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首富盛宣怀曾搞垮了“红顶商人”胡雪岩,他实际还搞垮了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而他搞垮张謇的大生纱厂,用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盛宣怀在民不聊生的晚清时期,将胡雪岩取而代之,成为名噪一时的首富。
胡雪岩之所以被称为“红顶商人”,与他生前所做之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胡雪岩后期依附的清朝重臣是谁?自然是收复新疆、名垂千古的左宗棠。
当时的左宗棠积极主张收复新疆,却被李鸿章一句“不毛之地”反驳,气的左宗棠在朝堂之上破口大骂,而后慈禧太后又以“国库空虚”为由让左宗棠自己想办法。
收复新疆困难重重,而左宗棠的知己好友胡雪岩挺身而出了,胡雪岩的倾囊相助成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一大助力,也因此胡雪岩被誉为“红顶商人”。
然而此举无疑是与李鸿章对着干,李鸿章对左宗棠无可奈何,便将矛头指向了胡雪岩,而这个时候,还有一个人渐渐浮出了水面,此人正是盛宣怀。
得知李鸿章想要置胡雪岩于死地,盛宣怀便果断出手了,一方面是为了向李鸿章表忠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彻底取代胡雪岩清朝第一首富的位置。
盛宣怀背地里联络商人,众人“同仇敌忾”不再购买胡雪岩囤积的生丝,使得胡雪岩生丝只能砸在手中,同时,盛宣怀又积极联络上海道台府邵友濂,借李鸿章名义延迟发放胡雪岩协响,出现逾期风险。
这一系列风波之后,银行立刻要求胡雪岩偿还80万的本息,可胡雪岩的全部身家几乎在收复新疆时用尽,无奈只好前往钱庄周转,殊不知正一步一步掉进盛宣怀设计的“圈套”。
盛宣怀散播流言称胡雪岩生丝堆积卖不出去,赔的底朝天,只好挪用钱庄的钱,而钱庄也面临倒闭的风险……可谓是一环扣一环,在盛宣怀的精心设计下,胡雪岩彻底倒台。
胡雪岩倒台之后,盛宣怀便成为了晚清第一首富,只是这个时候又一个人物开始崛起了,此人正是晚清状元兼实业家的张謇。
1896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但是初期却遇到了困难,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急需要可流动的资金来度过难关,而这个时候盛宣怀以“老好人”的形象出现在了张謇面前。
盛宣怀大手一挥表示愿意慷慨解囊帮助张謇度过难关,给出的理由便是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家的发展,自己应当给予支持。
盛宣怀以好人形象出现在张謇面前时,张謇几乎感动的痛哭流涕,心中更是对盛宣怀信任有加,殊不知,盛宣怀一开始就是为了将他“套”进去。
原因就在于,盛宣怀看重了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决定先下手为强,将大生纱厂“占为己有”。
彼时的盛宣怀靠着李鸿章,已经具备了吞并一切大厂的能力,因此盛宣怀拍着张謇的肩膀表示:“我旗下的轮船招商局可以出资10万两白银入股大生纱厂,帮你度过难关。”
这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入股,但当时陷入两难境地的张謇根本没有想到盛宣怀的图谋,便毫不犹豫同意了。
为了让大生纱厂正常运转、盈利,盛宣怀还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政策,比如以轮船招商局的名号为大生纱厂提供大量低息贷款,同时,帮助大生纱厂扩大规模……
面对盛宣怀做出的一切,张謇可谓是感激不尽,这个时候时机已经成熟了,盛宣怀再次语重心长地与张謇说了一番话。
“依我看,将大生纱厂改成股份公司,这样我也能名正言顺注入更多资金,将大生纱厂发扬光大。”
张謇一听十分心动,再次同意,殊不知已经掉进了盛宣怀精心设计地“圈套”,若是成为股份公司,自然是看谁投资的多,谁就是最大的股东,很显然,最大的股东是盛宣怀。
大生纱厂因此易主,盛宣怀成为了大生纱厂的实际掌权人,而后盛宣怀利用官商身份强制让大生纱厂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自己旗下的煤炭,同时又让大生纱厂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自己所在的纺织厂提供纱线……
这波操作下来,大生纱厂彻底被搞垮,而张謇明白时已经为时已晚……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盛宣怀》、《张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