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官总览——韩汉英
申明:本文资料搜集整理编写不易,谢绝转载。
编者说明:本篇是读者朋友”d风格化 宋“提名,并由其他读者从24日开始至25日下午十八点为止,通过留言、私信或其他方式投票累计排名第一者。读者朋友们可以继续通过《国民革命军粤军将官录》的目录进行投票,剩余九个待发布名额仍以排名第一者继续发布。
韩汉英(1897—1966)
生于1897年2月6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五日)。广东文昌(现属海南)人,字平夷。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三期毕业。官号:262。
1917年11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
1919年1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山西陆军步兵第9团(学兵团,兼团长商震)第3营第12连中尉排长,后升任第12连上尉代理连长。
1920年2月辞职南下投效广西陆军,历任广西陆军讲武堂(堂长金永炎)上尉助教、步兵第2队少校队长。12月13日授陆军步兵少尉。
1921年1月投效广东陆军,派任粤军挺进队(司令陈觉民)少校参谋。2月所部改称粤军第3路(司令陈觉民),仍任少校参谋,旋升中校副官长。
1922年1月调任广东陆军警备游击第7队(统领黄凤纶)中校帮统。
1923年4月调任中央直辖广东讨贼军第3师(师长郑润琦)步兵第5旅(旅长李雄伟)步兵第9团(兼团长何彤)中校团附。
1924年6月14日所部改称粤军第3师(师长郑润琦)步兵第5旅(旅长李雄伟)步兵第9团(兼团长何彤),仍任中校团附。10月13日所部改称建国粤军(师长郑润琦)步兵第5旅(旅长李雄伟)步兵第9团(兼团长何彤),仍任中校团附。
1925年10月所部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独立团(团长云瀛桥)第2营,改任中校营长。
1926年1月6日所部改称第13师(师长徐景唐)步兵第37团(团长云瀛桥)第2营,仍任中校营长。
1927年1月调升第4军(兼军长李济深)补充第2团上校团长。8月18日所部改编为广东省守备军第2团,仍任上校团长。12月22日调升第4军教导第2师(师长黄镇球)少将副师长兼第1团(原守备军第2团改称)团长。
1928年3月奉派日本留学。
1929年5月回国后派任第4师(师长张发奎)少将参谋长。11月22日所部改称护党救国军第4师(师长张发奎),仍任少将参谋长。
1930年1月5日所部扩编为护党救国军第4军(军长张发奎),仍任少将参谋长。3月所部缩编为护党救国军第12师(兼师长张发奎),改任步兵第36团少将团长。4月1日所部改称第1方面军第12师(兼师长张发奎)步兵第36团,仍任少将团长。7月14日调任第1方面军第4军(兼军长张发奎)少将参谋长。12月17日调任第1方面军第12师(师长吴奇伟)少将副师长兼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校长薛岳)副校长。
1932年2月9日调任第90师(师长吴奇伟)步兵第270旅少将旅长。
1933年11月25日所部扩编为第59师,升任中将师长。
1935年4月13日叙任陆军少将。
1936年1月1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10月5日晋任陆军中将。11月12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38年3月10日调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兼总司令陈诚)中将高级参谋兼军事委员会军官训练办公厅主任。8月1日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中将主任。
1939年6月4日兼任中央训练团中队长,入党政训练班第三期受训。7月5日结业,免去中队长兼职。
1944年6月27日晋颁三等云麾勋章。
1945年6月25日调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李中兴)中将副总司令。7月带职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三期深造。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11月陆大毕业后仍任原职。
1946年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8月调任第4军官总队中将总队长。
1947年11月28日调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委员兼广东省第9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12月25日兼任广东省第9“清剿”区中将司令。
1948年1月26日停役。
1949年4月12日专任广东省政府(主席薛岳)委员。12月28日调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总司令薛岳)中将副总司令。
1950年1月兼任海南补给区司令。6月调任“国防部”(部长俞大维)中将参议。
1956年2月退为备役后定居台北。
1966年8月12日在台湾台北病逝。
— 本文完 —
您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将官履历可以给我留言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