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Editor's Comment
于朱建忠而言,为人、作画,首要的便是诚恳,这种诚恳源于个体的独立思考;面对外界,亦不会人云亦云,空谈什么“世界语境”“国际化”与“中西结合”,而是向内探究民族文化所稀缺的品质,思考爱与平等之于个体、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意义。
朱建忠的画作从自己的生命特质出发,顺应而为,而自然与中国传统哲学呼应,呈现出佛道思想的古意。从一张白纸开始,反复渍、染、刷、洗、补的墨色积染,只为呈现一个“空”的意识场,那是天地之气的场,无始无终,无处不在。这一过程须用专注、平和、严肃的态度,诚恳,诚恳,再诚恳,才能渐现纯净、庄严、深邃的“空”。
2023和2024年,朱建忠与日本艺术家杉山功的双个展“空谷有音”分别在东京画廊和南通美术馆共振出东方美学的精神场,这“空”,可勾连天地,与神性沟通,于悄然无声中,聆听空谷之音,那是对回归个体生命体验的呼唤,也是潜伏于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文化共鸣。
“年度艺术家”个案研究
朱建忠
Zhu Jianzhong
诚恳,诚恳,再诚恳!
BE SINCERE,SINCERE, AND SINCERE
朱建忠、杉山功《空谷有音》双个展展览现场 2024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库艺术=库:回顾2024年,您在生活和创作上有哪些特别的收获或感悟?
朱建忠=朱:2024年我参加了一些展览,在家乡的南通美术馆做了杉山功老师和我的双个展,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和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硬要说有哪些特别的思考,一是身体不如从前,画得少了;二是对我们习惯了的好多用词,提法,说法有了更多的质疑,有很多疑问:如我们放远一点看,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后来人会把我们这个时代归于什么时期,其性质如何?
又如我们面向未来,面向人类共生共有的问题时,我们这个民族,我们的文化缺少什么?包括我们传统里的很多东西,不是继承不继承的问题,而是首先要去过滤一下。我们这个社会、文化和传统里可以面向未来的是什么,有什么东西是在AI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和人类共享的?到底什么东西是真的有价值的?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缺少一个人类文明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爱”,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说爱。
松入风—2203
纸本水墨丙烯
250×100cm
2022
我在想我们的文化里是不是有爱?是不是可以爱所有人?而爱最基本的基础是平等和每个人都有尊严。我们很多艺术家和理论家动不动就拿“世界语境”“国际化”“中西结合”等类似的词说事,我一直想问:什么是国际化?什么是世界语境?什么是中?什么又是西?作为独立独特的个体,你在哪儿?我还怀疑我们是不是有真正意义上的现当代艺术,改革开放也好,“85新潮”也好,几十年过去了,科技和经济似乎都进步了,但我们真正改变了什么?我们的人改变了什么?我们社会对个体每个人存在的认知改变了什么?三年疫情像社会试金石一样,我们的官员在干什么?我们的国家在干什么?底层老百姓又是怎样的?我们的潜意识里具有可以与人类共享的文明意识吗?人作为社会存在没有改变,哪来的现代当代?至今我们整个社会仍是一种“人上人”的教育,等级分明,我们拿什么和人类共存?
虚空为四邻—2304
纸本水墨
250×125cm
2023年
库:您的众多思考和问题其实与我们今年的年度学术主题“选择真理”中探讨的问题不谋而合。那么您如何看待艺术作为真理媒介的可能性?在您看来,艺术能否抵达真理,还是仅能提供一种接近真理的路径?
朱:艺术还是看个体的,你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也可以有自己的“真理”,不过最初看到今年的主题时,我的质疑的心又动起来了:有真理吗?我们需要真理吗?是别人给予还是自己认定?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看到类似这样的词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又要把思想统一到哪个人的思想里了?我还查了下百度关于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还有哲学定义,还有独特的解释,就百度这“正确反映”的用词,我觉得也是不通的,什么是正确反映啊?
一个画画人的真理,或者可以接近自己认为的真理的路径就是——诚恳,诚恳,再诚恳!
松入风
纸本水墨
193×190cm
2024
库:您的作品蕴含着传统道家与佛家思想,您如何看待艺术与传统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是您探寻和接近艺术真理的重要途径?
朱:每个人绘画作品有着不一样的呈现,一定是因为各自有着不一样的生命特质。其实我读的书并不多,对道家佛学知之甚少,更说不上研究,作品里呈现的感觉与道家佛家思想有链接,那是生命特质里的东西,绘画只是顺应而为。要说艺术与传统哲学思想有着怎样的联系,我想我们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不以我们传统哲学思想里与自己生命特质相对应、较敏感、可发展、有价值的部分作为生命底色,你还能有什么?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太多的绘者其实是没有生命底色的,靠的是翻阅资料和想点子。
库:在您看来,艺术的本质是形式语言的突破,还是对某种永恒精神的传承?
朱:艺术的本质是,一个独立的人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认知世界,忠实于自己,诚恳地用自己的方法语言和形式传达自己的真实。所以一个绘者的绘画语言只是这个特殊生命当下的传达方式,所谓突破一定是源自这个生命体质量的改变。而关于某种永恒精神的传承(最好不要用永恒这个词),精神意识如果与乾坤之气一体则可以永恒。
朱建忠、杉山功《空谷有音》双个展展览现场 2024
游离于“空”
WONDERING BEYOND
EMPTINESS
库:您在新冠疫情中经历生死考验后,这种生命体验是否促使您更强调“虚空”中“存在”的意义?
朱:没那么严重,只是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就在一呼一吸中,这种体验让自己感觉虚空是真实的,“存在”反而不见得真实。
库:如果“空”是您艺术世界的入口,那么它的终点指向何处?是哲学性的终极追问,还是对现实世界的诗意抵抗?
朱:在我看来,“空”是我们文化里认知世界的最原始的基本点(有可能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能证明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是我们中国文化有可能为人类做贡献的地方。我们画画时最初都是面对一张白纸,从“空”开始的,空不是没有,如茫茫夜空里的黑,如明媚天空的蓝,在那个空里,有那么多的我们的不可知,看不见,站在宇宙看空,哪有始哪有终啊。在我的绘画里,空是天地之气的场,所谓“气聚成形,气散成风”,由于人的介入,所谓终点的指向仍然是空,只是这个空里有着我生命的温度。
绘画实践是自己的唯一,能努力画好一点是本分,不终极追问,也不诗意抵抗。
空·度—2410
布面丙烯
90×110cm
2024
库:反复洗、染、补的墨色积染技法是您创作的标志性语言,这个过程耗时且需要极大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您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朱:反复渍、染、刷、洗、补的墨色积染过程是因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做一个视觉上的“空”的意识场。因不知道结果才会有许多遍的反复,有着自己的诉求,过程里人十分的专注、平和、诚恳,完全沉浸在过程里又保持着敏锐度,随着这个“空”的场的渐现,自己已经游离于其中。
库:您在《天外》等作品中尝试丙烯与水墨的融合,这是否意味着对传统媒介“灵晕”的消解?媒介实验是否改变了水墨艺术的本质?
朱:传统媒介的“灵晕”与其他任何媒介作品的“灵晕”有差别吗?水墨艺术的本质与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本质有区别吗?艺术家如果能让作品有“灵晕”,那么用任何材料去实现都可以。
空·度—2501
布面丙烯
80×100cm
2025
我使用丙烯、油画底料和塑形膏都不是因为想要搞什么媒介实验,往往是没办法,想解决画面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而为之。因为我是用生宣湿染,水分多,反复渍染中画面会出现许多肌理,水渍痕迹,我讨厌这些,我不要生动,不要好像还在运动变化且有边缘的形态,这与我要的纯净、庄严、深邃的“空”的诉求不合,只好用材料稀释了一层层去覆盖,并努力保持那个通透。还有就是长时间浸染纸很容易坏,用些材料纸没那么容易坏。我认为传统媒介“灵晕”在我这里没有被消解,被消解的是我不喜欢的所谓趣味和可把玩的那部分。
库:您长期居于南通,远离艺术中心,这种“隐逸”是否是对抗消费主义与资本裹挟的主动选择?在当代社会,艺术家是否仍能通过“退守”实现精神自足?
朱:多年前有朋友对我说“你能到北京就好了,机会多,活动多,能够认识更多的人。”我说画的不好,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更多的人,参加更多的活动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自己就是中心,没有隐逸,也不对抗。
艺术家要做的不是退守,而是进取。精神自足不是你躲在哪个角落里实现的,那是自慰,真正的精神自足是你的精进,是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特质,生命的质量。此外,精神自足好像也没有真正“足”的时候,你的精神维度和见解是在不断提升的,所以只有不断提升的过程,没有“足”。
朱建忠、杉山功《空谷有音》双个展展览现场 2024
好的艺术在于其精神维度
THE ESSENCE OF GOOD
ART LIES IN ITS SPIRITUAL
DIMENSION
库:您与日本艺术家杉山功的双个展“空谷有音”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在东京画廊与南通美术馆举办,在合作过程中,您与杉山功老师对于“隐去自我、呈现自然神性”这一共同创作理念是否有过交流?
朱:我和杉山功老师两次展览都没见上面,想来若是见上面,也不会交流“隐去自我呈现神性”这类问题,作品放那儿看了就会明白,只能意会,说出来肯定是错的。所谓隐去自我,呈现自然神性,本归于自然,只是我们呈现了对自然神性的向往和归宿。
闲亭深深—2502
布面丙烯
40×40cm
2025
库:您与杉山功作品的对话被视作东方美学的跨文化共振。在西方主导的当代艺术体系中,您认为水墨艺术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如何避免沦为“文化符号”?
朱:我还是要问这样的问题:水墨艺术的价值与人类共同的对艺术价值的定义有什么不一样或相悖的地方吗?只是在当下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精神更独立,生命特质更强,有思辨能力,有想象力,有敏感度,有广阔的胸怀,还得有爱。要非常忠实于自己,非常专注地干活,才有可能实现艺术家应该呈现的独特的看待世界认知世界的方式;有着更高的精神维度,提供新思维……
闲亭深深—2503
布面丙烯
40×40cm
2025
说实话,我们的水墨已经沦为“文化符号”了,四十年前提出的水墨概念在我看来只有一个目的:不认可体制内的绘画是艺术,不认可当时已经被大众非常狭隘化了的中国画概念,提出水墨概念应该是让绘画真正与艺术有关,完全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让大家更自由更独立,思维更宽泛,涵盖面更广,更强调人的生命本体,强调独立性和唯一性,更关注人类人性中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如今四十多年下来,水墨这个概念在绝大多数人那儿已经结壳,已经演化成体制内绘画的补充部分。有体系有话语权有权威性,水墨初心已死,好在现在年轻的朋友已经不说这事了。
唉,关注哪个主导干嘛呀,画画的争取把画画得好一点就行了,我就是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是。
闲亭深深—2504
布面丙烯
40×40cm
2025
库:在东京画廊与南通美术馆的展陈中,您通过巨幅水墨与微型纸片对比强化视觉张力。您在展览空间设计上有哪些特别的考量,希望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观看体验?
朱:这是个神可以驻留的地方,是可以让认真的观者静下心来的地方,是有可能静下心来产生一些思考的地方,展览布陈上感谢东京画廊经理迟丽萍老师,把展厅做成了一个适合的精神场。希望观展的朋友来到展厅就能静下心来,如果能感受到这个场,我认为就已经看懂了。
仿古—2301
布面丙烯
40×50cm
2023
库:在“空谷有音”这样跨文化展览中,您如何平衡个人表达与公众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是否需要考虑观者的认知门槛?
朱:不需要,也不需要平衡,展览若能带给人们陌生感好奇心,若能引发人的审视和思考,看到未知感受不一样,那多好,我们有太多的门槛是有害的,有害的门槛还不够多吗?
间·度—2301
纸本水墨
195×252
2023
库:您的作品在学术与市场层面均获认可,您如何定义艺术价值的评判标准?是观念的独创性、技术的突破,还是精神共鸣的强度?
朱:精神维度是我评判艺术价值最重要的地方,所谓观念,所谓技术,那只是因为那个生命体的独立独特。
库:在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兴起的今天,您认为水墨艺术中“人的痕迹”是否仍是其价值的核心?
朱: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人的温度。前段时间参加展览“当代水墨四十年(1985—2024)”时,杜松儒老师谈到自己的展览,有朋友提问今天的绘画和AI数字作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他回答道:人是有温度的。我非常赞成。
艺术家简介
朱建忠
Zhu Jianzhong
1954 年生;1982 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现生活工作于江苏南通市。
近期展览:
2024 年“空谷有音”—杉山功 / 朱建忠双个展 南通美术馆;
2024 年“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 1985—2024” 南艺美术馆;
2024 年“虚派”艺术交流展 常熟虞山当代美术馆;
2024 年“尚未生成的汉声”—中国当代水墨 杭州人可艺术中心;
2024 年“基因演化”—2024 南京当代水墨展 南京江宁美术馆;
2024 年“空景超诣”—当代绘画五人展 广州后山当代艺术中心;
2023 年“场”—新朦胧主义系列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3 年“空谷有音”—杉山功 / 朱建忠双个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3 年“时间的海”—北京重美术馆开馆展 北京;
2022 年“堆叠”—东京画廊 20 周年特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2 年“古今同在”—新朦胧主义系列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1 年“朱建忠个展” 南艺美术馆;
2020 年“朱建忠个展” 东京画廊(北京);
2020 年“大德不孤”—朱建忠个展 山东济宁美术馆。
◎《2024年度主题·选择真理》朱建忠个案研究文献图书内页版面
*Copyright © KUART.All Rights Reserved.
“2024年度主题·选择真理”专题策划内容由《库艺术》KUART原创,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
其它更多内容
工作坊即将启动
“在色彩中探索绘画新的可能性”
国内外导师携手构建一个独立的绘画体系
Rediscovering Color, Transcending Oneself
色彩绘画
创研工作坊(第四期)
导师阵容:
马树青、英格丽·弗洛斯(德)、黄拱烘(德)
举办时间:
2025年3月29日—9月
授课方式:
线上理论教学 + 线下实践创作 + 跟踪创作点评
线下授课地点:
课程亮点:
从绘画观念、色彩理论到个体独立创作,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助力成员全面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全阶段成员权益:
- 参加本期工作坊举办的线上成果展,展示个人作品;
- 加入“色彩绘画”师生专享交流群,与导师及同行深度互动;
- 参选“色彩绘画”年度主题展览,获得更多展出机会;
- 获得由库艺术教育与“色彩绘画”研究中心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
- 优先获得现场参与《库艺术》举办学术主题论坛活动的现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