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虚构故事,非封建迷信,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天罡地煞之变,究竟孰优孰劣?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变化之术可谓是神通的精髓所在。

无论是神仙还是妖怪,都喜欢施展各种变化之术来逃避追捕或迷惑对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这两种神通了。

说起这两种变化之术,不得不提到《西游记》中的一段经典桥段。

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半夜三更单独给孙悟空开小灶,传授长生不老之法——大品天仙诀。

祖师慈悲为怀,担心这只顽猴学会长生之术后会骄傲自满,便提前给他泼了盆冷水:

“悟空,你莫非以为学会这招就能长生不老了?却不知天道轮回,岂是儿戏。实不相瞒,天上那几位神仙,每五百年就得完成一批'天打雷劈'的'死刑犯指标'。

像你这等不通规矩,只会长生不老的猴子,在他们眼里就是扰乱天道的典型,到时候定会对你下手。”



猴子听罢,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他暗自嘀咕道:“这老头怎地只教本事不管后续安危?这谁能接受得了?”

不等他开口喊冤,就见祖师递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接着说道:“想要真正长生,你就得有办法扛住天道降下的——三灾。

你得再学两门课。一门必修课是筋斗云,三灾来时可助你迅速逃脱;另一门是选修课——变化之术,分为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二选一即可,你选哪个?”

猴子心想,前路漫漫,多一门手艺就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况且都是学,当然要学多的,不能亏了自己,也不能辜负师父的期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地煞七十二变。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修习的三十六变和七十二变,这些变化术主要是用来应对和躲避雷灾、火灾和风灾等三灾的。

要么通过变成与这三灾相克的东西,让三灾对你无可奈何;要么通过变身隐匿自己的气息,让三灾找不到你,属于保命技能。

近年来网络上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天罡三十六变比地煞七十二变更加厉害。这种观点甚至将两者区分为“正统”与“旁门左道”。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从原著出发,一探究竟。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西游记》原著中,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变化之术时,仅以“天罡数”与“地煞数”区分两种变化的数量,并未提及品质优劣。原文是这样写的:

“祖师说:'也罢!你要学哪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菩提祖师并未对两种变化的价值做任何评价,甚至对孙悟空的选择仅以“既如此”回应。可见两者并无高下之分,仅是数量上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天罡变比地煞变更厉害呢?这种说法其实源自道教神话体系,而非《西游记》的设定。

在道教的观念中,天罡三十六变确实被认为是更高深的法术。

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设定硬套在《西游记》的世界观中,否则就会犯“关公战秦琼”的错误。



更有趣的是,在《西游记》中,我们看到的恰恰是相反的情况。孙悟空总是比猪八戒更厉害,但这种差异并不是来自于法术本身的局限。而是因为孙悟空本身就比猪八戒更加勤奋努力。

就像同样一道数学题,有人能用多种方法解出来,有人却只能写个“解”字,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勤奋程度。

事实上,在原著中,我们可以看到猪八戒对自己掌握的天罡变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变化能力:

“变轻巧华丽飞腾之物,委实不能;若说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科猪、水牛、骆驼,真个全会。只是身体变得大,肚肠越发大,须是吃得饱了,才好干事。”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猪八戒的变化能力相当有限,而且还受到自身食欲的制约。

相比之下,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可谓是无所不能,不仅可以变化成各种动物、植物,甚至连无生命的器物都能变化。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地煞变就一定比天罡变厉害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