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金中尉的战地抢修小组正在修理战损坦克,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期间摄于奥博扬。左侧这辆无炮塔的T-34-T牵引车就是该小组的座车,右侧编号A-110的T-34隶属于沃罗涅日方面军第180坦克旅。
图拉无产阶级桥上部署的一门85毫米M1939 52-K型高炮,已处于平射状态,摄于1941年10月。这门炮隶属于苏军第732高射炮团第6连,注意那些炮兵还戴着老式的布琼尼帽。当时该团拥有10个连约40门大口径高炮,但被平均部署在城市各处,并且其中一些还需要保持在高射状态。因此10月30日德军向城市南部攻来时,只有包括第6连在内的3个连不到10门炮来抵挡他们。不过这已足够了,当天苏军统计高炮击毁德军坦克26辆,古德里安部在行进间攻占图拉的企图被粉碎,当然后来他们也没能打进去。
日本战败后,中岛公司小泉工厂内的橘花第二架原型机,该机当时已接近组装完成。为了隐蔽的需要,橘花的外翼可以折叠以减小占地面积,如第三张照片所示。
1981年1月12日,在波多黎各穆尼兹空中国民警卫队基地被炸毁的A-7攻击机。这些飞机原属美国空军第355战术战斗机联队,1979年转交波多黎各空中国民警卫队第198战术战斗机中队。事发当日11名当地分裂主义武装趁中午警卫换班之际进入基地,在11架飞机上设置了25个爆炸装置。最终造成10架A-7D和1架F-104受损,其中8架A-7D被摧毁,整个行动过程只用了8分钟,袭击者全身而退。
德军马车队从被遗弃的苏联T-28多炮塔中型坦克旁经过,它因为碾上了己方牵引状态下的76毫米3-K M1931型高射炮而抛锚。这套照片摄于1941年苏德战争初期,地点可能在白俄罗斯比亚韦斯托克至巴拉诺维奇的高级公路上。
德国国防军第508重装甲营的虎式,1945年4月被击毁在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拉文纳省的卢戈地区,背景中尚可见一辆美制道奇WC-21轻型卡车。这辆虎原属第504重装甲营,1945年2月该营退出意大利时移交第508重装甲营,照片为一名波兰军人拍摄。
苏联海军MBR-2bis型水上飞机从一队G-5级鱼雷艇上方飞过,摄于1940年。作为苏联海军的主要装备,这两个型号在卫国战争中都很活跃。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个在房屋间运动的苏军小队,摄于1942年11月4日。这些人的衣帽和靴子都比较整洁,除波波沙冲锋枪外还携带了手枪,似乎不是普通的士兵。
抛弃在道路边上的法军霍奇基斯H39坦克,前装甲上铸造的Hotchkiss字样以及上方的编号40725清晰可见,大概拍摄于1940年5月或6月。
克虏伯43号“大型拖拉机”参加德军1935年夏季演习。这是德国一战结束后研制的第一种坦克,最初被称为Armeewagen 20(军车 20),后改称大型拖拉机,由克虏伯、戴姆勒-奔驰和莱茵金属各生产两辆。因为是最初的尝试之作,三家的产品都非常粗糙,没有实用价值,不久就仅作为陈列展示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