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一天,江西南昌一家工厂内,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动。
他们的工厂要扩建厂房,工人们正在挖地基。
突然一名工人的铁锹碰到了坚硬的东西,他俯下身扒开泥土查看,却吓得尖叫起来:“是人的骨头!”
公安人员迅速到达了现场,经过挖掘,发现一具人体骸骨,脚骨上还带着脚镣,闻讯赶来的南昌监狱狱长凌凤梧,看着那副生锈的脚镣,触动了他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凌凤梧用颤抖的双手拿起脚镣,掂了掂脚镣的重量,不禁失声痛哭,“这就是方志敏烈士的骸骨,这副3斤脚镣是我给他换的。”
凌凤梧为什么这么笃定,发现的骸骨是方志敏烈士的?3斤的脚镣到底蕴含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少年方志敏
方志敏出生在1899年晚清末年的江西上饶,处在世纪交替的动荡年代,他家里都是务农为生,生活小康水平,祖父是附近有名的绅士,父亲在农闲时也经营茶叶,7岁时方志敏就被送到私塾读书,1916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高等小学。
在学校读书期间,方志敏接触到大量的进步书籍,在这些进步思想的熏陶下,方志敏心中那颗革命的种子已经萌芽,方志敏和同学一起投身革命,发动组织本校学生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1919年方志敏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在学校里方志敏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还热心学生会工作,在学校里是个风云人物。他喜欢演戏,就组织同学一起成立话剧社,方志敏亲自编写、导演并出演了话剧《旧婚姻制度下的牺牲者》,这部白话剧一经演出,顿时在校内外引起轰动,方志敏一时名声大振。
1921年方志敏领导学生反对陈旧腐朽的教育制度,倡导教育应该革新改革,学校惧怕方志敏的影响力,为了稳定学校的现状,开除了方志敏。
1922年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2年方志敏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志筹办南昌文化书社,宣传革命思想,初期苦于缺少资金,筹办书社陷入了困境,有一名印刷厂工作过的同志,拿出了一些印刷的债券,说是给军阀印刷时留下的,就是不知道能否兑换。方志敏等人经过商量,决定假扮归国阔少,前往银行兑换债券。
经过乔装打扮的方志敏,来到了银行,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精湛的演技,完美演绎了一名阔少的形象。骗过了银行行长,顺利地兑换出2500块银元,有了这笔来之不易的活动经费,南昌文化书社才得以成立和发展。
参加革命
1924年方志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他在江西创建了党组织,并领导党组织开展活动,方志敏领导江西的农民运动,成立农民自卫军。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江西的农民运动发展迅速,很快在全国闻名。
1928年方志敏领导了弋横暴动,在江西东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方志敏在江西发动农民投身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也就是后来红军第10军团的前身。方志敏熟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江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了适合江西的理论和经验。毛主席对方志敏的大为赞赏,把闽浙赣根据地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在当时的根据地里,环顾四周都是国民党的封锁区,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企图通过经济封锁扼杀共产党领导根据地,面对根据地的经济落后,方志敏没有气馁,他认为要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就要自身够强硬。
方志敏认为:“只有自身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才能满足根据地自身的需求。”这句话放在现在来说,就是“内循环”。能具有这种超前思维的人,就算放在当今社会,也是一名妥妥的经济学家。更何况是在1930年那个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年代,方志敏的这种经济头脑,无疑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1930年10月方志敏创立了赣东北根据地第一所银行——特区人民银行,也是苏维埃地区第一个股份制银行,特区人民银行发行货币——红票,在江西根据地流通运转,促进了江西的经济正常平稳地发展。
根据史料记载,方志敏领导的根据地,至少2次向上海党中央上缴过黄金,总重量超过1000两。有了方志敏的支持,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工作,才能有充足的资金。
不幸被俘
方志敏领导红军第10军团,转战江西、福建等地接连打了10多次战役,第10 军团凭借优秀的领导,在这些战役中大获全胜。
1934年方志敏和粟裕率领红军北上,在谭家桥镇一带遭遇国民党军队,敌我双方展开激战,方志敏和粟裕率领部队突围,为了接应主力部队,方志敏在冲出重围后,又毅然返回了包围圈,最后只有粟裕带领400多人突围成功,方志敏和主力部队被打散,他率领最后的10多个人撤退。
方志敏身负重伤,队伍在一个山洞里休息,方志敏的警卫员,不听方志敏的命令,私自下山被国民党俘虏。敌人先是严刑拷打,又用100块大洋和一个老婆的诱惑,方志敏的警卫员叛变了革命,供出了方志敏的藏身地点。
敌人抓到了方志敏,以为他这样的大官,身上一定有很多钱,可是敌人搜遍方志敏的全身,只有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
蒋介石得知方志敏被捕,以高官厚禄作为诱惑,许诺只要方志敏投降,就给他国民党主席等职务。
方志敏面对蒋介石的诱惑,只是平淡地回复了一句:“谢谢蒋先生,我的生命只有36岁。”蒋介石见物资诱惑对方志敏没有效果,心中不由得也生出敬意。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到:“方乃真铁石,不可夺其志。”
方志敏在狱中经历了无数次严刑拷打,他却始终挺直了脊梁。为了折磨他,敌人给他带上10斤的脚镣,给他纸笔让他写认罪书。方志敏拖着沉重的脚镣,在狱中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可爱的中国》等稿件。
方志敏所处的世界,是黑暗落后的世界,是自己的家人被地主压迫致死,是自己的同胞遭受着欺凌,是整个社会的极度不公平,可是身处黑暗之中的方志敏,却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新中国的憧憬。
中国目前处在国破民穷的现状,但是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
方志敏相信,等到革命胜利的时候,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哀,笑脸将代替了哭泣。
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方志敏凭着心中对祖国的爱,坚定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即使身陷囹圄,也不曾动摇半分。
所长凌凤梧看了方志敏的文章,他深为感动。他对方志敏充满了敬意,为了让方志敏在狱中能过得好一点,凌凤梧悄悄将他戴的10斤脚镣,换成了轻一点的3斤脚镣。凌凤梧在当时只能为方志敏做这些。
1935年方志敏被敌人从狱中押走,秘密杀害了他,方志敏的遗体不知埋在何处。解放后党没有忘记为革命牺牲的方志敏,一直派人寻找方志敏烈士的遗体。
1957年在江西南昌一家工厂里,发现了一具骸骨,经凌凤梧确认,这就是方志敏烈士的遗骸。
在那个看不到光的年代,方志敏燃烧自己成了光,为后人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当我们平安幸福地生活时,我们永远不会方志敏烈士的付出。山河为证,日月期盼,这盛世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