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历史上,流传着一种至阴至邪的作局手段,名为“淫梦戏猴局”。

此局从开始到结束,利用的全是人性的弱点,将人们内心深处的贪婪与欲望彻底暴露无遗。

明朝宣德年间,京城胡同里飘着茶香的丁记茶铺,有个瘦高个伙计叫丁二。这小伙命苦,爹娘走得早,靠着在大伯家当学徒才没饿死。店里有个水灵灵的姑娘杏儿,是大伯家独女,两人天天对账、打包茶叶,丁二心里就像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总盼着哪天能把堂妹娶回家。



这天晌午,大伯把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二娃,我在南方置了座荒山,想种成茶山。你叔我这把老骨头爬不动山喽,你要是能把茶树养活,杏儿的红盖头就给你掀!再送你两个伶俐丫头使唤。” 丁二攥着衣角直冒汗,舍不得杏儿,但一想到大伯的承诺,咬咬牙就应下了。临走时,大伯塞给他个沉甸甸的木箱:“这是开荒钱,一个子儿都不许少!”

等丁二翻山越岭到了地头,眼前的荒山差点把他吓瘫 —— 漫山遍野的荆棘比人还高,风一吹 “沙沙” 响,像无数小鬼在笑。他揣着银钱去村里招人,谁知问遍全村,没一个人肯接活。有个拄拐的老头偷偷说:“后生,不是咱懒,这地邪乎得很,谁刨谁倒霉!”

丁二咬咬牙,把工钱涨到四倍,总算凑齐十几个歪瓜裂枣的汉子。可这些人睡到日上三竿才晃悠上山,锄头举得比绣花针还轻,没干半刻就围在一起赌钱。丁二急得直跺脚,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摸到怀里冰凉的银箱,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第二天开荒时,丁二故意把两块真金埋在土里。没多会儿,“当啷” 一声,王瘸子的锄头刨出块金光闪闪的玩意儿!他慌忙往怀里塞,丁二眼疾手快按住他肩膀:“这山是我的,刨出来的都得归我!” 两人正撕扯着,赵秃子又在旁边大喊:“我也挖到了!” 丁二突然把锄头一扔:“都别干了!结账走人!”

汉子们哪肯罢休?当晚就举着灯笼摸黑上山,丁二举着木棍阻拦,这边赶跑,那边又冒出人影。没几天,丁二累得咳血躺床上,村民们却像发了疯,白天黑夜地刨,连邻村的混混都来凑热闹。



等整座山被翻得像筛子,丁二却突然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县衙。汤师爷转着佛珠笑道:“丁小哥这计‘引蛇出洞’,妙啊!” 县太爷一拍惊堂木,把全村人押上公堂。面对寒光闪闪的枷锁,村民们慌了神,你咬我我咬你,很快交出所有 “金子”。

丁二捧着金块突然嚎啕大哭:“青天大老爷!这些都是假的啊!” 汤师爷装模作样查验,果然大部分是铜胎镀金。村民们瞪大眼想喊冤,却见县太爷把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刁民!侵占他人财物,还敢以假充真!”

村民们吓得纷纷跪地求饶。

最后,县太爷 “大发慈悲”,定下 “卖工抵债” 的规矩,全村人都成了丁二的免费劳力。

夜深人静时,县太爷的书房里,三人围着火盆分赃。丁二数着真金,想起杏儿绣着并蒂莲的手帕,嘴角勾起一抹笑。

山脚下,村民们还在盘算着明天怎么偷偷再刨两锄头,说不定能挖到真正的宝贝,全然不知自己早已落入精心设计的局中。



此局的底层逻辑很简单: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太多人都想发横财了,特别是看到别人发横财成功后。你要再拦着他去发横财,那他会视你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已经生了淫梦。这样的局,恰如其分地拿捏了人性,入局也不知不觉。

而入局之后到头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好似人在耍猴一般。耍完猴儿、赚完钱,猴子还是那个猴子,又会被关进笼子。

因此此局名为“淫梦戏猴局”。

假如你不知不觉陷入此局,又该如何破解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