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我叫李秀芬,今年五十二岁了。五年前,老伴因病离世,我便独自在老房子生活。趁着还能动弹,我在院子里养了鸡鸭,还种了点蔬菜,每天忙前忙后的,既能帮补家用,还可以消磨时间。
我只有一个女儿,叫林婉清。这孩子从小就聪明,读书一直名列前茅。考上大学后,靠着自己的本事,毕业留在了城里。她不愿意老老实实上班,便跟着女婿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吃店。
慢慢地,生意越做越大,小吃店变成了大饭店。她回来看我的次数就越来越少。我心里虽然挂念她,却也能理解。
人老了,就会经常怀念过去。我最近就常常回忆我和老伴过去的点点滴滴,还有我那早早离世的弟弟和弟媳,他们死于二十二年前的一次意外,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幸好老伴体谅我,让我把她们接到家里抚养。
两个月前的一天下午,我看着阳光正好,便在院子里清理鸡圈。蹲久了,感觉有点头晕,我扶着墙站起来,越发头晕目眩,四肢发软。没走两步就直挺挺地栽倒在地上。
我重重摔在地上的那一刻,四肢发麻,脑袋里嗡嗡直响,后背像被重锤击打一般剧痛,冷汗直冒。我想要站起来,却浑身无力,双腿完全使不上劲,越是挣扎,头越晕。
我在地上躺了好一会儿,等意识稍微恢复了一点,我便扯着嗓子大喊「有没有人啊,快来帮帮我」。
没过多久,隔壁的王婶披着棉袄就跑了过来。听到她的脚步声,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王婶看到我躺在地上,立刻吆喝着「大家快点来帮忙啊,李姐摔倒了」。
呼救完后,她连忙过来搀扶我。很快,周围的邻居们都赶到了我院子里,他们七手八脚将我抬到了堂屋。
看我的半天都站不起来,王婶他们赶紧开了一辆三轮车,几个老乡护送我去了镇上的医院。我躺在车上,心想能遇到这样的乡亲,真是我的福分。
到了镇医院,急诊医生检查后说情况不太乐观,可能是骨折了,但具体得等白天做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医生建议我们连夜转到县里的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我原本不想折腾,但是王婶他们坚持把我又转到了县里的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帮我拍了片子,确定只是轻微骨裂,又开了一些止痛药,给我输液治疗。到了第二天早上,我感觉确实好多了。
麻烦了乡亲一天一夜,我心里过意不去,就劝他们先回家。王婶一开始不愿意走,但是看到我已经能稍微活动了,才说自己回去,给我拿点换洗衣服和吃食,明天再过来看我。
等我一个人的时候,感觉活动还是很吃力,护士也是说,最好有人能照顾一下。再三考虑,我用手机给女儿婉清打了个电话。响了好几声电话才接通,我听到她那边很嘈杂,应该是在店里忙着招呼客人。
婉清急匆匆地问:「妈,我这边饭点,正忙着呢?」正当我要开口时,电话那头传来女婿催促的声音:「婉清,赶紧帮忙上菜,前面催着呢!」
婉清连句再见都没有说,直接挂断了电话。这一刻,我的心情特别难受。本想告诉她我住院的事,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说了句:「没啥事,就是想你们了」。
放下电话,我心里一阵阵发冷,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淌。躺在病床上,看着周围的病人身边都有家人守护,那种被遗弃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我不由得想,人老了之后,是不是真的成了家人的负担?
正当我感到无依无靠的时候,忽然想起了我的侄女清雅和若晴。她们俩是我弟弟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我父母就生了我们姐弟两个,二十二年前我弟弟弟媳遭遇意外离世,这俩孩子突然成了孤儿。那时我刚刚生了女儿,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很一般。但看着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我们实在不忍心见她们无家可归。我记得那天,我忐忑地和老伴商量这件事。
老伴望着我,语气温柔而坚定:「家里多两个孩子热闹,婉清也能有伴,这事你看着办就好,我支持你」。听到这话,我心里暖暖的,便下定决心收养了她们。
弟弟弟媳生前跟我关系很好,从小弟弟就是拉着我的衣角长大的。我当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就算日子再难过,也要把这两个孩子当亲生女儿抚养。
这些年虽然生活清贫,但一家人相处和睦,其乐融融。两个侄女特别懂事,不仅帮我们分担家务,长大成人后更是孝顺。逢年过节,她们总会带着孩子回来看望我,陪我说话解闷,如果实在没空,逢年过节也会给我发个红包啥的。村里人都说我有福气,养了两个这么孝顺的女儿。
想到这些温暖的往事,我情不自禁拨通了清雅的电话。电话一响就接通了,那边传来清雅关切的声音:「姑妈,很久没回去看你了,这么晚给我打电话,是不是出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