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1年,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发生了一场改变中亚历史的战役,在这一年的9月,由契丹人耶律大石率领的西辽军队,与强大的塞尔柱帝国爆发决战,他们在卡特万之战中,彻底击垮塞尔柱帝国的十万联军,使耶律大石在此战中名声大噪。

对于西辽的创建者耶律大石来说,卡特万之战无疑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在耶律大石的指挥下,西辽军队在此战中取得辉煌战绩,并且成功接替塞尔柱帝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中亚霸主



公元1124年,在女真人灭亡辽国的同时,出身契丹皇族的耶律大石发动西征,称霸中亚的西辽王朝就此诞生,这个王朝以虎思斡耳朵为国都,并且继承了辽国的国号。

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西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亚的军事强国之一,骁勇善战的契丹军队,曾先后击败东喀喇汗国和西喀喇汗国,使西辽的势力扩张至河中地区。

公元1137年,耶律大石在忽毡之战击败西喀喇汗国,其可汗马赫穆德逃往撒马尔罕,费尔干纳盆地也被西辽军队占领。

马赫穆德逃回撒马尔罕后,便将战败的责任推卸给军队中的葛逻禄人,此事导致双方开始结怨,也为卡特万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忽毡之战的失败,则让马赫穆德惊恐不已,他随后便向自己的舅父求援,而马赫穆德的舅父,则是塞尔柱帝国的苏丹桑贾尔,不过当时的桑贾尔,正忙于和花剌子模人开战,并没有立即支援自己的外甥。



△契丹军队

公元1141年的春天,西喀喇汗国与葛逻禄人爆发冲突,马赫穆德再次向舅父求援,而此时的桑贾尔,已经意识到来自西辽的威胁,他随后便开始召集军队,此时的塞尔柱帝国虽然已经分裂,但其军事实力仍然不容轻视,经过六个多月的动员,桑贾尔拥有了一支人数达到十万人的联军。

同年的七月,桑贾尔率军渡过阿姆河,开始向葛逻禄人发起进攻,自知不敌的葛逻禄人,随后便前往西辽向耶律大石求援。

当时的耶律大石,并不想与塞尔柱帝国爆发冲突,他随后便以调停人的身份,写信为葛逻禄人求情,而拥有十万大军的桑贾尔则拒绝妥协,此时的桑贾尔也明白此次出兵的目的,攻打葛逻禄人只是战争的一部分,最终的对手还是已经崛起的西辽。

收到耶律大石的来信后,桑贾尔便写了一封态度强硬的回信,他不愿接受耶律大石的调停,并且要求耶律大石尽快改宗,否则便会遭到塞尔柱军队的打击。



在这封回信中,桑贾尔为了显示自己军队的强大,便开始夸大塞尔柱人的箭术,他声称自己的骑射手箭无虚发,甚至可以射断敌人的头发。

面对桑贾尔的恐吓,耶律大石并没有屈服,他命令送信的塞尔柱使者,用钢针扎断自己的一根胡须,由于使者无法完成此事,耶律大石便认为桑贾尔在信中夸大其词,他随后下令将使者处决,以此来向塞尔柱帝国正式宣战。

公元1141年的9月,耶律大石率领的西辽军队,在卡特万草原与塞尔柱军队遭遇,一场决战已经无法避免。

当时的西辽军队,虽然号称拥有七万大军,但是大多都是后勤部队,其可战之兵只有三分之一,即便葛逻禄骑兵也已经向耶律大石效忠,此时的西辽军队在人数上仍处于劣势。



而桑贾尔的塞尔柱军队,则在人数上占据优势,并且拥有精锐的古拉姆骑兵,但是塞尔柱军队内部也存在问题,由于塞尔柱帝国的分裂,许多前来参战的贵族都存在矛盾,因此在凝聚力上根本比不上西辽军队。

卡特万之战打响后,西辽军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进行列阵,耶律大石按照契丹人的战术习惯,将精锐部队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由两千五百名士兵组成,他本人亲自指挥中军,右翼军队由萧斡里剌和耶律松山指挥,左翼军队则被交给萧剌阿不等人指挥,以此来互成掎角之势。

桑贾尔率领的塞尔柱军队,也兵分三路进行作战,双方军队很快便开始试探性进攻,由于塞尔柱军队人数占优势,在进行短暂的试探后,桑贾尔便命令军队猛攻西辽军队的右翼,

面对古拉姆骑兵的冲锋,西辽军队的右翼险些崩溃,而萧斡里剌则临危不乱,他迅速组织士兵进行反击,并且迂回至塞尔柱军队的左翼发动进攻。



此时的耶律大石,则率领军队包抄敌军的右翼,试图将塞尔柱军队赶入达尔加姆峡谷,就在双方军队进行激战的时候,一些塞尔柱贵族由于对战术有分歧,居然带着自己的士兵撤离战场,导致桑贾尔的军队人数锐减,已经无法阻挡西辽军队的攻势。

而耶律大石在击垮塞尔柱军队的右翼后,便开始对战场上的敌军进行分割,并且派出重骑兵进行冲锋,以此来驱赶塞尔柱军队进入峡谷。

当塞尔柱军队被赶入达尔加姆峡谷后,便遭到西辽伏兵的打击,而效忠耶律大石的葛逻禄骑兵,此时也开始在峡谷中进行追击,使战场上的局势彻底扭转。

为了防止塞尔柱军队困兽犹斗,耶律大石并没有封锁峡谷的出口,他想要在减少自身损失的前提下,给敌军造成最大伤亡,而此举也非常有效,在西辽军队的追击下,塞尔柱士兵只顾着逃离峡谷,并没有组织有效反击,导致许多士兵阵亡在逃亡路上。



此时的桑贾尔,也开始为自己的安全担忧,他命令一位士兵穿上苏丹的衣服,以此来吸引西辽军队的注意,他本人则率领三百多骑兵进行突围,最终在一位土库曼向导的带领下逃离战场。

而惨烈的卡特万之战,最终以西辽军队的获胜告终,塞尔柱军队在此战中损失极大,数万名士兵阵亡沙场,许多贵族也成为耶律大石的俘虏,面对这些被俘的塞尔柱贵族,耶律大石并没有下令处决,而是以俘虏为要挟,开始向塞尔柱帝国索要赎金。

卡特万之战的胜利,则彻底改变了中亚的局势,塞尔柱帝国在西辽军队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其势力开始退出河中地区,其领土也遭到其他敌国的蚕食。



而作为此战的胜利者,耶律大石战胜塞尔柱人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亚欧大陆,以至于许多欧洲人在得知消息后,都认为耶律大石是传说中的祭祀王。

卡特万之战结束后,西辽的势力顺利扩张至河中地区,西喀喇汗国开始向西辽效忠,耶律大石在河中地区逗留了三个多月,这位来自东方的征服者,在巡视完自己的领地后,便带着无数战利品,返回虎思斡耳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