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豆花/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节有虚构,勿对号入座】
1971年8月的一天上午,我们二连全连正在伏牛山深处的一个国防坑道里施工,
几台风钻同时在岩石上打着眼,洞里灰尘飞扬。
突然,风钻声戛然而止,机关杨参谋带着连队通信员和另外2个陌生的军人出现在施工现场:“张连长在哪?”
戴着枊条帽、满脸灰尘的张连长拨开众人,出现在他们面前:“我在这儿,找我啥事?”
杨参谋看到张连长,马上说,陈团长命令我们,立即把你带回团部,这边你安排一下,马上跟我们出洞。
张连长不解地问:杨参谋,团长叫我回团部有什么事情?杨参谋笑着说,具体什么事你当面问团长。
随后,张连长对在现场的副连长说:“你盯紧点,别出事!”说完,他便跟着杨参谋一行离开了山洞。身后,洞里的风钻声又吼叫了起来……
下午下班的时间到了,我们放下工具,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山洞。西阳已经落山,郁郁葱葱的山林尽头依然光亮,我们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活动着僵硬的胳膊……
我们坐着汽车,回到三公里外的部队生活区……
吃过了晚饭,我回到了连部。连长不在连队,我也找不到通信员。一向坚守岗位的通信员,此刻也不在连部。
我是二连的文书,平时和通信员住一个房间。
我们连队的指导员两个月前调到团机关后,连队主官只有张连长一个人在位。我虽然是连部文书,但张连长为了便于工作,就让我跟着他进洞施工。
我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制定下一周的施工计划,这个任务是我的本职工作,连长
要求我和大伙一起施工,掌握施工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方便整理施工日志,向机关汇报工作……
然而,就在我制定计划的时候,通信员回来了。他兴奋地对我说:你知道上午杨参谋为什么突然带着几个人进3号洞,把咱们连长叫出来,是因为啥?
我不解地看着通信员,通信员随即说,上午他在连队值班,杨参谋打电话让咱们出3个人进洞把连长给架出来,可那一会儿咱们全连都在山洞里干活,连队就我一个人在值班,炊事班的6个战士在做饭,连队就再也没人了。
后来,杨参谋带着两个人来到连队,叫上我一起,进到洞里把咱连长叫出了山洞。
军车把我们几个拉到团部,连长去团长办公室汇报工作,我们在外面等候,不一会儿,咱连长和杨参谋从团长办公室出来了。
杨参谋对我说,赶快送你们连长回临时来队家属区!连长和杨参谋打了一下招呼,便带着我回到了临时来队家属区……
当通信员说到这里时,我才明白,团长派人进洞把连长“架”出来,是因为连长家属和孩子的原因。
原来,早在一个月之前,在学校当老师的连长家属,带着他们3岁的儿子带部队探亲。由于我们连进驻施工现场,没有条件安排他们娘俩居住,连长便把娘俩安排到了团部临时来队家属区居住。
那两天,我和通信员在连队和临时家属区两边跑,帮助连长家属布置屋里的事情。
我和通信员工作上连队有分工,我负责连队文案工作,主要是跟着连长,随时完成他交待的任务,而通信员一边守连队电话,同时还要替连长照顾来队探亲的连长妻子和儿子,跑个腿买个东西、送饭什么的。
但是,就在连长家属来队前几天,我们连负责的3号洞施工遇到了意外情况。
我们工程兵团施工的山体,大都是那种异常坚硬的花岗岩,奇怪的是,就在我们连负责的3号洞掘进数百米之后,突然发现施工前方出现了大量的碎石层。
那一天,施工区域突然出现大面积塌方,1名排长和3战士躲闪不及被落滚石砸中,排长的腿被砸断,2名战士救战友时胳膊和手被砸伤……
施工顿时陷入了停滞状态。
团部紧急派来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的勘测,他们提出了先清理施工区域的落石,再视情研究掘进办法的整改方案。
后来,我们按照要求清理作业区的落石,光清理和拉出山洞的落石,我们就用了
五天的时间,由于作业面狭窄,不适宜派大量的兵力在前方,于是就采取轮班上的方法施工。
但因为清理作业面占用了宝贵的掘进时间,导致我们连的施工进度拖了全团的后腿。
结果,在团里的一次会议上,我们连受到了团首长的点名批评,张连长不得不站起来,当着许多领导的面说明情况,又因为3 名军人受伤,连长还在会议上做了检查。
为了赶上施工进度,张连长下定决心,改进施工计划,采取24小时不停工作业,各班排分成两批,人休息施工不停止,而他亲自盯在洞里组织指挥。
在施工现场的支委会上,连长也作了自我批评,向受伤的同志道歉,并安排我用他的工资买礼品,到卫生队看望受伤的3名战友……
所幸连长的妻子十分理解丈夫的难处,她带着儿子住在临时来队家属区等着连长归来。
刚开始几天,儿子在母亲的劝说下还有耐心,可到了两个星期后,儿子哭闹,连长的家属心里觉得不是味,自己假期的时间也就一个来月,来部队大半个月了,只在开始那一天见过丈夫一面,当天晚上连长就回到连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加快进度的方案。
方案经营里批准后,连长就带着队伍进入了山洞施工。为了确保每一名战友的生命安全,连长在现场布置了观察哨,限定作业面人数。
而他自己盯在作业面的最前方,连队战士轮班出洞休息,他谢绝连队其他干部替
换的建议,坚持不出洞。
连长说,他在团长面前立过军令状:一是杜绝安全事故,二是不赶上团里的施工进度,就不出洞!
连长这一进洞,就是一个月。
团临时来队家属区就在团家属院旁边,有空的时候,连长妻子带着孩子在院里玩,时间一长,家属院里的嫂子们都知道,二连连长的老婆带着孩子来部队探亲,这都快一个月了,连丈夫的面也没见着……
结果,这个事情传到了团长的耳朵里,于是就有了团长让杨参谋带人进洞把连长“架”出山洞的那一幕。
没想到,连长回到临时来队家属区只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现在3号洞的作业面上……
当天下午,我和通信员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把连长家属和他们的儿子,送到了十多公里外的镇长途汽车站,目送着汽车驶离,我们俩才骑着车子返回施工生活区……
1974年,我退伍那一年,当了5年连长的张连长也脱下了军装,回到他们老家成了公社的张公安……
前些年战友聚会,大家说起当年挖山洞的事情,说到了张连长,一位战友说,张连长已经病逝了,据说是当年施工落下的病根导致的,去世时还不到60岁。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老了,但五十多年前,一批批军人在荒凉的山沟里为国筑洞的往事,成了无数人难忘的青春记忆!
致敬岁月,致敬每一个平凡的奉献者!
【素材来源于提供者,主人公化名,个别细节虚构处理。图片源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