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长征结束。此时陕北地区的红军总人数高达8万人,但陕北位于黄土高原,土壤贫瘠,气候恶劣,地广人稀,生产力落后,红军很快就面临物资供应不足的困境,这严重威胁了红军的生存,所以扩大根据地迫在眉睫。且日本已经加快了侵华步伐,民族危机加剧,急需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加之红军武器装备的缺口非常大,迫切需要苏联的援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于1936年10月将红四方面军一部改组为西路军开始西征。然而由于战略决策和指挥方面的失误;西北地区的恶劣的自然环境,缺乏群众基础;我军的内部矛盾及对马家军实力的低估,最终导致西征失败。根据统计,21800名西路军中有7000多人战死,13000余人被俘,就连著名的开国中将秦基伟也不幸被俘。那么秦基伟将军究竟是如何被俘?最终有没有逃出呢?
1936年10月,秦基伟以西路军总部第四局局长的职务跟随西路军西征,进军西北。当时西北有一支强大的私人武装——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马家军可追溯到爆发于清末时期的同治回民起事,是以血缘和宗教信仰为纽带联结的,成员大都是马姓回族。马家军多年来一直在西北地区横行霸道,掌控着税收等经济来源,因此马家军的装备非常精良,战力强悍。
由于西路军的进入威胁到了马家军的利益,因此自西路军西渡黄河后马家军就派出了优势兵力围剿。在苍凉荒芜的茫茫戈壁,西路军与马家军进行了4个多月的激战,终因实力与环境的影响惨败,被马家军团团包围。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祁连山康隆寺召开会议,决定分兵突围,以降低目标,减少伤亡。秦基伟也率领了一支不足20人的小分队在祁连山打游击,并伺机东返。
3月的祁连山,春寒料峭,草木枯黄。战士们不但缺衣少食,还得躲避马家军的追捕。秦基伟带着战士们在祁连山转悠了几天,才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喇嘛庙,本想带着战士们在此休养一下,补充体力。然而不待饭做好,敌人就已经到了。战士们只得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迎战,这支不足20人的小分队被打散,秦基伟身边只剩了3人。
秦基伟带着剩下的3人继续坚持战斗,但很快他们就弹尽粮绝。自西征失败以来,战士们疲于奔命,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如若再得不到食物补充,结局不言而喻。秦基伟看着战士们蜡黄的脸色,虚弱的身体,不由五味杂陈。最终,他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下山寻找食物。
趁着夜色,秦基伟带着3名战士下了山,向一户牧民购买了一只羊。由于祁连山地处偏僻,信息闭塞,人们对于红军并不了解,马家军又宣称红军无恶不作,将红军妖魔化,因此当地的民众对于红军非常恐惧。同时马家军还发出了告示,举报红军踪迹者给予巨额赏金,知情不报者死路一条。
由于秦基伟4人衣衫褴褛,又是外地口音,且对本地的风俗文化一窍不通,牧民很容易就猜到了他们的身份。于是牧民以烤肉为由拖延时间让家人去报信。就在秦基伟4人大快朵颐之时,被马家军包围了起来。双方的人数悬殊过大,根本没有突围的可能,绝望的秦基伟甚至想以死明志,但被战士们拦了下来。就这样,秦基伟被马家军俘虏。
秦基伟明白,马家军残暴无比,如果他的真实身份被发现,敌人为了获取我军的秘密情报定会无所不用其极,不仅他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战士们也性命难保。于是他便和战士们商议伪装成一名伙夫,隐瞒他的真实身份。之后,无论马家军如何逼供,4人都坚称秦基伟是一名炊事班的伙夫。
秦基伟的计谋成功了,马家军打算将他按照一般士兵对待。怎料,一名叛徒却突然大喊:“他不是伙夫,他是团长。”面对如此突发情况,秦基伟镇定不已,辩称自己只是负责训练过新兵团,连委任状都没有。秦基伟的这番说辞再次迷惑了敌人,但就在敌人相信了秦基伟之时又有一个叛徒告密,说秦基伟不但是团长,还曾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参谋。秦基伟的身份就此彻底暴露,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但没想到马家军不但没有苛待他,反而给他松绑。
原来抓捕秦基伟的是马家军首领马步芳麾下一名叫马禄的,此人虽然是马步芳的得力干将,手上也曾染过红军的鲜血,但他心中的家国情怀非常重,很敬佩坚定抗日的红军。加之那时西安是西安事变已经结束,两党已经开始谈判,蒋介石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对于我党的高级干部不得再任意举起屠刀。马家军名义上又受国民政府的领导,听从国民政府的决定。秦基伟由此逃过一劫。但他并未被释放,先后被关押甘州、凉州和兰州。
即便身处牢笼,秦基伟依然坚持战斗,积极参加我党被押人员在监狱组织的秘密党支部活动。后来,经过党中央蒋介石政府的艰难谈判,蒋介石答应释放所有我党被俘人员。但国民党为了策反我军人员,要求将一些我军将领押送到南京再释放,其中包括秦基伟,秦基伟这一路一直在伺机逃跑。
1936年8月,押送秦基伟的队伍到达甘肃平凉,秦基伟也终于等来了机会。秦基伟发现负责看守他的守卫在换班时会有一个短暂的空档期,于是他在一个夜晚趁着守卫换班的间隙成功逃脱。逃脱后的秦基伟为了隐藏踪迹,避开大路,专走人迹罕至的小路。那时,八路军已经在平凉成立了办事处,秦基伟辗转5日到达办事处,随后回到延安,随大部队东渡黄河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