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我叫赵树青,今年 61 岁,在乡里当一名乡村医生,虽说现在日子慢慢好了些,但医疗条件依旧有限。
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有点头疼脑热,都习惯来找我瞧一瞧,我能走上这条从医路,还得从 1979 年的那件事说起。
01
那年我 15 岁,家里穷得叮当响,爷爷走了,奶奶身子骨也弱,全家就靠父亲一人撑着。
母亲原本操持着家里,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虽苦,倒也安稳,可谁能想到,那天晚上,母亲突然捂着肚子喊疼。
起初,我们都以为是普通肚子疼,喝碗热茶、吃点药就能好,结果第二天晚上,母亲开始呕吐不止,胃也疼得厉害,甚至呕出血来。
父亲吓坏了,赶忙借了邻居的地排车,拉着母亲往镇上卫生院去,我本来也想跟着去,但还是被父亲拦下来了。
到了卫生院,父亲抱着母亲一路小跑冲进急诊室,扯着嗓子喊道:“医生,快救救我媳妇!”
值班医生赶紧迎上来,一番检查后,眉头皱得紧紧的,摇着头说:“情况不太好,先住院观察吧。”
父亲一听,忙不迭地点头,可一提到住院费,他瞬间愣住了,那时候,家里哪有什么积蓄,能借到的钱也少得可怜。
父亲搓着粗糙的双手,脸上满是窘迫,嗫嚅着问:“医生,这住院得多少钱啊?”
医生一边写着病历,一边说:“先交 100 块吧,这只是初步检查和治疗的费用,后续还得看病情发展。”100 块,对我们家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父亲站在医院走廊里,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先是跑回村里,找平日里关系好的邻居借钱。
他敲开一家又一家的门,脸上堆满了哀求的神情:“大哥,我家孩子他娘病得厉害,在医院等着救命钱呢,您能不能借我点?”
有的邻居家里也不宽裕,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有的虽然借了,但也只是十几块、几十块,杯水车薪,父亲借遍了半个村子,才凑了不到 50 块钱。
亲戚们那边,父亲也挨个跑了个遍,他来到舅舅家,舅舅看到他进门,就知道来意。
无奈地叹口气说:“妹夫啊,我们家最近也紧巴巴的,孩子上学要钱,家里的牲口生病也花了不少,实在拿不出太多,这 50 块你先拿着。”
02
在卫生院折腾了半个月,钱花光了,亲戚朋友也借遍了,母亲的病却没治好,现在直接昏迷不醒了。
医生无奈地说:“不行了,拉回家吧。” 回家路上,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父亲也满脸泪水。
就在我和父亲绝望地拉着母亲回去的时候,路上遇到了邻村的赤脚医生,那个张医生。
他看了母亲一眼,说:“或许还有救,你们让我试试,我不要钱。” 父亲又惊又喜,张医生在附近可是有名的,早年得父亲传授,专爱钻研疑难杂症。
父亲想着,反正母亲都这样了,不如就试试,死马当活马医吧,就带张医生回了家给母亲治病。
张医生到家后,看着父亲,神色镇定地说道:“把孩子他娘抱到床上,动作轻点。”
父亲赶忙照做,小心翼翼地将母亲抱到那略显破旧的床上,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我也站在一旁紧张看着。
张医生走上前,先是伸出手,手指搭在母亲的手腕上,眉头微微皱起,专注地感受着脉象,好一会儿才松开手。
接着,他俯下身,轻轻翻开母亲的眼皮,仔细观察着眼睛和眼白,口中还喃喃自语:“这情况…… 有点棘手。”
随后,他又将手放在母亲的胃部,轻轻按压,每一下动作都带着试探。
父亲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着张医生的一举一动,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张医生,您看我家孩子他娘这到底是啥毛病啊?”
张医生直起身子,思索片刻后说:“病症有些蹊跷,不过我有个法子,兴许能试试,你去厨房灶膛里,扣一碗灶膛土下来。”
父亲一听,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灶膛土?这能治病?”
03
张医生点点头,神色认真地说:“这是我家传的一个土方子,有时候对一些怪病管用,你先别多问,赶紧去弄来。”
父亲虽满心不解,但还是快步走进厨房,不一会儿,他端着一碗黑乎乎的灶膛土出来,手还有些微微颤抖。
张医生接过碗,又让父亲去倒了些水,然后将水缓缓倒入放着灶膛土的碗中,用勺子轻轻搅拌。
搅拌均匀后,他走到母亲床边,对父亲说:“来,帮我把她头抬起来点,我给她灌下去。”
父亲赶忙上前,和张医生一起,小心地将母亲扶起一点,张医生拿着勺子,一点一点地将那混合着灶膛土的水给母亲灌了下去。
灌完之后,张医生对父亲说:“这两天就这么喂,一天两次,看看情况。”
父亲看着母亲,又看看张医生,犹豫着说:“张医生,这真能行?我家孩子他娘都这样了……”
张医生拍了拍父亲的肩膀,安慰道:“别急,咱们先试试,我虽说不能打包票,但以我的经验,有希望。”
就这样,连着两天,张医生和父亲每天都按时给母亲灌灶膛土水。
奇迹发生了,母亲竟然慢慢有了反应,先是眼皮动了动,接着缓缓睁开了眼睛。
父亲激动得眼眶泛红,声音颤抖地喊道:“孩子他娘,你醒了!你可算醒了!” 母亲虚弱地张了张嘴,发出微弱的声音。
张医生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来有效果,再喂点粥,慢慢调养。”
母亲能吃粥后,恢复得越来越好,我们全家对张医生感激不尽,父亲借钱割了块肉送过去,张医生却坚决不收。
父亲只好说:“您以后有啥事儿,尽管来找我,我一定帮忙。”
后来张医生去世,十里八村受过他救治的人都去参加葬礼,院子里站得满满当当,我和父亲自然也赶过去参加葬礼。
张医生真的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到现在我虽然也成为一名医生,也觉得当年的事情很神奇,张医生真的就是“华佗在世”一般。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