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军各大兵团野战军中,一般来说,一支兵团或者野战军的司令员绝对是独占鳌头的存在,军职和资历是最高的,授衔时也是最高的。可在第十九兵团中,这种情况恰恰相反。
这支部队也就是非常有名的杨罗耿兵团,司令员是未来的开国上将杨得志,曾多次身兼要职。解放战争初期,他还被朱老总带到晋察冀军分区主持大局。
建国后,他出任军区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等多个重要职位。他的资历在我军部队中非常高,可他跟兵团政委罗大将和耿飚参谋长相比,却相差很多,这是为什么?
一、百战名将杨得志
杨将军在我军部队中声名赫赫,得到朱老总和毛主席器重,为中国革命立下大功。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湖南汉子,跟彭老总和毛主席都是老乡。在抗战时期,湘军也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部队之一。
杨得志在一众从湖南走出的将军中,是最出类拔萃的几位之一。他出生于战争年代,父亲虽有手艺傍身,却无法养活全家人,战争导致物价上涨。
母亲无法外出干活,一家老小的生计全靠父亲。为了让杨家能够出一条真龙,父亲承担起更大的生活压力,将他送到私塾读书。然而,受到时代影响,地方军混战,生活更加难,他忍痛舍弃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回家帮家里人减轻压力。
此时的普通人几乎没有活路可走。母亲没过多久因病离开人世,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为了减缓生活上的压力,他开始四处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此他选择给主家放牛养活自己。
每天放养完牛之后,还得抽空上山砍些木柴回家用来生火卖钱,此后他每天忙忙碌碌,到了最后仅能收获两贯钱,根本无法解决家中温饱这一大难题,为此他选择跟哥哥离开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此时,外国人看中我国廉价劳动力,来到我国承包煤矿开采,牟取暴利。杨得志兄弟看见煤矿招人,就兴高采烈地前去,想要多干活多挣钱。可他们累死累活,钱却全进了老板口袋,一天累死累活只能赚两角钱。
此时受到革命的影响,他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但报国无门,只能静静等待时机。随着南昌起义彻底引爆了爱国人士心底的反抗,部队虽然最终未能守住南昌城,却留下了星星之火。
杨得志继续四处打零工,贴补家用。一年后,革命队伍来到他的家乡,黑心的外国老板和其他压榨人民的黑心老板立马卷财产跑路。杨得志早就听说红军队伍的大名,为此直接投身其中。
刚进入部队时,我军条件十分艰苦,此时他没有分配到枪支弹药,而是手持一柄梭镖。刚加入革命队伍之中,他决心十分坚定,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
可他很快就受到挫折,红军部队当时冒险挺进湘南,最后惨败而归,是毛主席主动带领队伍接回他们。
这一战也被称为“八月失败”,而这一战却让这支部队损失惨重,部队里都是杨得志当时的工友和他的哥哥,一战结束回到井冈山,他却发现,哥哥牺牲了,身边的工友们全都不见了。
此后他化悲愤为力量,继续带领部队跟敌人作战,屡立战功后,因表现突出获得入党资格,成为一名党员,反“围剿”期间他已经晋升为连长,可他此时的资历相较于很多老红军来说,资历还十分浅薄。
二、老资格的罗瑞卿大将
建国后之后,开国将帅们都因为战争时期留下的伤病,身体上产生不适,而在一众开国将领之中,杨得志的年龄很小,开国将帅之中很少有1910年以后出生的,年龄最小的许光达大将都比他大上三岁。
而政委罗瑞卿则比他大上五岁,而且相较于杨得志是从底层战士一步步历练出来的不一样,罗大将则是报考军校,进入黄埔深造,正规科班毕业,到了红军部队已经是团级干部,出任参谋长这一重要职务。
此时两人的差距就非常大,当时罗大将已经是师政委,可杨得志参加红军第二年,已经当上警卫排排长,但差距非常大,两人从职务上细数差八级之多,此时他就在罗政委手下工作。
杨得志上过两年岁,脑子转得非常快,非常聪明,深得政委喜欢,在战争时期,两人更是不抛弃不放弃,红军时期我军战斗不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士们多次遇到危险。
二人所在的红11师在反“围剿”作战期间临危受命,带队主动出击,攻打附近的“观音崖”,此时的杨得志经过一年的学习和成长,蜕变得非常快,升级为连长,受到罗政委器重,可进攻任务十分繁重。
眼见部队多次进攻观音崖地区无果,罗政委急了,眼看给的任务时间要到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不顾众人反对,就要亲自上战场带领部队冲锋。
杨得志见状立马带人拦住老首长,此时眼尖的敌人一阵疯狂扫射,罗政委脸部被子弹击中,被迫下了战场,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进行更好的治疗,病情多次复发之后,没有办法,他只能离开部队一线。
来到二线主持政治工作,此后两人一个在前线指挥部队,一个在大后方跟暗地里的敌人斗智斗勇,常年没有交集。
直到1947年,聂帅指挥不力,致使部队多次失败,别的野战军连战连胜,晋察冀军分区则是止步不前,甚至倒退,为此朱老总急了,特地带着三杨之一来救场。
时隔多年,他再次见到老政委罗瑞卿,非常激动,虽然自己现在是个司令员,但我军非常注重资历,他十分尊重老上级,对着手下的干部说道,要支持罗政委的工作,他本人也不例外,要听罗政委的指挥。
三、耿飚同志更出色
而杨得志麾下的耿参谋长也是我军猛将之一,他是在自己的亲舅舅的影响下投身于革命队伍中,起初的职位跟杨上将相差无几,两人都是从底层战士一步步晋升。
不过他的表现十分出色,红军时期就多次立功,跟在毛主席身边学习,保护伟人的安全,他经过长征的磨炼,指挥能力也锻炼出来了,部队到了延安地区,随着国共正式达成合作,他渴望上前线跟日本人战斗。
可此时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那就是负责建设和保护好后方根据地,毕竟战士们都上前线跟日军作战了,可我军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更没有足够的物资,自然需要后方战士做出牺牲。
当时延安的条件十分艰苦,耿飚既担任保卫任务,也负责带队帮助老乡打野兽,当时陕北地区遍地都是深山老林,经常有野兽祸害老百姓的牲畜,野兽下山,需要耿飚负责清理。
为此他经常带队,上山打猎,清扫附近,以免给我军还有当地百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一次他还带着队伍干掉几只下山猛虎,他带着老虎去邀功,耿飚从小习得一身高超武艺,能扛起老虎。
朱老总见了夸赞他力大无穷,还想自己试试能不能扛起来,试了半天也没扛起老虎来,此后耿飚获得打虎英雄称号。
他还跟许世友见过面,两个人一见面就要切磋,可耿飚明事理,知道不能打个你死我活,必须分个胜负,为此谦虚地没有接茬,他跟杨得志同志也是老相识了。
红军时期,两人缴获两匹烈马,此时刚率部获得拿下直罗镇,两个年轻人互有攀比之心,骑着马要赛一圈,结果途中,杨得志的战马被一只路边窜出来的野兔惊着了,杨得志摔下马,摔得很严重,当时就疼晕过去。
耿飚当时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马招呼警卫员,他还亲自上场给杨得志做起人工呼吸,此后一段时间里,杨得志都是在马背上渡过,他当时根本无法自己单独行走。
此后抗战时期他们同样就此分开,直到晋察冀军区需要外援,他才再次见到老战友杨得志,三人一同组建起著名的杨罗耿军团。
杨得志跟耿飚同志相比较,资历和战功差不了多少,可奈何二人都是军政双全的奇才。
罗瑞卿能够带领部队上战场打仗,还能身居二线负责保卫工作,建国后负责公安部,凭借自身资历和能力坐稳大将的位置。
而耿飚同志虽然身材高大,一身高超武艺傍身,但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十分细腻,当初跟许世友一个拳一个掌,换个人都会打上一架,他却能克制住,直到这样打架谁输谁赢都不好。
战争胜利之后,他离开军队,没有授衔,但他进入外交部门,表现十分出色,一路高升,慢慢超过杨得志。
结语
杨上将在军中十分优秀,奈何遇到两个更加优秀的人,军事指挥官在我军部队中有很多,大多数将军擅长军事指挥,政工方面的人才,也不少,而罗、耿两位同志,给部队能打仗,下战场能指挥公安部、从事外交工作,太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