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人们常说:"在官场,靠关系升职比靠能力更容易。"但这种说法太过简单化。作为曾经身在其中的我,亲身经历了一场关于权力、亲情与选择的复杂博弈,让我对官场的认知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陈副镇长,恭喜啊!下午的任命会上,你要高升了!"周秘书匆匆走进我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放下手中的文件,疑惑地看着他:"什么任命?我怎么不知道?"
"还装呢!"周秘书凑近,压低声音,"听说是县委张书记亲自点的名,要提拔你当县政府办主任,正科级!这可是越级提拔啊!"
我愣住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副镇长,突然被越级提拔,这在官场上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令我困惑的是,新来的张书记与我素未谋面,为何会对我另眼相看?
"这...这不可能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周秘书挤眉弄眼:"别装了,大家都知道张书记最近常去你家做客,还跟你妹妹走得很近。啧啧,你这招真高啊!"
我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妹妹小茹才刚大学毕业回来不久,在县医院做护士。上个月,我确实在一次饭局上把她介绍给了张书记,但那只是礼节性的介绍,怎么会...
"你胡说什么!"我猛地站起来,拳头不由得攥紧。
周秘书见我动怒,连忙摆手:"别激动,别激动,我就是转述一下大家的猜测。毕竟你这升职也太突然了,总得有个理由嘛!"
看着他溜出办公室的背影,我心乱如麻。掏出手机,拨通了妹妹的电话。
"哥,干嘛呢?"小茹的声音一如既往地轻快。
"小茹,最近...张书记有联系你吗?"我试探性地问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昨天他请我吃了顿饭,说想了解一下基层医疗情况。"
我的心猛地一沉:"就你们两个人?"
"嗯...他说是工作餐..."小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自然。
挂了电话,我坐在办公桌前,一连抽了三根烟。作为小茹的哥哥,我对她的单纯和美貌既自豪又担忧。张书记四十出头,妻子常年在省城工作,来县里任职已有半年,一直独居。而小茹才二十三岁,年轻漂亮,性格又特别单纯...
想到这里,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紧。县委书记对镇上一个小小的副镇长另眼相看,这背后究竟是欣赏能力,还是别有用心?如果因为小茹的关系,我被提拔了,这顶"帽子"我该如何戴得下去?
更重要的是,我究竟该怎么保护妹妹?
翻开日历,回到半年前。那时张书记刚到任,全县上下都在猜测这位新任一把手的执政风格。
作为河东镇的副镇长,我主管农业和扶贫工作,业绩一直不错,但在官场中也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当时我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四年,升迁渺茫,几乎认命了。
那天,我正在田间地头考察农田水利建设,接到镇长冯镇长的电话,说县里要召开基层干部座谈会,让我代表河东镇参加。
"陈镇长,你就实话实说,把咱们镇的困难和问题如实反映上去。"冯镇长叮嘱道,"新书记刚来,正是了解情况的时候,这是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
座谈会上,张书记身材高大,目光如炬,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轮到我发言时,我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报喜不报忧,而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资金短缺、政策落实难、干部老龄化等。
"我们河东镇虽然是农业大镇,但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如果能引进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改变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的局面,相信会有很大改观。"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书记全程没有插话,只是认真地听着,偶尔点点头。会后,他突然叫住了我。
"陈镇长,你对河东镇的情况分析得很到位,有没有具体的产业规划方案?"他问道。
我愣了一下,随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前段时间草拟的一个特色农业发展构想,还不够成熟。"
张书记接过文件,粗略翻了翻:"很详实,有空我们详细聊聊。"
回镇里的路上,冯镇长打来电话追问情况,我如实相告,他显得很高兴:"不错不错,能引起张书记的注意,这是好事啊!"
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我依旧忙碌于日常工作中,偶尔会想起那次与张书记的短暂交流,但也仅此而已。
直到有一天,妹妹小茹大学毕业回来了。小茹比我小十岁,从小就漂亮聪明,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母早逝,我含辛茹苦把她养大,供她上大学,情同父子。她学的是护理专业,毕业后通过关系进了县医院。
小茹回来的第三天,县里举办了一个欢迎新医护人员的小型招待会,我作为家属被邀请参加。没想到,张书记也出现在了招待会上。
"这是我妹妹陈茹,今年刚从医学院毕业,在县医院做护士。"我礼貌地向张书记介绍道。
"陈医生你好,欢迎回到家乡工作。"张书记握住小茹的手,多看了她几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我当时没有察觉的光芒。
小茹有些紧张,微微低头:"谢谢张书记,我会努力工作的。"
那一刻,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介绍,竟会成为改变我们命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