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年的某个春夜,养心殿烛火摇曳如星。钱维城(1720-1772年)跪伏在地,看着《云壑松风图》被盖上第九方御玺"乾隆御览之宝",朱砂印泥在绢本上叠出霞光。这位状元画家深谙帝王心绪——他笔下的青绿山水既有四王法度的端严,又藏着江南文人的温润。
钱维城作画如弈棋,常执狼毫细笔在琉璃灯下推敲数日。他独创"淡墨织皴法",以赭石打底勾勒山骨,再用石青层层晕染云雾,远观似王原祁的浑厚,近看却能发现叶脉般的细密笔触。承德避暑山庄的《三十六景图》里,他将热河泉眼化作墨点,烟霭以没骨法氤氲,乾隆批注:"此中水声,可洗暑气。" 晚年随驾南巡,他在太湖石舫突发奇想,取螺子黛混入松烟,绘就《雨霁千峰图》。
画中雨后山石泛着孔雀蓝的幽光,十八道瀑布用银粉提亮,竟在烛火下呈现虹晕。这幅被钤盖二十三方御印的杰作,随葬清东陵时,匣中仍散着徽墨与龙涎香交织的气息。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临走前,“艺术圈”这些值得一读的美文还请您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