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离开?三位红军将领的失踪之谜

李贵隆、何畏、周昆,这三个名字在红军历史上并不算家喻户晓,却都曾是重要的高级将领。

然而,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在某个节点上戛然而止,从此杳无音讯。

他们的离去,是个人选择,还是历史的必然?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1935年,陕北的黄土地上,红25军的旗帜迎风飘扬。

李贵隆站在队伍前,目光沉稳。

他是队伍里的核心人物之一,曾兼任军政委,又是鄂豫陕特委书记,风头正劲。

然而,这一年发生了一件让他意难平的事。

部队要选新领导,他原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结果却被郑位三取而代之。



落选的滋味不好受,他的情绪渐渐失控,工作也屡屡出错,批评随之而来。

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针对他?是不是有人要排挤他?这些念头在脑海中盘旋,让他愈发焦虑。

终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他离开了红军,消失在陕北的黄土高原,再也没有回来。

有人说他可能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也有人猜测他可能在动荡的时局中遭遇不测。

无论如何,他的名字,最终被历史的尘埃掩盖。



如果说李贵隆的离开是因为心结难解,那何畏的失踪,则更像是一次无奈的抉择。

何畏是红四方面军的猛将,担任红九军军长,战场上勇猛异常。

可惜,他的上司是张国焘

张国焘南下失败后,整个红四方面军进入低谷期,许多曾经的亲信都受到了冷落,何畏也不例外。

1937年4月19日,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离开红军。



从此,他的身影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

关于他的去向,有三种流传甚广的说法。

有人说他投奔了国民党,后来在战乱中被击毙;有人说他害怕身份暴露,在渡江战役中选择了投江自尽;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他改名换姓,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度过了余生,直到1960年因病去世。

哪一种才是真相?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相比之下,周昆的离开更让人唏嘘。



他是红一方面军的高级将领,经历过秋收起义,担任过115师的参谋长,与林彪、聂荣臻共事,仕途一片光明。

然而,1938年3月,他突然携款失踪,彻底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一个红军高级将领,为什么会选择带着钱离开?关于他的失踪,也有许多猜测。

有人认为,他可能是因为个人问题,无法再在队伍中立足,只能选择远走他乡;有人怀疑,他可能是被外部势力策反,带着秘密任务离开;还有人推测,他可能只是想换一种生活方式,过上普通人的日子。

可惜,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三位将领,三种结局,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却最终选择了悄然退场。

他们的离去,是个人意志的体现,还是时代洪流的裹挟?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答案。

有人说,李贵隆若能放下个人恩怨,或许还能在红军中继续发挥作用;何畏如果能撑过最艰难的时期,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至于周昆,他的未来原本是光明的,可他却选择了最出人意料的道路。

历史没有如果,他们的故事也只能停留在那个年代,成为一个个未解的谜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