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我国举行了庄严而盛大的授衔仪式。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参加授衔仪式的将领,然而一直到仪式结束,都没有念到你的名字,这种尴尬的情景,你会作何感想?
而这令人难堪的一幕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确实发生了,一位叫黄火星的将领参加授衔仪式时,迟迟没有念到自己的名字和军衔,直到整个仪式结束,只剩他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会场里。主持仪式的总理发现台下的黄火星感到很不解,为什么唯独他的名字就被错过呢?
悲惨童年
黄火星出生于1909年的江西省抚州市,由于时运不济,在他7岁时,父母便带着他一起逃难到了景德镇。
屋漏偏逢连夜雨,黄火星的母亲在逃难的路上病亡,因为没有钱安葬,家人只好把黄火星卖给了一位景德镇烧瓷工人,原本姓陈的他才改姓为黄。
从此以后,黄火星和自己的亲生父亲与兄弟姐妹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贫穷的家庭环境深深地刺痛了黄火星年幼的心灵。
幸运的是,抚养他的家庭并没有亏待黄火星,10岁那年黄火星去了私塾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打开了黄火星的眼界,也改变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之后,黄火星跟着养父继续到陶瓷厂做工,有知识的他聪明伶俐,很快受到了工友的欢迎。
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压迫,体现在方方面面,和在景德镇大多数的烧瓷工人一样,黄火星每天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而他得到的收入却和他付出的汗水严重不符。
黄火星联想到之前在书中读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受够了陶瓷厂领导对工人们的剥削和压迫,于是在1930年,黄火星参与了景德镇工人发起的罢工运动,提出为全体工人提高薪资待遇,与压迫人民的势力反抗。
此次工人运动大获成功,让黄火星的内心为之一振,于是在10月份,他参加了工农红军,并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身处在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建起的队伍,黄火星的内心很快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参与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南昌起义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将工农红军视为心头大患,多次派出大军围剿红军的革命根据地。
黄火星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在1933年进行的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战场血雨腥风的残酷并没有吓倒这个内心坚定的年轻人,反而更加激起了他反抗压迫,反抗独裁的决心。
由于年轻时的黄火星上过私塾,他的文化水平要比大多数的红军战士们要高出一大截,很快,他就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
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后,黄火星受党中央的命令,并没有随红军主力参加长征,而是在福建地区继续组织游击队和地下力量进行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火星所在的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活跃在抗日战场上的他更是体现了一名中国军人的勇气。
当时我军的部队刚刚接受国民党的改编,许多战士对此不满,黄火星亲自为他们做了思想工作,他提出现在外敌当前,所有中国人民不论什么党派,都应该团结到一起,共克时艰。
面对日本侵略者,黄火星多次指挥部队参加战斗,日军的武器装备往往要比我军高,黄火星转移打击目标,不在正面与日军硬碰硬,而是袭击日军的运输队,破坏他们的补给线,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还能提升我军官兵的士气与抗日信心。
多年征战的黄火星立下了赫赫战功,多次受到了党中央的表扬。
授衔乌龙
1955年,党中央决定举行一次盛大而庄严的授衔仪式,以此来表彰在革命时期付出了巨大贡献的我军将领,黄火星也受邀参加了授衔仪式,并且他即将在仪式上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一天,黄火星起了一个大早,打理好自己的仪表,换上了崭新的军装,这次授衔仪式,是国家和人民对他能力和汗水的认可,所以黄火星格外重视,内心也非常激动。
伴随着激昂的军乐,授衔仪式准时开始,我军各位高级将领们部分上台接受军衔,受领勋章。参加授衔仪式的很多人都是黄火星多年一同奋战的老战友,所以他格外为他们感到高兴,参加仪式的人非常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人都在台上完成了这庄重的仪式。
然而黄火星却迟迟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这不由得让他感到疑惑,其他将领纷纷离开会场了,很快台下就剩黄火星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了那里。
参加仪式的周总理发现台下还有一个人,便上去询问情况,此时的黄火星十分尴尬,不得不向周总理说明了没有念到自己名字的情况。周总理非常诧异,按理说每一位军官都是提前接到了安排通知,不可能有遗漏的情况,于是周总理叫来仪式的主持人,仔细核对名单,发现上面确实有黄火星的名字。
详细调查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主持人在念名字的时候,错把“黄火星”念成了“黄火青”。巧合的是,当天参与授衔仪式的将领中,确实有一位叫黄火青的人。
而且于当天参加授衔仪式的将领太多,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流程,主持人临时把上台的顺序从9人一批改为了15人一批,这才出了差错,没有发现少了黄火星这个人。
弄清原委之后,周总理很是愧疚,立刻向黄火星表达了歉意,并且通知已经离场的将领们返回会场,一起见证黄火星的授衔仪式。
原本已经空荡荡的会场再一次热闹起来,黄火星连忙整理好自己的着装,在众人的掌声中上台授军衔,领取了自己的勋章,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表彰,完成了这庄严的仪式。
小结:
大型会议与仪式的举办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难免会出现细节上的差错。周总理的处理手段,体现了一个大国领导者的风范,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错误,这是对于国家将领的尊重。对于黄火星这位人民功臣来说,一个完整而又庄严的授衔仪式,就是对他最大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