一起为居民们答疑解惑,累计解答各类法律疑问10余次,成功化解了不少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
不仅如此,城区局(营销部)还开展了“‘法’进社区‘典’亮生活”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大家看,这本小册子里面有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大家拿回去好好看看,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工作人员一边发放普法小册子,一边宣传着。“这下我可知道维权该咋弄了,以后可不怕被欺负啦!”一位居民拿着小册子,开心地说道。这些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让居民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大大提升,为基层治理筑牢了安全防线。
文化为脉,打造文明和谐新社区
“枫桥驿站”秉持“文化为民、艺术惠民”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有机结合。城区局(营销部)联合社区组织多场武术表演、诗歌朗诵等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参与居民超500人次。“咱们的‘枫桥驿站’就是得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治理结合起来,让大家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一位社区干部兴奋地说道。文化活动使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为构建文明和谐社区注入了持久动力。
“枫桥驿站”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年度优秀志愿者评选机制。在2024年度评选中,城区局两名志愿者荣获表彰。“枫桥经验”不仅是治理智慧,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政府、企业、社区、零售户同台同心,形成攻坚合力,既减轻了社区治理负担,又优化了零售户经营环境。全区联动、同频共振,有力推动了全区治理效能的提升。
党建引领、法治服务、文化融合三位一体,既稳固了基层阵地,又激发了治理活力,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为打造平安、幸福、充满活力的社区提供了坚实保障。城区烟草局将继续为“枫桥驿站”添砖加瓦,不断提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努力让这张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更加夺目,让更多群众收获满满的温暖与幸福!(图/文 朱力、张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