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乡村白大褂整理发布
转载需文首注明来源
1
注意!
多地清退、注销这类村医
日前,中共宁德市蕉城区卫健党组对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当地明确,重点针对“村医队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加以整改,其中就包括清退、注销一批乡村医生。
据蕉城区卫健委通报,加强对村医队伍的管理,制定了《宁德市蕉城区卫生健康局关于规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的通知》《关于成立蕉城区村卫生所(室)工作协调组及职责分工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核查在岗村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本次核查重点主要有4大方向:
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清退、注销执业注册,规范管理乡村医生队伍。
落实免试注册、县域巡回和空白村巡诊等政策,解决“队伍‘老龄化’突出”的问题
对各村医、村所开展检查,证件是否过期未延续,规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召开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行医屡禁不止”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整改通报中,当地已经开始对乡村医生进行清退、注销,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动。当地要求:
考核合格村医可以继续执业;
考核不合格村医在6个月之内可以申请进行再次考核。
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乡村医生,予以注销其执业注册,并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根据文件显示,此前当地四期对全区在岗村医434人进行规范化培训,其中8名村医考核不合格,将面临被清退,注销执业证书的风险!
无独有偶!广西合浦县人民政府也发布关于注销部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通知。共有37名乡村医生被依法注销。
政府明确,为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执业管理,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依法注销部分已退出村卫生室、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或死亡人员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同时要求,已经注销的人员不得以乡村医生身份,再次开展执业诊疗活动,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下为注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人员名单:
2
多地发文:
乡村医生队伍或将被重组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于村医队伍建设的重视,村卫生室和村医的准入门槛在不断提高,乡村的医疗格局也将会有所改变。
在这样的格局下,一部分与政策要求不匹配的村医将会面临“清退”的风险。
如今的村医队伍,已经逐渐摆脱了“学历低”、“资质低”、“年龄高”等标签,多地都开始对村医的执业提出要求,并明确了村医的“清退标准”。
考试考察,多地对村医严把关
山东济宁:两年组织一次乡村医生考核,考核不合格将被辞退。
江西武宁县:在岗乡村医生进行考核,清理不在岗2年以上乡村医生。
青海贵德县:要求“凡没有开展签约服务、老百姓不满意的、不在岗的乡村医生,将被清理辞退”。
贵州新蒲新区:按积分制对村医进行分级管理,对积分低于80分的村医实行降级。
与此同时,为筑牢基层医疗队伍,除了淘汰不合格的村医,乡村医生队伍也在不断注入“新血液”。
众所周知,目前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严重,很多村医年满60周岁仍在岗执业,大量的公卫任务和日常随访让这些老村医喘不过气。
于是,各地出台通知,多措并举,要在基层充实新生力量。
多地为基层补充新生力量
甘肃:持续提升全省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能力,逐步替换年龄超过60周岁、通过派驻等应急措施临时补充的乡村医生。
天津:要积极建立机制促进新乡医队伍转化稳定,构建乡村医生队伍新陈代谢秩序,持续优化年龄学历执业程度等人员结构。
安徽:出台《安徽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要求为全省各地村卫生室定向委托培养一批具备大专学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医生。
福建:鼓励各地选送本土化人才参加大中专医学院校进修,增加村医队伍新鲜血液
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一批老村医或将被替换下来,乡村医生队伍被重组。
那么,“新血液”注入后,这些老村医该何去何从呢?
3
70多万名村医:
“清退”,先解决待遇和养老
目前,全国各地有很多年过花甲的村医,仍在岗位坚守。先前政协委员方来英在全国政协网的采访中曾表示:
“我们去许多地区看,过去的赤脚医生,有的70多岁,还在那儿做工作。”
是的,基层医疗这口井,不止只靠高学历人才就可以填满的,没有过硬的一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缺少了“设备”的主任医师,还不如村医会治病!
当年的赤脚医生,干的都是实打实的医疗工作,现在的乡村医生,被公卫、家签、随访分散了太多的时间。
不可否认,时代在进步,村医队伍规范化是必须的。但是在“清退”政策之下,更需要关注那些勤勤恳恳付出过的村医。
人民日报曾评村医生存现状,亦发出如下呼吁:
从上世纪50年代的“赤脚医生”,到现在的乡村医生,如今,即使在中国最边远的山区,也有乡村医生在坚守。
作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乡村医生的作用不可忽视。”
事实上,不论是新村医还是老村医,“待遇和养老”都是他们统一关注的问题。
只有把乡村医生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解决好,让村医有希望、有奔头,有体面的收入和充足的保障,才能真正让乡村医生人才留得住、能发展。
那么在基层医疗格局重组的机遇之下,全体乡村医生的待遇和保障落实能够得到解决么?
4
新形势下
村医收入、养老全解决
根据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村医收入、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有效解决。
随后,多地政府在规范村医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在加大投入,整体来看,村医们在编制、收入、养老等方向的保障力度也大大提高了。
编制
大部分地区都明确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
甚至有些地区,对业务水平高、群众评价好且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采取直接面试、考察方式优先录用进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内。
收入
目前,多地对于高学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也会额外增加补贴。
以百色市为例,当地通过直接补贴来鼓励和激励乡村医生提高水平,每人每月最高可多领1500元:
1、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国家承认的医学类大专学历的每人每月增加300元-400元;
2、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卫生系列初级(师)职称或全日制大专学历的每人每月增加500元-600元;
3、取得卫生系列中级职称或国家承认的医学类本科学历的每人每月增加700元-800元;
4、取得卫生系列高级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每人每月增加1200元-1500元。
养老
在全国各地,都有许多达到退休年龄,却依然坚守岗位的村医,其实他们在岗位上获得的收入并不多,但依然一心想着治病救人。这类村医也应该得到重视,并且予以养老上的保障。
对此,各省目前基本建立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机制,以及退休保险体系。
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将乡村医生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从制度上解决了乡村医生养老问题。
安徽、江西、河南、青海等省对在村卫生室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给予不低于300元的养老补助。
云南每月向乡村医生发放补贴,专门用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整体来看,未来基层发展的主力军是年轻人,村医队伍也势必越来越正规,但基层医疗的“筑基石”还是得靠在岗几十年的老村医稳固。
只有解决老村医的待遇和保障问题,新人才能更安心的扎根基层。让村医老有所依,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是真正的强基层!
素材来源:玉林福绵区政府网、东南网等
本文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
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乡村白大褂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本书是一名工作于基层近50年的老中医临床针灸验案实录。
作者12岁学医,多方拜师,博学多闻,针灸治病不拘一格,法圆机活,善于运用多种取穴方法治疗疾病,尤其善用特定穴、特殊针法治疗顽症,疗效显著,深受患者信任。其取穴治疗方法值得乡村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参考。
可直接购买【广告】
有其他购书需求或疑问
请扫码添加客服咨询
点赞·在看·基层医疗资讯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