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焕清出生于1909年,安徽省霍山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苏焕清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家道因此中落。即便如此,苏焕清的母亲依然把他送到私塾读书。读书两年半后,苏焕清辍学回家,开始帮助母亲做农活。



大革命时期,革命的春风很快就吹到了苏焕清的家乡,受进步思想影响,苏焕清开始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不仅加入了共青团,而且还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在这之后,苏焕清主要活跃在霍山县一带,参加了农民赤卫队,以游击战的方式与反动派斗智斗勇。

1930年,苏焕清转为正式党员,此后他进入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战斗。1931年,以红四军为基础,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正式成立,此后苏焕清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担任了红25军医院政委等职务。



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后,苏焕清留守根据地,参加了红25军的重建,策应红四方面军长征。1934年11月,苏焕清跟随红25军参加了长征,并顺利到达陕北。到达陕北后,他又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东征与西征等巩固与建设陕北根据地的战斗。

1936年11月,苏焕清被派到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1938年,他被派到八路军115师344旅,担任交际副官。期间,苏焕清做了大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坚持我党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战的统一战线政策,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皖南事变后,苏焕清被调到新四军第三师,担任了新四军三师供给部长、后勤部部长等职务,参与指挥了盐城地区的反“扫荡”作战。同时,苏焕清还参与领导了第三师的整训、生产等工作,支援了抗日前线,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苏焕清带领有关人员前往大连,以做生意为掩护积极开展秘密工作,不仅为部队筹集了资金,而且还团结了一批爱国人士,巩固与壮大了爱国统一战线。1947年之后,苏焕清重新回到老本行,继续从事后勤工作,担任了哈尔滨总供给部部长、四野供给部部长等职务,期间,他力所能及地保证了作战部队的军需物资供应,为解放东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苏焕清留在东北工作,担任了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财务部部长、军需部部长。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授衔之后次年,苏焕清进入后勤学校高级速成班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总后勤部工作,担任了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务,为我军的后勤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1966年开始的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中,苏焕清也受到冲击,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1967年,苏焕清被关押审查,那段时期,虽然身处逆境,但苏焕清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仰,与造反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69年,苏焕清被送到青海省贵南马场放马,成为一名现代“牧马人”。1972年,苏焕清返回北京,次年,他重返总后勤部工作,继续为我军的后勤建设殚精竭虑地贡献。1982年,苏焕清离职休养,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94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