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束手无策的自杀式无人机,被中国完美破解?

已持续近3年的俄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让未来战争形态的冰山一角,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其中就包括战场上无处不在的各类无人机。铺天盖地的无人机,让传统上以二维作战为主的陆地战场,拓展出了更多的维度。为了应对和防御这一全新威胁,尤其是防止来自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居高临下的打击,俄乌两军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相同的选择,即为自家坦克装甲车辆加装防护网或格栅装甲。只不过,这终究只是一种充满战场应急色彩的手段,绝非最优解。而今,中国给出了一个效果更好的解决办法。


加装“顶棚”的俄军坦克

央视军事频道于近日公开了一段视频,内容为国产新型主动防御系统GL6的官方宣传介绍和实弹测试。在实弹测试阶段,一个模拟国产99A型主战坦克的炮塔搭载GL6系统,至少两架挂载火箭弹的多轴无人机,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从不同方向和高度上对炮塔发射火箭弹。而GL6系统反应敏捷,几乎同时就拦截击落了来袭火箭弹。


GL6系统的雷达和拦截弹发射装置

需要指出的是,这项测试证明,GL6系统能为坦克装甲车辆提供全向主动防御能力,即探测设备和拦截弹药的有效工作范围,基本可被视为“覆盖坦克装甲车辆全身的半球形状”。如此一来,坦克装甲车辆不仅可有效防御水平方向的来袭弹药,还能对抗居高临下来袭的攻顶类弹药。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介绍中,提到了GL6系统可应对“4大类共10余种威胁”,其中就包括令俄乌两国、乃至是让全球诸多军事强国大为挠头的无人机和巡飞弹。


拦截弹命中来袭弹药的瞬间

我们知道,在主动防御系统领域,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均有所深耕,但以往的多款型号产品所注重和追求的性能,主要在于“拦截高速来袭弹药”,最好是能让主动防御系统对敌方坦克发射的高初速穿甲弹实现探测和拦截。相比之下,飞行速度较慢、甚至可实现空中悬停的多轴无人机,则基本不在此类主动防御系统的考虑范围之内


由FPV穿越机改装而来的自杀式无人机

原因很简单,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天上很可能有各种东西在“飞来飞去”,如爆炸产生的某些残骸破片、大块碎石,以及低空掠过的中大型鸟类等。它们的飞行速度远低于炮弹、反坦克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等。若追求对低速目标的拦截,就很可能导致主动防御系统出现误判,进而白白浪费拦截弹。但现在看来,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这样的“低、慢、小”来袭弹药,已然成为了一个绝不可被忽视的致命威胁。


GL6系统的随动式拦截弹发射装置

从视频中可发现,挂载火箭弹的无人机在发射之前,只是短暂接近了一下模拟99A坦克的炮塔,GL6系统就立即对其做出了反应,拦截弹发射装置快速对准了无人机,这就是GL6系统探测到“低、慢、小”目标并做好拦截准备的证据。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与两大技术手段密不可分,即这款主动防御系统灵敏且探测精度高的数字阵列雷达,以及采用了当下全球最先进的随动式拦截弹发射装置


GL6系统赋予了坦克全向主动防御能力

高超的电子工业能力,让数字阵列雷达早已在国内实现“白菜化”。而可灵活调整发射角度的随动式拦截弹发射装置,则比以往采用固定式技术的拦截弹发射装置,有着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好的应对多目标的能力。困扰各国许久的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威胁,有望被中国有效破解。


水平射击测试中的火箭弹

还是那句话,无论是防护网还是格栅装甲,这些增加坦克重量负担、降低坦克机动性、妨碍人员快速上下车、限制炮塔旋转角度和高射机枪运用的“应急防护手段”,终究不是什么最优解。GL6主动防御系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此领域给出的最新答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