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雨欣远嫁三年,每年都被婆婆阻拦回家过年。

今年,陈雨欣下定决心要回娘家。

然而她买的火车票却被婆婆退了。

当她问婆婆这件事时,婆婆竟理直气壮的说:"回什么娘家?你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里才是你的家。而且家里有这么多客人要招待,你不做饭谁做?"

这一刻,陈雨欣做了一个决定。

这个年,谁都别想好过……

01退票

陈雨欣站在阳台上,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内心的思绪像雪花一样纷乱。

距离春节只有十天了,她本该高兴,但此刻却只感到无尽的疲惫和委屈。

电话里母亲期盼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雨欣,今年一定要回来过年啊,爸妈都想死你了。"

"嗯,我已经买好票了,腊月二十九到家。"陈雨欣笑着回答,尽管心里清楚,这个承诺能否兑现,还要看婆婆的脸色。

远嫁三年,陈雨欣从未在娘家过过一个春节。

每年都是各种理由被婆婆阻拦,被迫留在婆家当"免费劳动力"。

第一年是"刚结婚应该在公婆家过年",第二年是"家里来了亲戚需要你招待",去年则是"你公公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

今年,陈雨欣下定决心要回娘家。

她偷偷攒了钱,趁丈夫王建国不注意时买了火车票。

可就在昨天,她收到了一条退票短信,打开手机App一看,她的票居然被退了。

"怎么回事?"陈雨欣困惑不已,她明明没有操作过退票。

正当她疑惑时,婆婆王母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雨欣啊,今年过年可要辛苦你了。你小叔子一家和你小姑子一家都要过来住几天,你得准备好饭菜招待他们。"

陈雨欣的心猛地一沉:"妈,我跟您说过了,今年我要回娘家过年。"

"回什么娘家?"王母皱起眉头,"你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里才是你的家。再说了,家里有这么多客人要招待,你这当儿媳的不在,像什么话?"

"可是我已经买好票了。"陈雨欣坚持道。

王母轻蔑地笑了笑:"哦,你是说那张腊月二十九的票?被我退了。"

"什么?"陈雨欣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您怎么能擅自退我的票?"

"有什么不能的?"王母毫不在意地说,"我是为你好。大过年的,火车上那么挤,你一个女孩子多危险。再说了,小军和丽丽一家都回来,你不在多不像话?"

陈雨欣气得浑身发抖:"您没有权利这么做!那是我辛苦攒钱买的票!"

"怎么跟婆婆说话呢?"王母提高了声音,"我让建国给你再买一张初五的票,过完年你再回去,有什么不行的?"

"不行!"陈雨欣坚决地说,"每年都是这样,总有理由不让我回家。今年我必须回去!"

两人的争执声引来了刚下班的王建国。

他放下公文包,皱着眉头问:"吵什么呢?大过年的不吉利。"

陈雨欣委屈地说:"你妈偷偷把我回娘家的票退了!"

王建国看看母亲,又看看妻子,叹了口气:"雨欣,妈也是为你好。今年家里确实有很多人要招待,你是这个家的儿媳妇,应该在家里帮忙。"

陈雨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就这样向着你妈?我三年没回家过年了,父母都快认不出我了!"

"别大惊小怪的,"王建国不耐烦地说,"初五再回去不行吗?就几天时间,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

陈雨欣忍不住回想起过去三年的春节。

每次都是她一个人从早忙到晚,洗菜、切肉、炒菜、端盘子,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而王家人则其乐融融地享受着她的劳动成果,从未有人体谅过她的辛苦。

婆婆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雨欣,今年你要多准备些菜,小军媳妇喜欢吃红烧肉,丽丽一家喜欢吃鱼,记得买新鲜的。"

陈雨欣木然地点点头,心中的怒火却在燃烧。

她想起自己远嫁时父亲担忧的目光,母亲叮嘱的话语:"女儿,远嫁不容易,有什么委屈就回家,爸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那一刻,陈雨欣做出了决定。

这个年,谁都别想好过。

夜深人静,陈雨欣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王建国早已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对妻子的委屈全然不知。

陈雨欣起身,轻手轻脚地来到客厅,拿起婆婆放在茶几上的手机。

她知道这么做不对,但她必须弄清楚婆婆为何如此坚决地阻止她回家。

输入她之前偷看到的密码,手机解锁了。

陈雨欣翻看着婆婆的微信记录,当看到与邻居王阿姨的聊天时,她的心猛地一沉。

"老姐,事情安排好了吗?"王阿姨问道。

"放心吧,已经把她的票退了。这个年她哪也去不了。"婆婆回复。

"那就好,我们商量的事情可以继续。建国那边有没有问题?"

"他听我的。再说了,儿媳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嫁过来三年了连个孩子都没有。我儿子值得更好的。"

陈雨欣的手开始颤抖,继续往下看:"你女儿小雯条件这么好,研究生毕业,又是本地人,比那个远嫁过来的强多了。只要这个年能让他们见上一面..."

看到这里,陈雨欣已经明白了一切。

原来婆婆竟然在给丈夫介绍新对象!

一股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愤怒涌上心头。

她悄悄把手机放回原处,回到卧室,看着熟睡的丈夫,眼泪默默流下。

02观察

接下来的几天,陈雨欣表面上装作一切如常,实际上她在暗中观察着家里的一举一动。

她注意到婆婆频繁地与王阿姨联系,丈夫王建国也开始有意无意地躲避与她的交流。

一天晚上,陈雨欣假装出门买菜,实际上却躲在楼道拐角处,看到婆婆鬼鬼祟祟地来到王阿姨家。

她轻手轻脚地跟了上去,站在王阿姨家门外,隐约听到了里面的谈话。

"老姐,小雯已经答应过年回来了。"王阿姨兴奋地说,"这孩子虽然在省城有不错的工作,但我一直想让她找个本地的,这样我们老了也有人照顾。"

"建国条件不错,公务员工作稳定,家里还有房子。"婆婆骄傲地说,"就是那个媳妇不争气,嫁过来三年了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早就想让建国离了她,找个本地姑娘。"

"那现在怎么安排?"王阿姨问道。

"大年三十那天,我会带着建国出去转转,正好让他们见个面。至于那个媳妇,就让她在家做饭,忙得没时间多想。等建国和小雯看对眼了,再慢慢处理她的事情。"

陈雨欣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原来这就是婆婆不让她回家过年的真正原因,是想趁机给儿子介绍新对象,为日后换儿媳妇做准备。

回到家里,陈雨欣拨通了父母的电话。



这次,她没有再隐瞒自己的委屈和痛苦。

"爸,妈,我想回家过年,但婆婆把我的票退了。"陈雨欣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们...他们是想在过年期间给建国介绍新对象。"

电话那头,陈父气得声音都在颤抖:"这简直是欺人太甚!女儿,你现在就收拾东西回来,我和你妈这就去接你!"

陈雨欣摇摇头,虽然父母看不到:"不,爸,我有自己的计划。我要让他们知道,我陈雨欣不是好欺负的。"

"那你打算怎么做?"陈母担忧地问。

"我需要你们帮我个忙..."陈雨欣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父母。

挂断电话,陈雨欣回想起自己嫁到王家的这三年。

刚开始,她满怀期待,希望能融入这个家庭。

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公婆,体贴丈夫,却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冷遇和轻视。

每逢节假日,婆婆总是偏心地关照小叔子一家和小姑子一家,而对她和丈夫却吝啬至极。

去年春节,小叔子一家带着孩子来住了一周,她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一句感谢,反而因为一个菜略咸了被婆婆当着所有人的面训斥。

而丈夫不仅不帮她说话,还在事后责备她不该顶撞婆婆。

更让她心寒的是,婚后三年,她的嫁妆几乎都被婆家人"借"走了。

当初父母给她的金项链被小姑子"借"去参加婚礼,至今未还;陪嫁的名牌包被婆婆送给了侄女;就连她最珍视的结婚钻戒,也因为"放在家里不安全"被婆婆收入了保险柜。



"雨欣,想什么呢?"王建国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陈雨欣抬头,勉强一笑:"没什么,就是在想过年要准备些什么菜。"

王建国随手放下公文包,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每年你做的菜都挺好吃的。"

看着丈夫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陈雨欣突然问道:"建国,如果我坚持要回娘家过年,你会怎么想?"

王建国皱起眉头:"都说了多少次了,今年不行。妈都安排好了,小军一家和姐姐一家都要来。你是这个家的媳妇,理应留在家里招待客人。"

"那我在你心里是什么?媳妇还是保姆?"陈雨欣苦笑道。

"你这话什么意思?"王建国放下遥控器,不悦地说,"我妈对你不差吧?家里的钱都是你管,想买什么也没人管你。你怎么这么不知足?"

陈雨欣摇摇头,不再说话。

她明白了,在这个家里,她永远都是外人。

不管付出多少,得到的只会是理所当然的索取。

夜深人静,陈雨欣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心中的计划逐渐成形。

既然他们如此对待她,那么她也没必要再忍气吞声。

这个年,她要让王家人记住,什么叫"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03计划

离春节还有三天,陈雨欣开始了她的"准备工作"。

首先,她列了一份详细的采购清单,准备置办年货。

婆婆看到清单后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终于有点当家媳妇的样子了。记得多买点,小军的孩子喜欢吃糖果,丽丽老公爱喝茅台,都准备上。"

陈雨欣顺从地答应,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妈您放心,我一定准备得妥妥当当的。"

拿着婆婆给的两千元钱,陈雨欣来到超市,开始按照清单购物。



回家后,陈雨欣将买来的年货整齐地摆放好,然后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母亲。

"妈,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等腊月三十那天了。"她在微信中写道。

陈母回复:"女儿,你要冷静,别做太过激的事情。"

"放心吧,我有分寸。"陈雨欣回复道,脸上浮现出一丝坚定的笑容。

晚饭时,陈雨欣比平时更加热情地招待公婆和丈夫,甚至主动提出要为公公捶背。这反常的举动让婆婆有些警觉,但看到儿媳妇终于"知道自己的位置",她也就没多想。

"雨欣,你今天怎么这么殷勤?"王建国疑惑地问。

陈雨欣微笑道:"快过年了嘛,大家都开心点。再说,小叔子和小姑子一家都要来,我得提前练练手艺,别到时候露怯。"

王建国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我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好媳妇。"

陈雨欣心中冷笑,却不动声色。

第二天下午,王建国回家后告诉陈雨欣:"明天我要加班,可能要晚点回来。大年三十那天我请了假,妈说要带我们出去转转。"

"大年三十?那不是要准备年夜饭吗?"陈雨欣假装疑惑。

"你提前把菜都准备好,我们出去转一圈就回来。"王建国敷衍地说,"小军他们下午才到,时间来得及。"

陈雨欣心里明白,这正是婆婆安排丈夫见王阿姨女儿的时机。

她故作不解地点点头:"好吧,我会把年夜饭准备得丰盛些。"

第三天,也就是除夕前一天,陈雨欣接到了小叔子王小军的电话。

"嫂子,我们明天下午三点左右到,麻烦你准备些点心,孩子路上可能会饿。"王小军说道。

"好的,我会准备的。"陈雨欣温和地回答。

挂断电话,陈雨欣继续忙碌着,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

晚上,她给父母发了一条信息:"爸妈,明天一切按计划行事。"

腊月三十这天早上,陈雨欣六点就起床开始准备年夜饭。

她将买来的肉类、海鲜和蔬菜分类处理,同时开始腌制一些需要提前准备的菜肴。

婆婆起床后,看到厨房里忙碌的儿媳妇,难得地露出满意的表情:"不错,今天多准备些菜,晚上人多。"

上午十点,婆婆突然说:"雨欣,我和你公公、建国要出去一趟,中午可能不回来吃饭。你在家把年夜饭准备好,我们下午回来。"

陈雨欣点点头:"您放心,我会把一切都准备好的。"

"记得多做几道硬菜,小军爱吃红烧肉,丽丽喜欢清蒸鱼,都别忘了。"婆婆叮嘱道。

"知道了,婆婆。"陈雨欣温顺地回答。

婆婆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叫上公公和王建国,三人一起出门了。

独留陈雨欣一人在家准备饭菜。

当王母一家人逛完回家,推开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全都愣在了原地,王母的拐杖"咣当"一声掉在地上,王建国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