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中,粟裕遭到了错误的批判,而三野的所有将领都被要求在会议上发言,可是不少人是不愿意这么做的,因为粟裕是自己的首长,怎么能够去批判他呢?然而这些将领如果不发言,那么他们也会受影响,就说他们的品行不端正。在某个参加会议的师政委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粟裕两次辞让司令,还有个人主义,野心家都是不切实际的罪名,根本就没有就行过。多年之后,这个师政委还向中央提出了申请,要给粟裕平反。



其实这个将领就是傅奎清,那么他同粟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傅奎清是湖北的,在1937年他加入红军部队,当时他才17岁,第二年他就成为共产党员,然后就在新四军中当普通的基层干部。在1946年七战七捷的战役,傅奎清也参加了,对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军事才能给予敬佩,所以非常佩服粟裕的。1947年傅奎清就在七纵任职,之后他还跟着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

1949年,傅奎清成为25军的团政委。1952年,傅奎清跟着部队去了朝鲜作战。虽然表现比较勇猛,可是他的脑袋也都一块弹片击中,首长将其送到后方治疗后,可是那块弹片却一直停留在傅奎清的脑袋里。其实就这一点,傅奎清的情况同粟裕差不多,而且粟裕只有在去世的时候,身体中的弹片才被取出来。



1953年,傅奎清成为了69师的政委,到了1958年傅奎清依旧是这个身份,所以也参加了会议。不过这也让人挺疑惑的,军委扩大会议有那么大规模吗?竟然师政委还被要求参加,其实扩大会议最初没有这么大的规模,然而组织者在看到对粟裕的批判力度不够,就直接将会议扩大到师级的党委干部也需要参加。

正是这样的规定,原本300多人的会议,却直接上升到了一千四百多人。傅奎清当时就是师里的党委书记,所以他按照规定也应该参加会议。由于傅奎清最初在部队里的职务不高,同粟裕接触的机会没有多少,对粟裕也不怎么了解,所以在要求他去批判粟裕的时候,他是坚决不肯的,这也让他在会议上遭到了批评。



1969年,傅奎清就成为了军政委,还同部队参加了珍宝岛战役,1975年他去了沈阳军区担任副政委。1980年,傅奎清又被调到了福州军区,并且成为军区的政委,而与他搭档的就是杨得志。而能够同杨得志做搭档,让傅奎清非常的高兴,他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后来部队需要进行大裁军,而福州军区也就被裁掉了,不过傅奎清的政委职务却有所保留,后来傅奎清就去了南京军区担任政委,在军衔制度恢复后,傅奎清就被授予了中将。

而且当时与他搭档的是向守志,在南京军区傅奎清还是有很大的话语权,南京军区曾有不少人都是粟裕的部下,对于首长的经历这些老同志都感到不平,所以就想要为粟裕平反,然后他们就联名写报告将其交给军委的首长,让他们同意为粟裕平反。



在这个报告写好后,众人还去问了傅奎清的意见,在傅奎清看了报告后,也赞同这样做,并且傅奎清也亲自给总政部的主任写信,希望中央能够重新审核粟裕的问题。后来在众人的协作下,这件事终于有了着落,粟裕的名誉恢复。而后在解放军报刊中发表了一篇关于追忆粟裕的文章,这个文章还是用张震与刘华清的名义。然而负责起草的却不是他们,就是傅奎清带着南京军区的干部做的,所以在粟裕平反的问题上,傅奎清可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