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刘胤衡 记者陈晓)某制衣企业擅自生产印有“UNIVERSAL STUDIOS”(环球影城)、“HARRY POTTER”(哈利波特)商标的魔法袍、围巾等商品,获利1100万余元,被法院认定构成刑事犯罪。
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上述案件被列为典型案例之一。
2022年,有消费者举报称,其在某淘宝网店购买的环球影城魔法袍做工粗糙,怀疑并非正版产品。经鉴定,该产品所标注的商标未经权利人尤尼维瑟城电影制片厂有限责任公司、华纳兄弟娱乐公司许可,属于擅自印制。权利人遂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调查,该案系一起严重的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一个专门制售假冒环球影城授权产品的犯罪团伙由此浮出水面。
庭审现场。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供图
经查,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被告人鲁某发在某印刷厂内,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委托他人制作“UNIVERSAL STUDIOS”“HARRY POTTER”注册商标标识,后通过自行加工缝制、委托贴标的方式,生产制作魔法袍、围巾、领带等带有上述注册商标的环球影城哈利波特系列产品。被告人杨某强、鲁某婷受雇于被告人鲁某发,负责对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挂吊牌、装袋、打包、发货及担任网店客服等工作,并通过被告人鲁某发的网上店铺对外销售上述商品。
经统计,被告人鲁某发团伙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金额共计人民币1100万余元。公安机关在鲁某发经营的场所内查扣假冒注册商标商品25730件,查扣吊牌、领标、水洗标等7.25万个。
庭审现场。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供图
被告人曾某星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接受被告人鲁某发的委托,按照鲁某发提供的模板和要求,进行打版、印刷,并委托他人生产制造相关注册商标标识。经核实,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被告人曾某星非法制造并向被告人鲁某发销售上述假冒注册商标标识共计19万余件,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2万余元。被告人鲁某发团伙的部分商品销售至北京市通州区张某宁、广东省惠州市吴某、江苏省连云港市宋某东等人处,张某宁、吴某、宋某东等人利用网络平台将上述商品对外销售并获利。
“两高”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行为,司法解释对相同商标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本案中,被诉侵权标识虽增加了缺乏显著特征的要素,但不影响其体现注册商标的显著特征,应当认定为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这一认定彰显了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
北京市通州区法院最终认定鲁某发等人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使用相同商标,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十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并处200万元至1.5万元不等罚金,没收已退缴违法所得并追缴其余违法所得。对6名受雇参与生产销售的从犯宣告缓刑,各被告人均认罪服判,未提出上诉。
据悉,该司法解释共31条,具体分为商标犯罪、假冒专利罪、著作权犯罪、商业秘密犯罪相关规定和知识产权犯罪共性问题的规定五部分。司法解释根据实际降低了商标标识犯罪以及假冒专利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入罪标准。例如,对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将“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入罪标准由“十万元”调整为“五万元”。
数据显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审判、检察职能,2013年至2024年间,提起公诉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91万件,审结一审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46万件,对于服务品牌强国建设、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创新创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彰显我国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担当和作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