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情节皆为虚构,人物、地点、事件是基于艺术表达的创作,与现实无关。所用图片并非真实人物影像,仅作辅助叙事。本文借虚构故事传递积极价值观,呼吁读者遵纪守法,弘扬友善、正义等正能量,共建和谐社会。

窗外的雨下得很大,雨滴拍打在玻璃窗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屋内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香水和汗水的混合气息。

我跟在刘队长身后,胸前的"辅警"二字在暗光下显得格外沉重。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扫黄行动,主要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和看守门口,防止有人逃跑。

突然,角落里一抹瑟缩的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那是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的女孩,她蜷缩在墙角,脸上挂着泪痕,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小李,看好这边,别让人跑了。"刘队长忙着处理其他嫌疑人,暂时没有注意到这个角落。

我点点头,缓步走向那个女孩。

她穿着单薄的衣服,看到我靠近时,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求求你帮帮我,我是被骗来的。"女孩声音颤抖,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我是大学生,我有证明。"她慌忙掏出手机,打开相册,递到我面前。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照片,还有她和一位白发老人的合影。

"这是我爷爷,我是来打工挣学费的,被人骗到这里来的。"

我心里一紧,看了看忙碌的同事们,没人注意这边。

雨声掩盖了女孩的啜泣,也掩盖了我内心的挣扎。



作为辅警,我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但眼前女孩的眼神让我无法移开视线。

那种绝望中带着一丝希望的眼神,像极了当年差点被骗的表妹。

我深吸一口气,看了看不远处的安全通道。

"那边是安全出口,快走。"我压低声音说道。

女孩愣了一下,随即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她站起身,临走前紧紧抓住我的手腕:"谢谢你,我会记住你的恩情。"

女孩离开时,一支粉色的发卡从她头上掉落。

我弯腰捡起,想叫住她,但雨夜已经吞噬了她的身影。

只剩下那支小小的发卡,安静地躺在我的手心,温热而沉重。

清晨六点,闹钟准时响起。

我睁开眼,窗外的阳光透过薄窗帘洒进来,在地板上形成一道道光斑。

出租屋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贴着江城社区的地图,标注着巡逻路线和重点区域。

不知不觉,我已经当了半年的辅警。

从最初的快递小哥,到如今穿上这身制服,生活似乎有了些不同的意义。

洗漱完毕,我换上干净的辅警制服,整理好领口,对着镜子检查一番。

电动自行车是我的代步工具,每天骑行在社区巡逻,已经成了习惯。

骑到社区菜市场时,摊主老刘热情地打招呼:"小李,今天又来巡逻啊!"

"是啊,叔,早上好!"我笑着回应,这种熟悉的问候总能让一天的开始变得温暖。

上午十点,和同事小王按计划在社区发放防诈骗宣传单。

"小李,你这人心太软了,像上次那个扫黄行动,你要强硬点。"小王一边发着传单,一边说道。

我心里一紧,但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经验不足嘛,慢慢来。"

面对居民询问,我和小王耐心解答,尤其是老人们,更需要细心讲解防诈骗知识。

午饭时间,我和小王在小食堂匆匆吃了碗牛肉面,讨论下午的工作安排。

下午三点,手机响起,是妈妈的电话。

"志强啊,隔壁李阿姨家的女儿下周回来,人家可是银行工作的,条件不错,要不你见见?"

我无奈地笑了笑:"妈,我这不是工作忙嘛,等我忙完这阵子吧。"

挂掉电话,脑海中浮现出那天晚上女孩绝望的眼神。

下班时分,路过夜市,买了份煎饼果子当晚餐。

"小李辅警,给你多加个鸡蛋,你每天工作那么辛苦。"煎饼摊老板娘笑眯眯地说。

回到出租屋,我打开电视,正好播放那天扫黄行动的新闻报道。

报道中说抓获嫌疑人若干,没有提及有人逃脱,我心里稍微放松了些。

洗完澡,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手臂下的枕头里,藏着那天女孩掉落的发卡。

梦里,女孩的眼神一遍遍浮现,让我惊醒过来,额头上满是冷汗。

我不知道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对是错,只知道那个决定,让我的心里始终压着一块石头。

周一例会上,刘队长宣布了近期社区安全重点工作。

"前段时间的扫黄行动中,有个被救助的女孩送到救助站后去向不明,大家要多加留意。"

听到这话,我手心冒汗,不敢抬头看刘队长。

小王凑过来小声说:"听说那女孩是大学生,被人贩子骗来的,可惜跑了,不然还能帮她联系家人。"

我攥紧拳头,没有接话。

会后,刘队长叫住了我:"小李,最近工作表现不错,有时间一起喝个茶?"

"谢谢队长关心,有空一定去。"我礼貌地回应,但心里却忐忑不安。

下午巡逻时,社区老大爷陈林拦住了我。

"小李啊,最近小区东门那边有陌生人晃悠,你多注意点,像是电信诈骗的。"

"谢谢陈爷提醒,我会多留意的。"

我记下情况,心想现在诈骗手段真是五花八门,那个女孩估计也是被这样骗来的吧。

转角处,我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寻人启事,是一位父亲寻找失联的女儿。

照片上的女孩和那晚的女孩有几分相似,我不由得驻足多看了几眼。

执勤岗亭休息时,偶然听到刘队长和同事讨论人口贩卖案件。

"这些人渣真是该死,专门盯着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下手。"刘队长愤怒地说。

这话让我心里一惊,是啊,那女孩如果不是我放走,会不会现在已经回到家人身边?

还是说,她会遭遇更糟的命运?

第二天,我被安排参加社区防诈骗宣讲活动。

面对居民,我特别强调了打工陷阱的危害。

"很多骗子利用年轻人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设下陷阱,一定要提高警惕。"

说这话时,我的声音里透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愧疚。

讲座结束后,一位中年女性社工找到我,自我介绍叫林玉。

"听说你们上次解救了不少被骗女孩,我就是专门帮助这些女孩的。"

我心跳加速,试探性地问:"那个,听说有个女孩从救助站走失了,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

林玉摇摇头:"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不过如果你有线索,可以随时联系我。"

我默默记下了她的联系方式。

巡逻路线经过江城职业学校,看到朝气蓬勃的学生们让我想起那个女孩。

她现在是回家了,还是继续求学?或者遇到了更糟的情况?

回到派出所,刘队长又找我聊天。

"小李啊,家里有对象了吗?我看你这么老实肯干,人又不错。"

"还没呢,队长。家里催得紧,但是我觉得缘分这事强求不来。"

刘队长意味深长地拍拍我的肩膀:"有时候缘分就在身边,只是你没发现。"

他的话让我有些困惑,但也没多想。

晚上加班整理社区档案,我无意中摸到抽屉里那支粉色发卡。

拿出来看了看,上面印着一朵小雏菊,样式普通但很精致。

这支发卡仿佛是那晚的证明,提醒着我内心的挣扎和选择。

我应该为放走她而内疚吗?还是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

正思考着,小王推门进来:"志强,听说刘队长有意提拔你当组长,但是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我问道。

"队长说你得先把个人问题解决了,都快三十的人了,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太不像话了。"

小王挤眉弄眼:"队长好像还说,过几天要给你介绍个对象呢!"

我愣在原地,心里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

周末,我按照林玉给的地址来到了江城市救助站。

这是一栋普通的三层小楼,墙面刷着淡黄色的漆,门口挂着"江城市青少年救助中心"的牌子。

我犹豫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衣领,拿出准备好的捐款信封,推门走了进去。

前台坐着一位中年女性,正在电脑前忙碌着。

"您好,我想捐点款。"我轻声说道。

女人抬起头,露出职业性的微笑:"谢谢您的爱心,请填一下表格。"

趁着填表格的功夫,我试探性地问道:"听说上个月有个被骗的大学生被送到这里?"

女人的表情立刻警惕起来:"我们对救助人员的信息是保密的,请理解。"

我赶紧解释:"我是辅警,那天参与了行动,只是想知道她现在安全吗?"

"所有获救人员都有专业社工跟进,请您放心。"她公式化地回答。

我只好填完表格,放下捐款,失望地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雨又下了起来,仿佛上天故意要提醒我那个雨夜的选择。

第二天,社区组织了一场大型防诈骗宣传活动。

我和小王负责维持秩序,同时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

"最近电信诈骗特别多,尤其是针对年轻女性的虚假招聘诈骗。"我特意强调这一点。

一位大妈拉住我的袖子:"小李啊,上次你讲的那个案例,吓得我赶紧给外地打工的女儿打了电话。"

我点点头,心里一暖,至少自己的工作能帮到一些人。

活动结束后,刘队长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小李,你这段时间表现不错,像你这样的辅警真是难得。"

"谢谢队长夸奖,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刘队长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年轻人要有点追求,但也别忘了个人生活。有时间来我家吃个饭,我给你介绍个人认识。"

这话让我心里一紧,不知道是喜是忧。

离开活动现场,小王凑了过来。

"志强,你小子最近怎么回事?心事重重的,我猜猜,是不是暗恋上谁了?"

我苦笑着摇摇头:"哪有什么暗恋,就是最近睡眠不好。"

"得了吧,队长说要给你介绍对象,你小子运气不错啊!"小王打趣道。

下午巡逻时,经过社区水果摊,一个年轻女孩正在挑选水果。

她的背影和那晚的女孩有几分相似,让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女孩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目光,转过头来,却是一张陌生的脸。

我有些失望,又有些庆幸。如果真的是她,我该怎么面对呢?

回到派出所,刚坐下准备休息,一位满脸焦急的老人匆匆走了进来。

"请问,有人在吗?我女儿失联了!"

我赶紧迎上去:"老人家,别着急,慢慢说。"

老人叫张国强,他女儿张丽在外地打工,已经三天没有联系了。

"她说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但是电话打不通了,我怕她遇到了什么危险。"

听完老人的描述,我心里咯噔一下,情况竟与那晚的女孩如此相似。

尽管下班时间已到,我还是帮老张联系了相关部门,并详细记录了他女儿的信息。

送走老张后,刘队长走了过来。

"小李,下周社区要开展新一轮扫黄行动,做好准备。"

我的心再次悬了起来,如果再次面临那样的情况,我该怎么选择?

这周我被安排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接待前台工作。

每天都有不同的居民前来咨询各种问题,从水电维修到社保医保。

上午十点,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来。

"小伙子,帮我查查社保卡的事情。"老人坐下后慢悠悠地说。

我耐心地帮老人查询了信息,告诉他社保卡下周就能办好。

"谢谢你啊,年轻人。"老人满意地点点头,"我那孙女要是能找个你这样的对象就好了。"

"老人家过奖了。"我笑着回应,顺便问道,"您孙女在哪工作啊?"

"她前段时间说在云水街那边找了工作,工资挺高的,是什么客服还是什么的。"

听到"云水街"三个字,我心头一震——那晚的扫黄行动就是在云水街附近。

老人还在继续说:"不过现在挺好的,说是找到了更好的地方,还能继续上学。"

我强作镇定地送走老人,脑海中却不断回想那晚女孩哀求的眼神。

中午休息时,妈妈又打来电话。

"志强啊,隔壁王家的儿子,就是在你们刘队长手底下工作的那个,听说要结婚了。"

"哦,挺好的。"我漫不经心地回应。



"你也快三十了,该成家了。我听说队长要给你介绍对象?这事靠谱吗?"

"妈,我哪知道啊,队长就提了一嘴。"

"那你要好好把握啊,队长介绍的肯定不会差。你提前打扮打扮,别穿那身旧衣服,显得没精神。"

挂了电话,我叹了口气,最近妈妈催婚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下午,小王神秘兮兮地走过来。

"志强,周末社区有个义工活动,专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我报了名,你去不去?"

我一听来了兴趣:"什么活动?在哪里?"

"就是做些咨询服务,讲解防诈骗知识,发放一些宣传资料之类的,在工人活动中心。"

周末,我和小王来到工人活动中心。

现场已经聚集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是年轻面孔。

我们的任务是分发防骗指南和就业信息。

翻看手中的资料,最上面那份标题格外醒目:《如何识别虚假招聘》。

封面上的女孩照片与那晚的女孩有几分神似,让我心头一紧。

活动中途休息时,我去洗手间,听到两个志愿者在聊天。

"听说上次警方解救的那几个女孩,有一个是大学生,现在已经重新开始上学了。"

"真的吗?那挺好的,至少没耽误学业。"

"听说是有位警官特别照顾,帮她联系了学校,还安排了住处。"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莫非那个女孩真的平安无事?

回到工位,我心不在焉地继续发放资料,脑子里全是那晚的场景。

活动结束后,刘队长突然发来消息:

"小李,周日中午来我家吃个饭吧,有个重要的人想介绍给你认识。地址稍后发你。"

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队长要介绍谁给我认识。

回到宿舍,我打开抽屉,拿出那支粉色发卡。

轻轻抚摸着发卡上的小雏菊图案,我做了一个决定——把它放在钱包里随身携带,提醒自己那个雨夜的选择,无论对错。

周日上午,我早早起床,精心打理了一番。

刮了胡子,换上新买的衬衫和西裤,还喷了点古龙水。

出门前,我特意去了趟超市,买了一篮时令水果和一盒高档点心作为礼品。

妈妈的电话又准时响起。

"儿子,准备好了吗?记住,第一印象很重要,说话要得体,别一紧张就结巴。"

"知道了,妈。您别担心,就是去队长家吃个饭。"

"队长介绍的对象肯定条件不错,你可得把握住啊!"

挂了电话,我苦笑着摇摇头,妈妈好像比我还紧张。

坐上公交车,我的心情越发复杂起来。

车上的电视正播放着一条新闻:江城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人口贩卖团伙,解救了多名被骗女性。

这让我想起那个雨夜的女孩,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

按照刘队长发来的地址,我来到了一个安静的小区。

队长家在五楼,电梯里我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平复紧张的情绪。

站在门前,我能闻到里面飘出的饭菜香味,还有隐约的说笑声。

深呼吸,按下门铃。

不一会儿,门开了,刘队长一脸笑容地站在门口。

"小李来了,快进来!"他热情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局促地走进屋内,递上带来的礼品。

"队长,这是一点小心意。"

"太客气了,放这儿吧。"刘队长接过礼品,引我往客厅走去。



客厅宽敞明亮,沙发上坐着一个背对门口的年轻女孩,正低头帮忙摆放餐具。

"来,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李志强。"刘队长笑着说。

听到声音,女孩转过身来。

就在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我瞪大了眼睛,手中的水果篮"砰"的一声掉在地上,苹果、橙子滚落一地。

女孩也愣在原地,嘴唇微微颤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你...你..."我张口结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的心跳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感到一阵眩晕。这怎么可能?

刘队长疑惑地看着我们俩:"你们...认识?"

女孩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我的双腿仿佛灌了铅,动弹不得。脑海中闪过无数个问题,却一个也问不出口。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怎么会在队长家?队长为什么要介绍她给我认识?

就在空气凝固的那一刻,女孩微微颤抖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好久不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