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贺炳炎早在红军时期就是一员悍不畏死的猛将,多次带队冲锋,为了掩护部队,还将一条胳膊丢在长征路上。面见毛主席时,得到伟人的特批,不用他敬礼。此话落在贺炳炎耳中却听成不要他这个兵了。
纵览我国上千位开国将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从战争时期走来,身上留下无数伤疤,严重的甚至因为残酷的战争落下终身残疾。我国有几位身残志坚的特殊将军,是我们的荣幸。
这样的英雄,从古至今,只有我们的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如此悍不畏死的将领。
一、红军部队中的“贺小龙”
1913年,贺将军出生于湖北地区。他在战场上闯出赫赫威名,这与小时候的经历也有关系。父亲曾把他送进到家圣地武当习武,他借此良机学一身好武艺,后因剑法砍人不过瘾,便换成了兵中霸者大刀。
后在高人指点下开始学习“玄虚刀法”,练至小成后下山回家。因为出身贫困,所以见到穷苦人家受到欺负更能感同身受,随后路见不平一声吼,会出手保护这些被欺负的穷苦百姓。
他成了穷孩子们的保护神,让当地富绅、地主家的少爷们不敢太过造次。他的父亲跟他一样,都是嫉恶如仇的性子。正巧红军部队来到他的家乡松滋,于是父亲离开家乡跟着红军四处征战。
等红军再次来到松滋,本就崇拜红军战士的贺炳炎,吵着闹着要加入到部队中,可我军部队不招收他这么小的孩子。他非常想留下。父亲要赶他回家。他知道战斗的危险,想要保护自己的儿子。
可贺炳炎也是一个犟脾气,抱着大门不撒手,坚持要加入红军队伍中,还说自己可以去跑腿送信,门口的喧闹声引起了贺老总的注意力,他看着眼前这个壮小伙,得知是贺文学的儿子,笑着摸头道:
“臭小子,个头不大,力气倒是挺大,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我就勉为其难收下你,你现在还没枪高呢,不能够上前线打仗,你就给我去宣传部门打下手、跑腿、提浆糊张贴宣传标语”。
经过几年历练,他成长起来,完成从红小鬼到一名出色的红军战士的蜕变,他接过父亲送他的武器大刀,一手刀法施展起来,三五人无法近他的身,上战场没多久成功缴获一杆枪。
此后他多次立功获得提拔,后来离开宣传部,来到警卫班当班长,此后他更加用心,保护首长的人身安全,1930年,红军在行进过程中,遭遇到国军的伏击,战斗一触即发。
战士们因为武器差距,很难击败眼前的敌人,战斗越发焦灼,眼见形势对我军越来越不利,贺军长大喊:“贺炳炎,小跑前进,传令红六师朝敌军薄弱点进攻,将敌人一举歼灭”。
贺炳炎接到命令后立马赶去下令命令,立马赶去战场,红六师师长接到命令立马发动总攻,他看战斗打得火热,自己却不能上战场杀敌,非常郁闷,见到阵地边上丢了几颗手榴弹,立马上头。
趁着敌人不注意,一个手榴弹炸响在敌人脚下,瞬间炸碎敌人想要反抗的决心,开始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方向正巧是在他所在阵地,战斗结束,贺老总见自己的警卫班长不见了,立马想到,他看到战斗上头了,追敌人去了,立马吩咐人去找。
他见敌军几十人逃窜,也是艺高人胆大,一人一杆枪大喊:“都不许动,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反抗枪毙”,国军一位小军官见到红军就一人,想要反击随后逃出生天,却被贺炳炎察觉一枪击毙。
其他人趁乱朝着一个方向逃跑,其他人以为几人能逃脱,可贺炳炎不按套路出牌,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手榴弹一扔一个不吱声,四个逃跑的国军被炸倒地,这一番震慑,剩余的人不敢反抗。
正当他不知道如何押送俘虏,连带把武器捡回去时,负责寻找的战士听到枪响闻讯赶来,看到眼前一幕十分震惊,这竟然是一个人俘虏的,贺老总见状毫不吝啬的夸赞他真勇猛。
二、独臂将军
这一战让贺炳炎成功从警卫部队调到主力部队上战场打仗,此后贺炳炎多次立功,慢慢成长蜕变成贺老总手下的一柄尖刀,每每到了战役最关键的时刻,贺老总就喊:“贺炳炎,带队给我上”。
猛将无双,瞬间扭转战场局势,战斗没过多久结束,宛如摧枯拉朽般获得胜利,此后他每次都担任尖刀班班长这个位置,做出改变战局的影响。
1935年,随着红军被迫离开苏区,红二、六军团的处境也变得十分艰难,按照党中央的最新指示,开始朝着陕北地区前进,离开呆了很久的桑植县。
部队开始转移,国军闻讯赶到开始对我军进行追击,此时贺炳炎经过无数场战斗早已晋升为红军师长,他被委以重任,掩护不部队撤退,保护其他战士的安全。
可敌军意图消灭贺老总部,对我军穷追不舍,不仅天上时不时有飞机飞过,进行轰炸扫射,身后更是多支国军队伍穷追猛赶,部队行禁止绥宁地区时,国军先我军一大步来到我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得知这一情况后,贺老总立刻做出应对,派部队跟敌人交手,将其消灭,快速通过,避免身后的敌人追来,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可敌人火力十分凶猛,贺炳炎见兄弟部队吃亏,可敌人也是仓促之间埋伏的。
立马动了心思偷袭敌人,随后下令主动出击可敌人仗着地势和武器装备,一次次打退红五师的进攻,急的贺炳炎拿起队伍里仅剩的冲锋枪,组织敢死队带头冲锋,效果很显著,部队在他的鼓舞下拿下敌军阵地。
正当众人为取得胜利高兴时,一颗炮弹在贺师长身边炸响,他受到爆炸影响,倒在血泊中,其他战士见状立马上前抬着他去找医生,贺老总得知爱将身受重伤,立马赶来。
负责治疗的贺医生却说:“右臂几乎断开,仅剩几根筋错从复杂的缠在一起,他的右臂臂骨碎成一块一块的,就算送到上海、香港的大医院也治不好,唯有一个办法,锯胳膊”。
他闻言以为自己上不了战场了,死也要保住胳膊,贺老总也求他多想想办法,医生说伤得太严重了,在哪也保不住这条胳膊,贺老总闻言叹息,转身安慰道:“你小子放心,一条胳膊也能跟着我打仗”。
为了自己的生命,贺炳炎忍痛同意据胳膊,可此时部队在转移时,药品包括在必须的麻醉药在内,全都被拉走了,临时医院里并没有,主刀医生说说只能用影响神经的药,他闻言说道:“直接锯吧,我不怕”。
几个人配合医生按住受伤的贺炳炎,手术耗费了好几个小时,他一直咬着一块毛巾,忍着剧痛,最终完成手术,手术结束,贺老总拿了几块留作纪念,战士们意志不坚定时就会拿出来激励大家。
三、特批“左手敬礼”
手术结束之后,贺炳炎躺了几天担架,恢复之后,开始在马背上练习左手开枪、学习其他左手用法,做到自给自足。
等部队到了延安地区,他开始好好养伤,还因为表现优秀参加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重要会议,来到会议召开地,他见到毛主席,激动地立马举起左胳膊要敬礼,却被毛主席阻止。
说他是独臂将军可以不用经历,贺炳炎性格比较直,听成不让他当兵了立马急了,毛主席闻言笑着解释道:“从古至今,记载中就没有几个独臂将军,所以特地免了你的敬礼环节”。
可贺炳炎坚持说,自己是毛主席领导下的共军战士,遇见领袖必须要敬礼,礼数不能少,不然显得不尊敬,毛主席动情道:“那你就用你的左手敬礼,我特批的”。
结语
此后我军部队中出现一位独臂将军,一手左手刀法施展的出神入化,杀得敌人闻风丧胆,在战场上他更加悍不畏死,冲锋在前,后魄力被授予上将军衔,此后他兢兢业业工作,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