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如果将泸定桥炸毁,红军可能全军覆没,刘文辉为何没炸?
世人皆知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却鲜有人知在这惊心动魄的一战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重要人物的关键抉择。1935年5月,当红军疾行240里抵达大渡河畔时,国民党将领刘文辉正端坐在泸定城内,他的案头放着一份来自南京的急电。电报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立刻炸毁泸定桥,阻止红军渡河。"握着这封电报,刘文辉陷入了深思。作为戎马半生的军人,他深知这座桥对于红军的重要性——一旦被毁,前有滔滔大渡河,后有追兵围堵,红军将陷入绝境。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按兵不动。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却暗藏着怎样的玄机?面对蒋介石的严令,这位威震川西的军阀为何敢于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