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形与笔墨——武艺与武将的对谈
武艺:我印象很深的是,你在附中曾经临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你说是用油画笔临的?
武将:那是国画临摹课。一开始用毛笔,皴法的硬度画不出来。范宽的画,山的皴法相当硬,每一笔都能看清楚。那会儿,平常画的是水粉,用的是硬毛笔,扁笔。当时想,反正是临摹,也没有什么限制,是不是可以用这个笔试一下?后续的过程还算顺利。那个笔很合适,因为熟悉。而且,对一个不太了解毛笔的人来说,那个扁笔的笔形更贴近范宽的皴法。
武艺:距你后来再临古人,间隔了近二、三十年。
武将:后期的临摹,经常会想到素描。素描是一种方法,它的本质是对形的理解。临摹八大、王蒙等人,随着临摹的深入,一直在思考素描与国画造形之间的关系。不管什么画,最终都是造形。其中王蒙的画很有意思,因为细节比较多,比较繁琐,使得他的造形方法和素描有了相通的地方。
武艺:古人没有像我们那样的经历,也就是西方造形方法。包括观察方法、表达方式都和西方是没有关系的。方法上没关系,但又都有作为人的共同点,就是观看自然。
武将:表现自然涉及到怎么转换。在这一点上中西是相通的,都是基于形的。但是转换的路径却大相径庭。
武艺:就形的转换来说,当代的中国画对这方面的认识还是缺乏。造形,每个人都可以谈,但是理解上有就千差万别。由于有深厚的素描训练,你临习古人作品的时候好像没什么障碍。
武将:障碍还是有的,在哪儿呢?就是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工具。其实,本科毕业后我尝试了很多不同的专业方向,平面设计、插图、书籍、版画等,这些都有不同的工具与方法。工具不仅影响你的表现方式,同时还会导致思维模式的转变。素描用铅笔,它可硬可软、可深可浅,还可以修改。而中国画用毛笔,几乎和铅笔的特性完全相反。
武艺:那句话很重要,就是工具可以改变人的思维。
武将:是的,工具的影响很大。之前学油画、做设计、刻木刻,持续的临摹山水画,这里面涉及众多工具,工具的限定变成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做木刻,工具相较其他艺术门类限定比较多,它能施展的空间非常窄,如何提升表现力就变得极其重要。因为这种逼迫,产生了木刻十分独特的视觉语言。中国画和油画同样如此,论画面的细腻程度、色彩的丰富程度,大多数画种都无法达到油画的水准。因此,油画在自身发展的大部分时期,都针对自然进行了有效的描摹,一度以无可比拟的真实性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中国画则发展出了截然相反的审美意趣,古人选择了毛笔和墨,这当然有复杂的产生过程,但就呈现的视觉面貌及精神追求而言,工具的限制潜移默化的起着作用。油画材料的特性,使得西方艺术很长时期都痴迷于再现自然、以对客观事物的完美呈现为最高追求。中国画的材料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充分的摹写,自然产生了一系列概括、总结、归纳的造形观,也就是所谓的“程式化”。“程式化”即概念。在数学、物理学等领域,概念是基石,是理解世界本质的简洁、高效的途径。中国画的“程式化”描摹了基于共识的、根本的客观事物规律,乃至形成口诀、要义。视觉样式的差异性、创作力被边缘化,可这并不妨碍我们体会多样的审美意趣,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是在体会不同的“人”。
武艺:这些人就体现了不同的感受,即意境。我们写生其实是在临摹(自然),临摹(前人)反而是在写生。西方绘画是从情感层面,中国人的绘画意境更多是基于绝对的“人”,也就是精神层面。那这个精神层面,其实跟他所用材料的限制是有很大关系的。西方绘画,你会被它的情感打动甚或是震撼。但是它不妙,它没有精神层面的那种“妙”。“妙”这个中国独有的评价体系——妙品,西方是没有的。
武将:没有这个评价体系,是因为没有这种文化。材料工具适用都是一种限制。油画的高适应性使得它转向对自然的仿真描摹;中国画的低适应性,转而追求心理的真实、想象的真实、自我的真实。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作品欣赏
央美附中三年级人体写生(指导教师:刘小东) 炭笔21x28cm 1991 武将
大师从这里起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素描100巡展”现场,与刘小东老师合影2019
祖父武国勋像 油彩、画布 50x60cm 1993 武将
传统木刻 2012 武将
光琳飞鹤 木刻 30x30cm 2012 武将
浪上千鸟 木刻 30x30cm 2012 武将
山水 木刻 30x30cm 2012 武将
四君子 木刻 30x30cm 2012 武将
十八描一 木刻 2012 武将
十八描二 木刻 2012 武将
十八描之混描 木刻 30x29.9cm 2012 武将
十八描之枯柴描 木刻 30x30cm 2012 武将
十八描之竹叶描 木刻 30x30cm 2012 武将
八大笔意五 纸本水墨 60x97cm 2018 武将
临八大山人之二 纸本水墨 41x76cm 2013 武将
临八大山人之六 纸本水墨 46x60cm 2013 武将
临八大山人之三 纸本水墨 32x76cm 2013 武将
临八大山人之一 纸本水墨 41x76cm 2013 武将
临古之六(局部)纸本水墨 2013 武将
临古之十二(局部)纸本水墨 2013 武将
临石涛之四(局部)纸本水墨 2013 武将
(来源:大伟视界)
艺术家简介
武艺(左),1966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天津宁河。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卢沉教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壁画系四工作室主任。
武将(右),1973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天津宁河。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插图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版画系第五工作室主任,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