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7年,华东野战军由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组成。为了更好的展开革命工作,我军将领被委以重任,率部展开重要的解放战争。
华东野战军成立后,陈老总毋庸置疑是司令员,就是副司令员也是我党赫赫有名的粟裕将军。
随后各项工作展开,华东军区也在这时成立,而在这一军区之下,还有多个军区为革命斗争。按照我们的认识,军区司令员一职显然要比副司令员更高一些,这时自然是更有能力和资历的将领担任,这样才能服众。
只是渤海军区出现一奇怪的现象,那就是1955年授衔仪式,两位副司令员军衔倒是不低,一个是中将军衔,一个是上将,而司令员却只是少将。
廖容标中将
首先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副司令员是廖容标将军。
他生于1912年,是江西人。作为一户贫苦农家,生活的艰难廖容标深有体会。这一时期无数农民百姓参与到革命的斗争中,他自然是其中的一份子,并走出了自己出彩的革命道路。
1929年他参加红军,1931年他加入我党,此后廖容标是一名红军战士,在部队参与作战,并冲锋在前线。
众所周知,我党无数将领都是从红军时期打拼出来的,他们参与众多作战,更在战场上屡立战功,随着作战经验丰富,他们的本事逐渐被组织上看到,并委以重任。
而后在反“围剿”、长征等作战中,廖容标早已是让组织放心的一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党成员积极投入抗日作战,更重视着每一位百姓的重要作用。
1937年,根据组织下达的命令,廖容标前往山东展开抗日斗争,其中发动武装起义是其一,还有就是展开重要的敌后游击战争。
为此廖容标将军投入全部精力,并积极发动当地百姓。在他的影响和组织下,一支抗日武装部队很快建立。可能最初的人员有限,但随着廖容标的努力和带动,只是半年的时间,他这一工作就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数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五千,甚至更多。
除此之外,廖容标一边关注着战场上的战斗,一边注重着群众们的态度。
打仗途中,只要一有时间廖容标就会走进百姓们的家中,当然是在不打扰他们的情况下,进行抗日宣传。
只要是他们不明白的,廖容标都会仔细的一一进行讲解,若是他们有什么困难,廖容标也会竭尽所能的帮助。可以说在这时他已经与百姓们形成了很多的联系,还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好名声,后来甚至还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
而说到战场上,廖容标也是让敌军畏惧的一员,他聪明勇敢,战场上灵活运用战术,总是出其不意,让敌军防不胜防。
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展开的斗争只多不少,甚至还拿下了三战三捷的战绩。
总之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敌军火力多么的猛烈,廖容标始终冷静应战,在他的指挥下,只能是敌军损失惨重。
因此,廖容标将军名声大震,并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授衔仪式,组织上根据将领们的资历、能力、战功等进行军衔评定,廖容标为中将毋庸置疑。
而后他担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继续投入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为国家贡献。
革命时期,他艰苦奋斗,这时一样将精神延续,兢兢业业的狠抓各项工作,如此廖容标将军还是人们口中的“菩萨司令”,是人人尊敬和敬仰的一员。
尽管是在生活中,他也严格要求着子女,还有身边的工作人员等。不过该有的关心和关照不会少,他的军衔也便是他的荣誉。
宋时轮上将
另一位副司令员我们可能要更熟悉一些,因为他是宋时轮上将。
宋时轮生于1907年,要比廖容标大一些,他生于湖南这片红色之地,所以他的革命斗争精神将更加浓厚。
他曾在军官教导团学习过,后来还进入了黄埔军校,虽然是第五期学员,但他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是经过专业学习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宋时轮做出正确选择,终将在1927年成为我党一员。如此来看,宋时轮要比廖容标加入我党的时间更早一些,他的军衔更高也就说得通了。
宋时轮是在1945年前往的山东,他跟随陈老总去到山东根据地展开工作,并多次前往前线进行指挥,作为指挥部的参谋长,他在我军战场上的作战表现也就可想而知。
到解放战场上,我军多场大规模战役,他有参与其中,而后为我军解放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最值得一说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场上的局势紧张,随着组织上一声令下,宋时轮将军也便率部秘密赶赴朝鲜战场。
命令下达后,他们随之展开入朝准备工作。原本以为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整训,谁知命令下达,第九兵团便立即展开行动。
有多紧急呢?可以说有很多准备工作他们都没有来得及做。如朝鲜战场上的环境恶劣,冰天雪地的作战条件,战士们需要克服,可是十几万的战士一经入朝,他们的棉衣补给甚至都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不过,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无论革命前,还是革命后,为保家卫国,他们自然拼尽全力,哪怕是牺牲的代价,他们都在所不辞。
入朝后,他们在长津湖等地进行集结,而敌军兵力重重威胁,但我军足足十几万的兵力,他们却没有发觉,此后宋时轮将军所率第九兵团所立下的战功也便可想而知。
甚至这还是我军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那么宋时轮将军作为兵团司令兼政治委员,他的功绩也就显而易见。
1955年,宋时轮被授予上将也便是应得的。
袁也烈少将
最后是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军区司令员袁也烈将军。
我们说过,司令员一职要更高一些,袁也烈将军能够担任,自然是有过人之处,或者说有能够服众的地方。而这一点便是他的资历了。
首先袁也烈生于1899年,要比宋时轮将军还要大。他从小跟随父亲读书,在学习教育上没有落下,而且在国学也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知道当时年代能有这一经历何其不易,当然袁也烈将军也很重视、上心,后来还先后进入了湖南甲种工业学校和第一师范学校,也是在这期间,他对毛主席有了深刻的认识。
受毛主席还有一些进步书籍的思想影响,袁也烈后来也投身爱国运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后他还进入了黄埔军校,是第二期毕业生。这一点就足以见得他比宋时轮的资历还要老一些。
随后袁也烈将军投入我党政治工作中,而且早在1925年的时候,他已经加入我党,参与我党斗争。
在这期间,他曾与叶挺军长、朱老总等人相识,甚至与朱老总还是不打不相识。因为在南昌起义时,一些意外让袁也烈抓错了人,不过好在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不过后来袁也烈将军落入敌人之手,免不了的是遭遇种种磨难,经历生死的考验,好在最后回到了我党,转而投入接下来的抗日、解放斗争中。
纵观袁也烈将军的一生,他的战功等肯定是受到影响的。而授衔评判时,光资历深显然还不够。但不管怎样,他的贡献不可被磨灭,最终他才被授予少将军衔。
结语
无论军衔高低,这三位将军都是从革命时期走来的,他们很多时候身兼多职、要职,都是在努力为革命贡献罢了,如此他们的功绩需要我们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