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程子华被任命为八路军三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委员,率领51名干部来到冀中,其中15名一到冀中就被任命为团以上的干部,这15人结局如何?1955年分别授予什么军衔?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一讲。

五位开国中将:

谭冠三:湖南省耒阳市人,1926年入党参加革命,是一名参加过秋收起义和湘南起义的老红军,红军时期就是一名团级干部。他一到冀中,就被任命为冀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以后历任第一军分区兼七支队政治委员、南进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中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十八军政治委员,1950年和张国华一起率部挺进西藏,为西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旷伏兆: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曾担任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治委员。到冀中后被任命为一分区政治委员,以后历任中警备旅政治委员、冀中警备旅兼六分区政治委员、冀中十地委书记兼十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抗美援朝期间曾担任十九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聂鹤亭:安徽省阜南县人,是唯一一个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老红军。红军时期历任军团作战科科长,甘肃野战军参谋长,军委参谋部部长。到冀中后,被任命为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0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长,哈尔滨卫戍司令员兼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辽北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1955年因不满军衔评定大闹总政,遭到罗帅批评,直到1956年才被补授中将军衔



李天焕:湖北黄安大山岗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担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到冀中后被任命为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0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历任边区政府公安局局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察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周彪: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担任红九军团第三师七团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民运部代部长、教导队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员。前往冀中前曾担任八路军一二〇师独立第四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到冀中后被任命为五分区政治委员,以后历任十分区司令员、冀中军区教导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八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七旅政治委员、旅长,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副司令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政委,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历任东北军区防空部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空军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四位开国少将:

帅荣:湖北省黄梅县独山镇高岭村帅大屋人,红军时期曾担任红八军第二十二师第六十四团团长,红九军团第六十四团政治委员。前往冀中前曾担任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团政治委员。到冀中后被任命为四分区政治委员、十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冀中纵队副政治委员,冀中军区独立第八旅政治委员,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政治委员,任冀中军区保定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保定军分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独立第205师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绥远军区第37军政治委员,第65军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马泽迎: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茶石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连指导员、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前往冀中前曾担任陕甘宁边区骑兵团政治委员。到冀中被任命为一分区十九大队政治委员,以后历任一分区二十一团政治委员、冀中警备旅副旅长、八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七纵队二十旅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二〇六师政治委员。建国后,任空五师政治委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一九五一年夏秋季防御战役和反“绞杀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魏洪亮: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无线电队政治委员、红一师13团总支书记、团政委等职。前往冀中前曾担任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长。到冀中后被任命为二分区二十三大队政治委员,以后历任三分区二十三团政治委员、二十三团团长、九分区政治委员、九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冀中军区独立第八旅旅长、第二野战军54师师长、赣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赵正洪:湖北省黄梅县大河镇荷叶山墩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三团连长、政治指导员、师部通信队队长、第二六八团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到冀中被任命为三分区二十七大队政治委员,以后历任三分区二十三团政治委员、二十三团团长、冀中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八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九师政治委员,安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四保临江”等战役。建国后,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第6军政治委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一人因判刑无缘授衔

杨秀昆:重庆市巫溪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0年2、3月间参加武穴兵变,后整编入红15军,历任红10师29团3营营长,副团长,红30军88师264团团长,副师长。到达冀中后被任命为独立第二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以后任五分区二十七团团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2旅旅长、豫西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桐柏军区28旅旅长,58军副军长兼172师师长,47军副军长兼湘西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因家庭纠纷中,他开枪向妻子射击而被开除了军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无缘授衔。



两人牺牲在建国前

张仁槐:山西省定襄县北西力村人,1932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活动。1935年担任中共北平师大地下党支部书记。前往冀中前,曾任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到冀中后被任命为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在1942年“五一反扫荡中牺牲。



梁金龙:又名梁诚、梁中汉。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人。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军第二军团副连长,团俱乐部主任。前往冀中前,随120师挺进晋西北抗日前线,在山西兴县和五寨县领导抗日游击队。到冀中后被任命为五分区二大队政治委员,以后任十分区二十九团政治委员,十分区二十七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中原军区江汉军区独立旅第一团政治委员,鄂西北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皖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8年7月1日在安徽省太湖县虎丘地区与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

两人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杨子华:生平不详,到冀中后被任命为五分区特务大队政治委员,以后任五分区二十七团政治委员,1939年在雄县神堂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眼失明。其后资料不详。

于斌:朝鲜同志,生平不详,到冀中后被任命为冀中军区后方供给部政治委员,以后历任冀中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冀中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其后资料不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