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趣阅读 还原阅读本质

希特勒的日记里有一句遗言:

“墨索里尼就是头蠢猪!”



墨索里尼

能让希特勒这样把自律发挥到极致的人爆粗口,作为意大利当时总理的墨索里尼算是难得的一个。意大利和队友日本,一个谁都打不过,一个谁都敢打,在为德国的添堵的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是意大利,走着走着还跑起来了。



意大利在二战之前的历史,可以总结为“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凯撒和屋大维拼了老命打下来的江山在经历过各种“有机分裂”后,成了谁都可以称王、有事没事儿互相斗殴的城邦。触底反弹似地迎来的文艺复兴却成了为其他国家崛起做的嫁衣,自己的黑暗时代远没有结束。好不容易在一战先亲德又弃德,最终选对了阵营,但一场战争下来,也让自己落了个缺衣少食的下场。



于是在二十多年后的二战中,墨索里尼和他的支持者成功地运用二八法则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士兵们派到了前线,风风火火地加入轴心国,势要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风光。而不长心的德国似乎全然忘记了意大利在一战中对自己的背叛,居然同意其加入自己的阵营,于是就有了希特勒那句遗言。

意大利的主战场在相对落后的北非,加上有沙漠之狐隆美尔坐镇,按理说应该是胜券在握的,然而初上战场,意大利一个旅的士兵在开了几枪打了几炮之后便向只有一个营兵力的英军投降了,整场战斗连十分钟都没到就匆匆结束。事后英军好奇地问意军为什么要投降。举着小白旗的意大利士兵比打了胜仗还要理直气壮:“没带撬棍,弹药箱撬不开,我们没弹药了不能继续打了!”



换个场景,主角还是意大利和英国。当年一股英军为了断后,费尽心力设置了重重路障,想以此来阻击即将到来的意军,并绷紧了脑子中的那根弦准备来一场恶战。然而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是,意大利一支约五千人的队伍在行军至此发现了路障后,连枪都没放一声就直接举起手来投降了,把英军那句“缴枪不杀”硬生生堵在了嗓子眼里。丘吉尔在得知战报后打电话给指挥官询问俘虏情况,指挥官脖子一扬:“数不清有多少,大概有五亩地的军官、二百亩地的士兵。”

可以说,是意大利成全了英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话,但随着战争的推进,英军也不是没挨过意大利的揍,1941年的北非战场上,隆美尔这边正率领德军疯狂围追英军,势要痛打落水狗,意大利则负责边缘防守。英军瞅准了意大利是个软柿子,便准备“先捏为敬”。意大利也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根本打不过英军,更别提帮德军防守了。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意大利派人跟英军谈判,想直接投降以保命。不料英军拒绝了意大利的投降请求并杀了意方的谈判代表。于是意大利怒了——凭什么不让我投降?愤怒的意大利士兵向英军发起进攻,这顿猛如虎的操作仅仅持续了两个小时,但英军却损失了79辆坦克,意大利大获全胜。英国怎么也不会想到意大利在北非唯一扬眉吐气的一次竟是一场由拒绝投降而引发的血案。



由于意大利在战场上长期不讲武德的投降行为,英国的战俘数量急剧增加,战俘营很快就满了。但由于士兵都被派往了前线参战,人手有限,新战俘营的工期被无限拉长。这时乌泱乌泱的意大利战俘们自告奋勇,纷纷表示可以帮忙建造战俘营,并向军需官索要原材料。双方一个敢要,一个敢给,三下五除二居然真的建好了,然后意大利战俘们自觉地住进了自己亲手建造的战俘营里。



眼见着自己的盟友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成为敌对阵营的阶下囚,德国开始了营救计划,但是当战俘营大门被打开,当瞄准看守的枪扣动了扳机,德国惊恐地发现他们苦心孤诣要救出火海的意大利队友居然跟在英国士兵的屁股后面跑!

不仅如此,战斗结束后,意大利战俘还帮着英军打扫战场,清点战利品。意大利战俘以良好的态度和较高的素养不仅赢得了英军的赞许,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同样对其青睐有加,有数据统计,二战结束后,从澳大利亚被放回国的意大利战俘中,有20%的人都带着澳大利亚本土姑娘一起回的家。



意大利为什么凭借种种仿佛脑子抽筋才能做出来的操作成功在二战中出圈?



意大利自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后,战争不断,世间纷乱,历经千年才重回统一,然而不久后爆发的一战使得意大利深陷战争泥潭,民生凋敝,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连带着军工水平也降至了战前。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过了十几年太平日子的意大利人对二战自然没有什么兴趣——为啥要打仗?是意面不好吃还是披萨不够味?Love and peace不好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