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耶律大石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后裔,曾率领契丹军队横扫中亚,创建称霸中亚半个多世纪的西辽王朝。
站在辽国皇室的角度上,耶律大石绝对是一位光宗耀祖的天选之子,当辽国被强悍的女真人灭亡后,耶律大石被迫离开家乡,他率领契丹军队发动西征,并且击败强大的塞尔柱帝国,使契丹人在辽国灭亡后重新崛起。
公元1087年,耶律大石出生于上京的临潢府,他是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其七世祖耶律牙里果,早年曾被李存勖俘虏,导致其后裔开始失势。
耶律大石虽然出身皇亲国戚,但自七世祖耶律牙里果失势后,其家族几乎没有出现显赫人物,以至于耶律大石的父母,其事迹史书上都未曾记述。
因此耶律大石降生后,便肩负起复兴家族的使命,他自幼便聪明好学,除了擅长骑马射箭之外,还精通汉文和契丹文。
公元1115年,已经29岁的耶律大石,成功取得殿试第一的成绩,他开始进入翰林院供职,并且成为辽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契丹人进士。
在耶律大石考中进士的这一年,曾爆发著名的护步达冈之战,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在这场战役中彻底击垮辽国军队,使辽国的灭亡已成定局。
公元1122年,南下的金国军队攻陷中京,天祚帝耶律延禧仓皇西逃,此时的耶律大石,已经担任辽兴军节度使,他与宰相张琳等人,拥护秦晋王耶律淳即位,并且率领北辽军队,在辽国的南京一带抵抗金国军队。
在金军大举南下的同时,北宋军队也开始集结,宋徽宗命童贯率领十万大军,试图夺回辽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而童贯率领的十万大军,不久后便被耶律大石和萧干击败,导致北宋军队损失惨重,耶律大石也在此战中声名鹊起。
不过击退北宋军队的胜利,并不能挽救已经大厦将倾的辽国,随着金军的不断南下,辽国军队在居庸关不战而溃,此时的耶律淳已经病逝,耶律大石也与萧干爆发冲突,最终决定前往丰州投奔天祚帝。
公元1123年,当耶律大石抵达丰州后,天祚帝却下令处决耶律淳的遗孀,并且对耶律大石另立新帝的行为进行责备。
面对天祚帝的责备,耶律大石进行了积极反驳,而天祚帝也明白自己西逃有亏,因此便将耶律大石等人赦免,并且命其继续率军抵抗金军。
同年的四月,耶律大石在居庸关兵败被俘,并且被迫为金军带路,据说在那段时间,耶律大石还受到完颜阿骨打的赏识,不过在被俘五个月后,耶律大石便逃离金军的营地,最终回到天祚帝的身边。
公元1124年,天祚帝在得到室韦军队的支援后,便决定与金军进行决战,而耶律大石则认为金军此时兵锋正盛,贸然决战只会一败涂地。
△完颜阿骨打
此时的天祚帝,正沉浸在收复失地的幻想中,他自然不会采纳耶律大石的意见,双方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心灰意冷的耶律大石,最终决定率领两百骑兵离开天祚帝。
耶律大石离开仅半年后,坚持进行决战的天祚帝兵败被俘,辽国也宣告灭亡,而此时的耶律大石,已经西进至阴山北部的可敦城,他在城中召集当地的部族进行演讲,并且成功招募了一万精兵。
当时的耶律大石,仍然试图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失地,他开始争取西夏和南宋的支持,试图孤立如日中天的金国。
公元1129年,耶律大石在与金军的作战中,成功收复少量失地,此时的金国,已经意识到耶律大石的威胁,他们在第二年便试图攻打耶律大石,不过由于未能得到漠北部族的支持,导致此次出征半途而废。
△西辽的版图
面对强大的金国,耶律大石的心态也发生变化,他自知自己无法与金国抗衡,只能前往更遥远的土地重建霸业。
公元1131年,耶律大石以青牛和白马祭祀祖先,在整顿军队后发动西征,耶律大石率军西进后,便受到高昌回鹘的支持,当地部族纷纷加入耶律大石的军队,使耶律大石的实力大增。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正式登基,他被拥立为菊儿汗,并且对部下进行赏赐和分封。
由于耶律大石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他还仿照了辽朝旧制,上尊号为天佑皇帝,此举则标志着西辽的正式诞生。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高昌回鹘被并入西辽的版图,耶律大石继续率军西进,结果却被东喀喇汗国击败,耶律大石随后便撤军至七河地区,并且收编滞留在当地的契丹人,使西辽军队的数量增加了一倍。
△回鹘人
公元1134年,东喀喇汗国与葛逻禄人和康里人爆发冲突,其可汗向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随后便出兵支援,并且在平息叛乱后,将东喀喇汗国变成西辽的附庸,虎思斡耳朵也成为西辽的国都。
同年的三月,耶律大石派七万大军东征金国,但是由于战线太长,士兵和战马在行军路上损失颇多,导致此次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西辽曾与金国爆发多次冲突,但是都未取得太大进展,此事导致耶律大石彻底放弃与金国作战,并且决定继续向西进军。
公元1137年,耶律大石在忽毡之战中击败西喀喇汗国,其可汗马赫穆德逃往撒马尔罕,西辽军队顺利占领费尔干纳盆地。
公元1141年,西喀喇汗国与葛逻禄人开战,并且得到塞尔柱帝国的支持,此时的塞尔柱帝国,已经感受到来自西辽的威胁,其苏丹桑贾尔集结了一支十万大军,准备在讨伐葛逻禄人的同时,与已经崛起的西辽进行决战。
同年的9月,耶律大石率领西辽军队,在卡特万草原与塞尔柱军队进行决战,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耶律大石率领西辽军队以少胜多,彻底击垮十万塞尔柱联军,使西辽接替塞尔柱帝国成为中亚霸主。
卡特万之战的胜利,使塞尔柱帝国的势力被迫退出河中地区,耶律大石率军进入撒马尔罕,西喀喇汗国向西辽臣服,使西辽成为中亚最强大的国家。
而面对这些新征服的土地,耶律大石则展现出宽容的一面,他在要求附属国按时纳贡的同时,继续委托当地的首领管理土地,并不过多干预当地的文化和政策。
公元1143年,耶律大石在虎思斡耳朵病逝,这位来自东方的征服者,虽然未能埋葬在家乡的土地上,但是却在遥远的中亚地区,为子孙留下一个强大的西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