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刚准备坐下吃早饭的陶勇,突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宋时轮将军。

在见到对方的那一刻时,陶勇其实是有些“心虚”的。在此之前,三野总部早就给他下达了调任命令,要他去第九兵团担任副司令,当宋将军的副手。



这原本是件升职的大喜事,然而不管上级如何催促,陶勇却反复找理由拖着不去。

这下好了,宋时轮亲自上门“兴师问罪”来了。

面对对方的询问,陶勇是如何回答的?他究竟为何不愿上任,难道是对宋将军有意见?



奇怪的举动

1950年10月,原本在准备解放宝岛的宋时轮,被中央的一纸急电叫到了北京。

等到了地方他才知道,中央临时改变了作战方向,决定让他率领第九兵团准备入朝作战。

毛主席在接见他时,幽默地对他说,中央派他去朝鲜就是用人之长,让他对付美军陆战第一师。



这支部队是出了名的擅长奇袭进攻,而宋时轮也正好擅长打阻击,对付这样的敌人简直手到擒来。

宋时轮当即表示坚决服从命令,保证不让领导失望。他这样说着,但在回去的路上还是隐隐升起了一丝担忧。

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期望,他自然是高兴的。



只是美军不比国军,那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先进部队,突然说要与他们较量,宋时轮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沉重的。

不过没多久,三野政治部主任唐亮便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总部决定将23军军长陶勇调到第九兵团,给他担任副手。

宋时轮一听,心情顿时开阔了不少。



在解放时期,他与陶勇同时在华野作战,虽然两人基本没什么交集,但他却经常能听到对方“拼命三郎”的称号,也了解过对方的英勇战绩,对其十分欣赏。

如今两人能有合作的机会,他自然是热烈欢迎他的到来。



然而,唐亮的电话过去好几天,宋时轮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这位副司令的影子。

一开始他打电话问了唐亮几次,对方也催促了陶勇几次,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23军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完,要晚一点才能上任。



一开始宋时轮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只想着再多等两天。结果大半个月过去了,对方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下他便有些回过味来了,一般来说,到新岗位赴任这么大的事情就是再忙也该打个电话说一声,对方这样的举动明显就是在故意拖着。



宋时轮不禁有一丝生气,他本想将事情报告给唐亮,让他们解决一下,但又担心会影响与新战友的关系。

就在他犹豫之际,中央军委又突然发来指令,让他们立即入朝作战。



宋时轮有些惊讶,因为原本中央告诉他们的是,有三个月的整训时间。现在整训工作还没来得及完成,就连15万人的棉衣都还没解决。

宋时轮只能加紧命令部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准备工作,随后他便决定亲自去一趟23军,尽快让陶勇上任。



陶将军的顾虑

这天早上,陶勇正准备吃早饭,突然门外闯进了一个人,把他吓了一大跳。

陶将军也是个急脾气,他刚想批评两句,才发现来人竟然是宋时轮,当即有些愣住。

随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不由讪笑地问,宋司令这么早过来有什么事?



宋时轮也没和他客气:“正好我也没吃早饭呢!”说完他便坐到桌子旁,端起碗吃了起来。

当时他一边吃一边观察四周,发现陶勇房间的东西还是整整齐齐的,一点也没有要搬去新部队的迹象。因此他更加确定了心中的猜想。



等吃完后,他便将筷子一撂,开诚布公地问陶勇,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不去九兵团报到?
陶勇已经猜到他是过来“兴师问罪”的,于是便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上级的命令我是绝对服从的,只是我的脾气大不过你……”



原来陶勇在收到去九兵团任职的那一刻心里其实是很高兴的。虽然舍不得自己的老部队,但一想到能到朝鲜去对付美军保家卫国,他便没什么遗憾了。

只是他只有一点顾虑,那就是他担心自己与宋司令相处不好,会影响全局作战。



他的火爆脾气在军中是出了名的,不过他那都是在部下犯错或打败仗时训斥几句,面对上级时他还是非常敬重的。

而宋时轮就不一样了,对方的脾气和胆子比他还大,就连他最敬重的粟裕首长对方都敢顶撞。



解开误会

当年刘邓挺进大别山时形势非常严峻。

粟裕为了减轻他们的压力,便将宋时轮的十纵调到了梁山附近,让他负责阻击邱清泉、吴化文等国军部队,防止敌人越过陇海线。



当时十纵虽然拼尽全力完成了阻击任务,但同时他们也陷入了危险之中。邱部和吴部打算合力围攻十纵。

彼时战士们已经精疲力尽,无奈之下,宋时轮只好率部北渡黄河,但由此十纵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陈粟两位首长非常重视此事,当即报告了中央。中央虽没有批评他,但宋时轮心中还是有了一些怨气。

后来在攻打济南时,粟裕为了让他重整旗鼓,便将主攻任务交给了十纵。

然而宋时轮却还记着上次的败仗,他认为上次之所以吃了亏,就是因为自己的兵力不足。



所以他再三向粟裕申请补充兵力。但当时整个华野的兵力都比较紧缺,抓到的俘虏根本不足以补充损失,哪里还有兵力补给他?

见粟裕一直没答应,宋时轮的脾气也上来了。冲动之下他便顶撞道:“若是没有补充就打不了,我不如回家种地!”



说完他也不管众人是什么反应,就气冲冲地离开了会议室。

后来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很生气,直接批评了他一顿。最后还是粟裕首长亲自求情,主席才消了气。

彼时宋时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连忙向粟首长道了歉。



不过,当时担任四纵司令的陶勇也听说了这件事。

而也正是因为此事,让宋时轮在陶勇心中留下了一个“比他的脾气还大”的印象。



由此,他才一直拖着不去九兵团任职。

两人都是一样的火爆脾气,万一在战场上因为意见不合发生分歧,争吵事小,若是耽误作战麻烦就大了。



宋时轮听了前因后果后恍然大悟,随即他便解释道,自己虽然容易冲动,但在大事上从不意气用事,那次经过粟首长的教育后,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随后他又真诚地表示,他的脾气确实是一个问题,今后他一定改。



但他希望陶勇能放下顾虑,尽快上任。

毕竟当前的朝鲜战势不等人,他们要考虑大局,保家卫国才是最重要的。

陶勇听了他的话也歉疚地说:“宋司令,我错怪你了,我马上收拾行李过去报到!”



就这样,陶勇正式上任兵团副司令。不久后,两人便一起率领部队奔赴了朝鲜。

此后他们共同携手,在战场上一次次重创美军,打出了一场又一场的“漂亮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