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历史极具传奇的一位将军,原本他想成为一名账房先生,阴差阳错之下,进入了部队成为冯玉祥的兵,开启了军旅生涯。
然而,命运变动让他离开了冯玉祥部,原本他想要回家,却又被老蒋抓了壮丁,随后被迫参加国民党,之后他的部队参加第二次围剿,后被我军重创,从而让他来到了革命队伍,担任普通的文书。
而之后革命岁月里,他从一名文书,慢慢成长为我军的一位优秀的政工干部,并参与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革命历程,期间有出色发挥,而他也凭借革命时期出色发挥,在新中国首次大授衔的时候,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建国后,他长期在广州军区政委,他的儿女亲家是黄上将,在那场瞩目的事件后,他也没有受到影响,职务更是越来越高,最后接替秦基伟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并以大军区副职离休。
他便是开国中将刘兴元,而他也是罗荣桓元帅赞誉为用生命在政工的将军。
1908年10月10日刘兴元出生于山东省莒南县朱芦乡刘家东山一个中等富裕的农民家庭,出生不久父亲病逝、母亲艰难度日,家庭情况日益贫困,但是母亲比较坚强,6岁的时候送刘兴元读私塾,11岁的时候上小学,将他培养成一个小秀才。
17岁的时候家庭情况,已经没办法支撑他读书,所以在没办法情况下,只能辍学奔赴青岛打工,抵达青岛后,先后做过纺纱厂工人、杂货店学徒,在杂货店担任学徒的时候,由于做事可靠忠诚,这让他觉得如果能成为一名账房先生,应该是十分不错的选择,所以他开始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19岁的夏天,山东军阀张宗昌在青岛大肆掳掠,导致他所在的杂货店一夜破产,刘兴元账房先生梦想破灭,随后他决定参军,之后他来到泰安进入冯玉祥兴办的学兵团,在这里他接受了良好的军事训练,为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牢固的基础。
两年后,刘兴元因故脱离了冯玉祥的学兵团,离开学兵团后,刘兴元本想回山东老家,哪知在洛阳附近被老蒋部队第47师抓了壮丁,后留在部队做了文书。
1930年底,47师奉命参加第二次围剿,第二年五月47师遭到了我军重创,刘兴元毅然决然决定加入红军,随后被分配到红军第四医院担任文书,从加入红军队伍那一刻起,刘兴元结束了飘泊生活,开始了一段传奇的革命生涯,在加入红军当年,刘兴元先后共青团和党员,可谓喜事连连。
在成为红军一员后,刘兴元除了做文书工作外,还积极抢救伤员,上级给与了他十分不错的评价,所以在这之后他得到了组织的重用,先后担任红军第4医院政治处秘书兼俱乐部主任,军委后方办事处文印科科长,红军医院政治部巡视员,总卫生部秘书等职务。
在这期间,刘兴元先后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刘兴元跟随大部队长征。
部队抵达湘江的时候,刘兴元被升为总卫生部总务处处长,在接下来的路途中,刘兴元不仅要负责本部工作人员衣食住行,同时还要特别照顾中央工作团老同志和女同志。
长征结束后,刘兴元离开总卫生部,前往抗大学习,从抗大毕业后,刘兴元任八路军卫生部政治处副主任、主任。然而刘兴元为了能更好锻炼自己,决定奔赴前线作战,为此他多次向组织上提出,组织上经过一番考虑后,将他分配到115师工兵营政治委员、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115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等职务,期间他不仅和日寇作战同时还建立和发展抗日民主政权和发展抗日武装。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兴元奔赴东北先后参加指挥了拉法和新站炸战斗,这两次战斗胜利,改善了东北民主联军防御姿态,让他受到了上级表扬:“刘兴元是政工干部,军事上却有远见。”
而后,刘兴元参加三下江南战役,期间刘兴元患上了严重哮喘病,这导致他身体情况十分不好,可就算如此,刘兴元还是冒着严寒,深入一线部队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加强部队政工工作,罗荣桓为此感叹:“刘兴元搞政工,是用生命在搞!”
在之后岁月里,万毅和刘兴元先后率部参加辽沈、平津、安新等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刘兴元先后任中南军区党委秘书长,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部长,期间他坚持了“五湖四海”从而确保了部队领导班子年富力强,英才济济,确保了部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955年3月,刘兴元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虽然是第二政治委员,但是这时候第一政治委员陶铸主要负责地方工作,所以广州军区工作,实际上由刘兴元负责。
当年9月,刘兴元奔赴北京,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大授衔,刘兴元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
在这期间,刘兴元曾经和黄上将、陶铸、李天佑、韦国清、詹才芳、梁兴初、吴瑞林、周赤萍等人配合过,期间他还和广州军区司令黄上将结成了儿女亲家,虽然结成儿女亲家,刘兴元在很多事情上,都十分讲原则,以党性要求自己,坚决不做出格的事情,甚至还在特殊时期保护了一些被迫害的老同志。
期间李维英调军区党办时,时任代司令员的李天佑特意提醒他:刘兴元政委在我们这个班子里资历最浅,但他水平、能力很高,你们一定要尊重他。
那场令人瞩目事件后,有不少战友,就担心他会出事,纷纷打算为他说话,然而刘兴元自己写了一份检讨,毛主席在看了刘兴元的检讨,十分满意,批了“心平气和”四个字。
1972年3月,担任广州军区主要领导的刘兴元离开了工作17年的广州军区,奔赴四川担任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委员、军事学院政治委员。在四川工作期间,他主要精力放在了维稳及部队建设,是成都军区司令秦基伟最好的搭档。
1974年10月1日,秦基伟调离成都军区担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兴元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期间他将主要工作放在部队战备训练上,确保了成都军区军事工作水平稳中有升。
5年后,刘兴元又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委员、军事学院政治委员。
而后,刘兴元退出一线,按照大军区副职待遇退休,退休后刘兴元埋头谈读书,写回忆录,讴歌革命,追思先烈,启迪后人,1990年8月14日,刘兴元在北京病逝,享年 82岁。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