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韩先楚,1973年底被派到兰州军区,出任司令员职务。此前韩先楚是福州军区司令员,看起来是这次是平调,但也不尽然:兰州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是冼恒汉。也就是说,韩先楚在新单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把手”,地位不如在福州时,并且他也不兼任地方一把手。
另外福州军区是备战台海的最前线,韩先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那里坚守了十几年,却最终没打上大仗;这回又一下子被调到“不那么重要”的内陆省份,心情有些落差是正常的。
来到兰州军区后,韩先楚迅速了解了新单位的各项工作,但对许多现状感到不满。比如核心的军事训练工作,韩先楚认为搞得过于松弛懈怠,官兵以如此状态,根本无法应对北方的苏联威胁,打起仗来不堪设想。
在军区会议上,韩先楚虽是初来乍到,却态度异常严厉地批评下属,指出了军区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严抓部队战斗力,过于注重搞政治运动;甚至连基本的园林绿化,都不能体现一个大军区单位的水平。
被新司令员批得一无是处,在座的干部们都很紧张,神情也很沮丧。但不是所有人都低着头挨训,也有人公开提出了不满:一个大军区军事主官,连种什么树都要插手,是不是太吹毛求疵了啊?提这个意见的,正是军区时任第一政委冼恒汉。
冼恒汉在兰州军区任职多年,跟前任司令员皮定均配合得很好,私人关系也融洽。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后,皮定均奉命去了福州,大家都很舍不得,尤其是老搭档冼恒汉。当然,韩先楚是开国上将,能力有目共睹,原本冼恒汉对他是非常期待的。
可没料到,韩先楚一上来就否定兰州军区的原有工作成绩,这令冼恒汉非常意外,也十分生气。在他看来,虽然韩先楚战争年代功劳大、指挥水平也高,可前任皮定均也曾经是中原突围时,大名鼎鼎的“皮旅”旅长,跟韩先楚一样是能创造战争奇迹,有突出贡献的名将。凭什么你韩先楚一来兰州,就这么趾高气扬,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平心而论,兰州军区确实不比台海前线。论兵员素质、装备水平和政策倾斜程度,都及不上福州军区,这是客观现实。但韩先楚带精锐带惯了,来到兰州军区后难免感到差距较大,对许多方面看不惯。
而冼恒汉虽然是政治干部,但脾气却非常硬。几年前彭德怀、贺龙两位元帅遭到一些人的诬陷,各军区搞批斗,耿直的冼恒汉就是不松口,不肯对他崇敬的老首长落井下石,结果受到连累自己也被批判。有一次因体力不支摔下台,头部还为此受了伤。这样一个人,是很难对自己不认可的事低头的。
所以别人不敢顶撞韩先楚,冼恒汉却不管那么多,一点也不给这位名将留面子。类似的事情,在韩先楚履新后发生过多次,冼恒汉跟他争吵的频率很高,整个军区都知道两位大首长“不对付”。如此一来,军区的各项工作开展就有了困难。到了1975年,连中央军区都察觉到了西北部队的异常。
韩先楚与冼恒汉二虎相争,动静太大。叶剑英元帅当时负责主持军委工作,他很关心这两位爱将的情况,想方设法进行了调解。冼恒汉虽是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但在军内的整体威望、履历及不上韩先楚,因此他还是让了一步,主动表态“自己可以调离,不让中央为难”。但叶帅没有同意,安抚他回去继续工作,尤其作为抓思想工作的政委,更要注意维护团结。
叶帅都已经发话,冼恒汉便听话回兰州了。韩、冼两人就这么疙疙瘩瘩,一直勉强处到了1977年,不时出现摩擦。忽然在77年4月份的一天,冼恒汉收到了一份通知,称萧华同志将被派往兰州军区,任职军区政委。
冼恒汉吃了一惊。萧华是什么人呢?曾经担任过总政治部主任的开国上将,在同一工作领域内,萧华无论建国前后,资历远远超过冼恒汉。当时各军区的政工干部,有“第一政委”和“政委”之分,冼恒汉正是兰州军区的第一政委。而调令上面,萧华的新职务只是军区政委。
当看到文件后,冼恒汉有三个疑问,百思不得其解:第一,难道调令写错了?萧华能力、履历肯定是在自己之上,怎么会只到兰州军区当自己的下属呢?第二,作为分管军区政治工作的领导,上级派人过来之前,按常理会先跟自己进行沟通,再最终定夺。怎么这次省去了沟通环节,直接下任命?第三,萧华是不是来顶替自己位置的?
由于实在想不通,冼恒汉非常焦虑,最终决定给总政治部打去电话,询问这件事的具体细节。结果得到的答复是,萧华同志复出工作时间不长,这次安排他去兰州,确实只是担任军区政委,而非第一政委,让冼恒汉不要多心。对方还说萧华政治经验丰富,能够“协助”冼恒汉抓军队政治工作,这样他可以腾出手来理顺地方。
而萧华不久后到任了,确实对冼恒汉非常客气,并没有摆老资格,各类事情都是虚心跟第一政委请教、沟通。这也令冼恒汉慢慢没了戒心,一切似乎跟之前一样,军区内没什么变化。
然而就在1977年6月,冼恒汉突遭打击。在中央牵头的相关会议上,冼恒汉等一批干部受到严肃批评,不久后他便被暂时革职,并接受组织审查。而冼恒汉离任后,果然就是萧华接任了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职务。
由此可见,冼恒汉最初的预感还是比较准确的。那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导致会被撤职呢?其实韩先楚来到兰州之后,对军区大搞各种“运动”看不下去,公开批评了政治工作,这一点倒不能说是韩先楚的问题。韩先楚为人粗中有细,他虽是军事将领,政治敏锐度却是很强的,认为物极必反,凡事不可走极端。
而冼恒汉则有个特点,就是在特定大背景下,工作比较教条。那几年他过于机械地执行一些政策,导致了兰州军区极左风气严重,许多干部受到严重影响,这跟冼恒汉的措施是脱不了干系的。1976年相关集团倒台后,各大军区有一些人被陆续抓了典型,受到追究。
77年冼恒汉被审查,总体来看也是出于这类原因,而处理兰州铁路局问题失误,导致区域交通和经济瘫痪,则是导火索。中央认定他并非相关团伙成员,但冼恒汉应当为西北的相关乱象,负有管理责任。
再说说兰州军区人事调整之后的情况。由于韩先楚和萧华都是四野老人,彼此非常欣赏,这下韩先楚的心情舒畅了,跟萧华配合得非常默契。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兰州军区的角色非常重要,需要配合南边作战,有力牵制北方的苏军。
经过韩先楚、萧华充分调教后的兰州军区部队,实力上了一个层次,很好地发挥了震慑作用,苏联方面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南线我军没了后顾之忧,最终确保反击战取得大捷。韩先楚后来离开军队一线,1983年官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而曾经与他矛盾重重的冼恒汉,晚年待遇为正军级,但他也没有被“一杆子打倒”,1988年还获得了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