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小宝吃饭要按时间,不能想吃就吃。"儿媳小声提醒我。
我搁下勺子,心头一阵不快:"我带过三个孩子,还用你教?"
儿媳叹了口气,转身去书房。
我望着孙子粉嘟嘟的小脸,轻声道:"奶奶疼你,想吃就吃个够。"那时的我,还不知道等待我的教训有多深刻。
01
退休前,我在县城一所中学当了三十年的语文老师。张家村人都知道,王老师不仅教书教得好,带孩子更是一把好手。我一手拉扯大了三个孩子,村里亲戚家有孩子闹病,也常来找我支招。退休后,我本想在老家安享晚年,没想到儿子张浩打来电话,希望我去北京帮忙带孙子。
"妈,北京的保姆又贵又不靠谱,秀文工作忙,我也抽不开身,小宝才一岁半,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儿子在电话那头诚恳地说。
我心里暗喜,早就想多陪陪孙子了。当天晚上我就开始收拾行李,把自己珍藏的育儿"法宝"都装进了大包小包:儿子们小时候用的布尿布、自制的小棉袄、祖传的去痱子粉方子、还有一本记满育儿心得的小本子。
"这回让北京城也见识见识我的育儿本事!"我对镜子里的自己笑道。
高铁到北京只需四个小时。儿子在站台接我,看到我大包小包的行李,笑着说:"妈,您这是搬家来了?"
"都是带孩子的好东西,城里人哪懂这些。"我得意地拍拍包袱。
儿子住在北京西边的一个高档小区,电梯公寓,处处透着现代感。初见小宝,我惊喜不已,一岁半的小家伙已经会喊"奶奶"了,胖乎乎的小手拉着我的手,我心都要化了。
"妈,这是秀文给小宝制定的作息表和食谱,您看一下。"儿子递给我一份精心打印的表格。
我扫了一眼,密密麻麻的时间安排:七点起床,七点十五洗漱,七点三十早餐,九点户外活动,十点半点心...甚至连洗手、如厕都有详细说明。
"这么复杂?孩子又不是机器人,饿了就喂,困了就睡,有必要这么死板吗?"我随手把表格放在一边。
儿子有些尴尬:"妈,秀文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她的方法有科学依据的,您就按照这个来吧。"
我心里有些不痛快,但看在孙子的份上,点点头应了下来。心想:看书育儿和实战经验可不一样,等我把小宝带得白白胖胖,看她还说什么。
儿媳郑秀文是个高挑清瘦的年轻女人,说话轻声细语,总是一副温和的样子。
她在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当教授,经常要出差参加学术会议。见面时,她很礼貌地向我道谢,并详细介绍了小宝的生活习惯。
"阿姨,小宝对虾、蛋白、花生都有轻微过敏,这些食物暂时不要给他吃。"儿媳指着冰箱上贴的一张食物清单说。
"过敏?那肯定是体质弱,我家三个孩子从来没有这事。"我不以为然地说,"多吃点杂粮杂粱,啥过敏体质都能调好。"
儿媳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微笑着点点头。我看得出她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懂得尊重长辈不当面反驳。
02
当晚,儿子和儿媳为我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他们就回房间休息了。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北京的夜景,心里有些惴惴不安:这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和我熟悉的小县城截然不同,我真的能适应吗?
带孙子的生活从第二天开始。清晨六点,我习惯性地早早起床,准备做些营养丰富的早餐。刚走进厨房,就听见儿媳的声音:"阿姨,早啊。"
原来儿媳已经在厨房忙活了,面前摆着一台我从未见过的机器。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婴儿辅食机,可以根据小宝不同阶段的需求,制作不同粗细度的辅食。"儿媳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今天早餐是南瓜胡萝卜泥配牛奶麦片。"
我看着那台复杂的机器,再看看她手边那些精准称量过的食材,心想: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些讲究,捣烂的米饭拌点菜,孩子照样长得壮实。
小宝七点准时醒来,儿媳按照作息表给他刷牙、洗脸。我想抱抱孙子,却被告知要先洗手、消毒。
"小宝抵抗力还弱,要注意卫生。"儿媳微笑着递给我免洗消毒液。
早餐时,我看小宝吃得不多,就想喂他吃点我做的肉松饼。
"阿姨,小宝现在只能吃婴儿专用食品,成人食品油盐太重,对他肠胃不好。"儿媳制止了我的行为。
我有些不满:"我三个孩子从小就吃大人的饭,现在不都好好的?孩子胃口好是福气,别饿着他。"
儿媳耐心解释:"婴幼儿的肾脏和消化系统还不完善,过多的盐分和刺激性食物会增加他们的器官负担。科学研究表明..."
我打断她:"什么科学不科学的,孩子吃饱吃好最重要。你们年轻人就是被这些洋理论忽悠,孩子养得跟花似的,难怪体质这么弱。"
儿媳不再坚持,只是轻声说:"等小宝大一点,再慢慢过渡到普通食物吧。"
吃完早餐,按照作息表,该是小宝的户外活动时间。儿媳给小宝穿上防晒服、戴上帽子,又涂了厚厚的防晒霜。我忍不住说:"大冬天的,哪来的太阳,搞这么复杂干嘛?"
"冬天的紫外线穿透力更强,对皮肤的伤害不比夏天小。"儿媳一边解释,一边细心地给小宝穿上鞋子。
我摇摇头,心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娇气,我们那时候,一年到头光着屁股在村里跑,也没见谁被太阳晒坏了。
03
回到家后,儿媳要去学校上课,叮嘱我按照表格上的时间给小宝喂奶、午睡。她刚走,我就把那张表格扔到一边,决定按自己的方式来。
小宝玩了一会儿,我看他揉眼睛,就抱他去睡觉。刚要把他放在床上,忽然发现床上有一个U形枕头和防踢被。
"这么热闹干嘛,睡个觉还这么多东西。"我把这些"多余"的物件拿开,直接让小宝躺在床中间。
没想到小宝怎么都不肯睡,一直哭闹。我只好按照平时的经验,抱着他走来走去,轻拍他的背。半小时后,小宝终于睡着了,我也累得满头大汗。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应该把他惯得这么娇气。"我心里抱怨着,但看着孙子熟睡的可爱模样,又忍不住心生怜爱。
下午,小宝醒来后,我见他爬来爬去,就把他放在地板上,让他自由活动。正玩得高兴,儿媳回来了,一看这情形,立刻把小宝抱了起来。
"阿姨,小宝现在不能直接在地板上爬,要在专门的爬行垫上活动。"儿媳一边说,一边拿湿巾擦小宝的手。
"有什么关系?孩子就应该摔打着长大,太娇气了容易生病。"我反驳道。
儿媳解释:"地板上的清洁剂残留和灰尘对小宝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有刺激,特别是他有过敏体质。"
我心里暗自不屑:这些年轻人,把孩子保护得像温室里的花朵,将来怎么适应外面的世界?
晚上洗澡时,我发现小宝屁股有些红,就想用我带来的痱子粉。儿媳再次制止了我:"阿姨,现在不建议使用痱子粉了,里面的滑石成分可能会刺激皮肤,甚至被小宝吸入肺部。我们用这个护臀膏就好。"
她拿出一管看起来很高档的膏体,轻轻涂在小宝红肿的部位。
我忍不住问:"这么小一管得多少钱?"
"两百多吧,法国进口的,专为婴儿设计,不含有害化学成分。"
两百多?我心里咯噔一下,我那痱子粉才十几块钱一罐,用了大半辈子,不也挺好的吗?
这一天下来,我几乎每做一件事都会被儿媳"纠正",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晚上,我和儿子私下抱怨:"你媳妇把带孩子搞得跟科研项目似的,这么复杂,孩子哪有童年的快乐?"
儿子有些为难:"妈,秀文是专业人士,她的方法都有依据的。您就配合一下吧,为了小宝好。"
看儿子向着儿媳,我心里更加不痛快了。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心想:明天我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老一辈的育儿经验更实用!
04
第二天,儿媳去学校前再次强调了小宝的饮食注意事项,特别提醒不要给他吃过敏食物。我敷衍地应了,心想:过敏体质就是吃得太精细,缺乏锻炼导致的,多吃点杂粮杂粱就好了。
中午,我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小宝做了虾仁炒蛋,还加了些花生碎增加口感。小宝吃得很香,我看着他享受美食的样子,心里满是成就感:看吧,孩子就该这么吃,哪像那些科学配方,寡淡无味的。
只是,饭后不久,小宝开始不停地挠脸和脖子,很快,红疹子爬满了他的全身,呼吸也变得急促。我这才想起儿媳说过的过敏警告,顿时慌了神。
"小宝,你怎么了?奶奶带你去医院!"我手忙脚乱地给小宝穿衣服,同时拨通了儿媳的电话。
"阿姨,怎么了?"儿媳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小宝...小宝好像过敏了,全身都是红疹子,呼吸也不太顺..."我的声音带着哭腔。
电话那头瞬间沉默,随后儿媳用异常冷静的声音说:"您给他吃什么了?"
"虾...虾仁炒蛋,加了点花生..."
"我马上回来,您先别急,用湿毛巾给他擦擦身体降温,千万别再给他吃任何东西。"儿媳说完就挂了电话。
我抱着小宝,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悔恨和自责涌上心头。
二十分钟后,儿媳匆忙赶回家,一眼看到小宝的状况,立刻从包里拿出一支笔状的物品。
"这是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小宝过敏时用的。"她熟练地把注射器按在小宝的大腿上,小宝哭了一声,但很快,他的呼吸变得平稳一些。
"我们必须去医院。"儿媳抱起小宝,快步向门外走去。
在出租车上,小宝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他的嘴唇开始发紫,身上的红疹变得更加明显。儿媳紧紧抱着他,不停地亲吻他的额头,嘴里喃喃地说:"宝贝,坚持住,妈妈在这里......"
我坐在一旁,羞愧得无地自容。儿媳没有指责我,但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声地控诉我的鲁莽和固执。
到了医院,医生立即将小宝送进了急诊室。在焦急的等待中,我靠在冰冷的医院墙壁上,泪水不停地流下来。儿媳站在急诊室门口,背影显得那么孤单而脆弱。
"对不起..."我走到她身边,声音哽咽。
儿媳转过身,我以为会看到她愤怒或责备的眼神,但她只是平静地看着我,随后对我说出了那三句令我无地自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