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往往在失去时才被看见。"这句话用在职场上再贴切不过了。多少年来,我们苦心经营的工作关系,在离开的那一刻才显露出真相;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奉献与付出,只有当它们消失时,才被真正珍视。我亲身经历的一场退休风波,或许能给正在职场中奋斗的你一些启示。



"老李,能回来帮个忙吗?机器又出问题了,急着交货呢。"手机里传来赵总急切的声音。

我愣了一下,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下午三点整。这个时间,我本该在太极拳班上舒展筋骨,享受刚退休的闲适时光。可谁料到,我拿到退休证不到五个小时,公司就打来了求援电话。

"赵总,我已经退休了。"我平静地提醒他。

"我知道,我知道,"赵总的声音带着恳求,"可那台老设备就你最熟悉,新来的小张完全搞不定。这批货要是耽误了,公司得损失几十万啊!"

我沉默了。那台设备确实是我负责了近二十年的"老伙计",它的脾气秉性,恐怕这世上没人比我更了解了。但现在,我已经是个退休人员,不再属于那家工厂,也没有义务为他们解决问题。

"老李?你还在听吗?"赵总见我不回应,声音更加焦急,"咱们这么多年交情,帮帮忙行吗?我派车去接你。"

交情?我在心里冷笑一声。三个月前,当我申请退休前安排几个徒弟接手技术时,赵总一口回绝,说公司效益不好,不能再增加人力成本。一个月前,我提出整理多年工作经验编写一本操作手册,他也以"浪费时间"为由否决了。直到昨天的欢送会上,他还在讲"公司会更上一层楼"的场面话,丝毫没有对我这个老员工即将带走的经验表露出半点担忧。

现在,机器坏了,新人搞不定了,就想起我来了?

"赵总,我正和老伴在郊外踏青呢,今天可能不方便。"我撒了个小谎,想看看他的反应。

"李师傅,事关公司生死存亡啊!"赵总的声音更急了,甚至带上了哭腔,"我给你一万块钱顾问费,就帮这一次忙,行吗?"

一万块顾问费?这个数字让我眉头一挑。在我退休前的工资标准,这几乎等于两个月的薪水了。但在这笔诱人报酬的背后,我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不尊重。

"赵总,"我深吸一口气,"那台设备出问题了,我知道怎么解决。但我想问问你,如果今天我在外地,或者生病住院了,你打算怎么办?"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那...那可能只能停产等备件了,起码得耽误三五天。"

"那为什么在我退休前,你不愿意多培养几个懂设备的员工?为什么拒绝我编写操作手册的建议?"我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像一把刀,直指问题核心。

赵总又沉默了,这次更长,几乎能听到他急促的呼吸声。

"老李,之前是我目光短浅,考虑不周。"他的语气软了下来,"现在公司确实遇到困难了,您能不能先帮这一次?以后的事我们再好好规划。"

我看了看茶几上摆放的退休证和欢送会上同事们送的纪念品,心中五味杂陈。三十年的工厂生涯,对那台设备的熟悉程度几乎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理智告诉我应该拒绝,但情感上,我又不忍心看着曾经共事多年的同事们因为停产而受罚。

"赵总,"我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我—"

正当我要说出答案时,电话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接着是赵总对着旁人的训斥:"什么?备件找到了?那你们怎么不早说!"

电话那头乱作一团,过了好一会儿,赵总才尴尬地回到通话中:"那个...老李啊,可能暂时不用麻烦你了,他们刚才在仓库角落找到一个备件..."

我握着电话的手紧了又松,一种复杂的情绪在胸腔翻涌。原来,我这个"救命稻草"这么快就不需要了?可转念一想,如果备件真找到了,那我确实可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了。

"那就好。"我淡淡地说。

"不过..."赵总话锋一转,声音又带上了之前的恳求,"那个备件是旧的,能不能让你远程指导一下小张安装?我开视频给你看。"

我刚升起的一丝轻松感又被浇熄了。果然,没那么容易摆脱啊。

"行。"我简短地答应了,然后走到阳台,接通了赵总发来的视频通话,准备远程指导。谁知画面刚一连接,我就愣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