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在1948年1月,《华东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初步总结》的报告中提到:“一年来最头痛的是本位主义、山头主义。过去是农村环境,各自为政,各有各的一套,合起来就不习惯,统一指挥也不高兴。”
这是华野多次接连分兵的结果,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陈毅在1948年1月向中央报告,这一问题却到1948年淮海战役前后才得到真正解决。
1948年8月和1948年10月初,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曲阜召开的两次前委会议,主要就是解决该问题,将华野拧成一个整体。
济南战役前,华东野战军按区域分作三个部分,陈毅、粟裕带华野司令部,指挥两个兵团的部队,经略中原;许世友、谭震林指挥一个兵团留守山东;韦国清的苏北兵团经营苏北。
其中苏北兵团从组建开始,就被毛主席交待,由陈、粟指挥(但距离相差甚远)。而山东兵团,先是归华东局、饶漱石指挥,后由军委直接指挥。
部队独立作战的时间一久,出现本位主义也是正常,就不愿接受统一指挥了。
华野四大兵团,还可以分作两个兵团,外线兵团和内线兵团。
1948年8月20日,华野代司令兼代政委的粟裕,来到兖州准备与山东兵团首脑,商讨接下来攻打济南的计划。
但是粟裕在曲阜只见到谭震林,许世友则去胶东疗养了。当时粟裕还有项职务,华野代前委书记。
前委即前线委员会的简称,负责领导对敌作战。在革命战争年代,前委书记的权力比什么军区司令或政委、野战军司令或政委都大。
8月下旬,当粟裕以代前委书记的身份,在曲阜主持华野各纵队以上干部扩大会议时,许世友未能及时赶回。不过谭震林和王建安(山东兵团副司令)在。
山东兵团当时的实力颇为可观,其下辖7纵、9纵和13纵,指挥渤海纵队、鲁中南纵队,总兵力超10万,占华野全军的三分之一。
毛主席再三要求许世友负责攻济指挥,华野前委服从命令。不过此次攻济部队,粟裕为初步糅合华野、实现统一团结,特意把全军混编。
许世友指挥的攻济集团,不全是原山东兵团人马,只能算大部。7纵和半个鲁中南纵队划入打援集团,又调原外线兵团的3纵、10纵队、特纵一半到攻济集团;
战役开始后,渤海军区部队、冀鲁豫军区部队、两广纵队、野司警卫团,也被纳入攻济集团,进行攻城作战。
不过攻济集团总计14万人,原山东兵团人数还是占大多数,有8万左右。
粟裕的特意调配做法,得到中央和毛主席的完全同意。
许世友是得毛主席两次催促才上任,赶赴攻济集团指挥部驻地的。可能是没参加曲阜会议的原因,他对中央和野司的“攻济打援”指示理解不够透彻,提议从攻济西兵团中抽一半兵力到铁路以东。
粟裕没有同意,反倒要求从攻济西兵团抽调13纵一个师(至少),协助西兵团。
见野司不同意,许世友便越级上报军委,指出这样的部署兵力不集中、没有重点使用,准备改变兵力使用。
不仅如此,他请令军委,命令打援部队挡住敌人,为攻济争取足够时间。
此次“攻济打援”早有定论,许世友负责攻城,陈士榘指挥阻援,野司直接负责打援和攻城、阻援。
军委收到电报后,毛主席回电表明不做更改:当前部署是军委决定下的;又具体解释起攻城、打援的关系,并代粟裕解释兵力使用没有问题,只管迅速执行就是。
最后,毛主席还提醒了一句:“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这算是告诉许世友,“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的说法错误。
许世友收到回电后,没再对部署问题置喙,不过在后续的“攻济兵团”,以许世友、王建安、谭震林、李迎希名义发出的电报中,又称野司为“西兵团”。
华东野战军从无西线兵团、西兵团的建制,只有临时称谓,当下再这样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华野司令部怎么能跟东兵团(即山东兵团)并列叫“西兵团”。
对这一切,毛主席显然是洞若观火的,在济南战役将结束时,准备调去中原野战军工作的陈毅,返回华野,协助粟裕整顿华野内部。
但是陈毅有事在身,离不开中原野战军,回不来了。不过,他也知道华野当时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十分关切,遂提出三点意见,报与粟裕、饶漱石和毛主席等。
其中有一句是:“保证今后能建立深刻的整体观念,予军阀主义、本位主义、自由主义、官僚主义以致命的打击。”
陈毅没发来,毛主席便调饶漱石协助粟裕:“到华野前委后,可帮助工作一个时期。”
饶漱石虽不在华野任职,却是广义上的“华东军区及华东野战军的政委”。
显然,毛主席也是很支持华野进行整顿的,他给粟裕、饶漱石还几次发去电报:“你们召集全军师以上干部在曲阜开一次大会,很有必要。”这就是第二次曲阜会议的雏形。
不得不说,第二次曲阜会议开得相当成功,饶漱石代替陈毅发挥巨大作用。
他在会上相当严肃地说:“中央责成我要在华野全军展开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对不服从前委领导的违反纪律的各负责同志要执行纪律处分。
中央曾反复指示全军要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可是有些同志竟闹无纪律无政府的现象,不尊重前委的领导,不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
由于许世友有病在身,战后立即返回胶东疗养,因此第二次曲阜会议仍未参加。
第二次曲阜会议结束后,山东兵团进行了换血,其主力部队9纵跟曾在外线作战的10纵对调;新山东兵团下辖纵队,成定制由野司直接指挥,不再是间接指挥。
淮海战役,新山东兵团虽没有司令许世友指挥,但在副司令王建安、政委谭震林领导下依旧勇猛。
许世友自1948年下半年的济南战役后,就离开战场,再回前线已是31年后的1979年,指挥广西方向的中越自卫还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