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退休后,我一个人生活,不想给孩子添负担。

但有一天忽然晕倒住院,需要做手术,只好向孩子们借钱。

我向儿媳借7000元、发工资就还,她直接说没钱拒绝我。

2周后,我听说她和儿子带着孙子在桂林悠闲度假。

那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01

我叫李秀英,今年63岁,去年从市纺织厂退休,老伴在两年前因心脏病去世了。

我曾是纺织厂的质检员,一干就是三十五年。工作虽然环境嘈杂,但胜在稳定,让我能一边工作一边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长期在纺织厂工作,弯腰检查布料,给我的身体留下不少问题。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和静脉曲张,常常疼得我直不起腰。

退休后的头几个月,我很不适应。从前忙忙碌碌,突然闲下来,反而不知如何打发时间。

更难受的是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很少回来看我。老伴走后,家里只剩我一个人,显得格外冷清。

为了调整心态,我参加了小区的太极拳队伍,认识了几位同龄人。每天清晨一起锻炼,交流心得,日子也变得充实起来。

老姐妹们总说我幸福,有儿有女,晚年有依靠。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我儿子李强在事业单位工作,大学毕业后考进体制内,工作稳定有保障。

儿媳王丽在大型商场当主管,年终提成不少,两人在城东买了套三室两厅,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女儿李芳比较朴实,大学毕业后跟丈夫陈明合伙开了家社区超市。虽然规模不大,但客流量还不错,在周边小区挺有口碑。

只是因为超市开门做生意,离不开人,他们很少有空来看我,只有过年休息时才能过来坐坐。

看着儿女们家庭事业都走上正轨,我特别开心,辛苦大半辈子总算没白费。

然而就在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却让我看清了许多事情。

02

那是三月中旬一个阴沉的下午,我刚做完午饭收拾完厨房,突然腰部剧痛如刀绞,冷汗直冒,整个人蜷缩在沙发上动弹不得。

我忍着痛,好不容易摸出电话叫了120,救护车很快到达,将我送往了市第二人民医院。

检查后,医生告诉我:"您是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加上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情况相当复杂。考虑到您的年龄和病史,建议尽快安排微创手术缓解神经压迫。"



独自躺在陌生的病房里,望着惨白的天花板,一股说不出的孤独涌上心头。

虽说以前就做好了独处的准备,但真正躺在病床上时,那种无助感还是让我难以承受。

不过我也理解孩子们各有各的忙碌,没必要为了我的小事打扰他们。

我打算等检查报告全部出来,确定治疗方案后再告诉他们。

第二天,各项检查结果出来了,主治医生张医生详细解释了我的情况。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些。您的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压迫到神经根,加上下肢静脉曲张严重,需要同时进行腰椎微创减压和静脉曲张剥脱手术。全部下来,费用大约需要3万元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我心里咯噔一下。

我跟老伴之前存的钱,大部分都给儿子买房用了,还有一些是老伴走之前住院治病花的,现在我也没多少钱了。卡里还剩一万五左右,远远不够3万块。

我还有张存折,里面是八万,那是我给自己留的养老钱,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动用。

思来想去,我决定向两个孩子各借7000元,等下个月退休金到账、加上医院扣除医保报销的部分,我一向节省,基本2个月就能还清。

他们现在工作都很稳定,7000元应该都是能拿出来的。

03

这是我第一次跟自家儿女借钱,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

儿子平时工作忙,经常听不到电话,我考虑了下,决定先联系儿媳王丽。她一贯对我态度不错,我想借钱应该是可以的。

电话很快接通,儿媳温柔的问:"妈,这个时间打电话,有什么事吗?"

"小丽啊,我这边出了点状况,想跟你说个事。"我吞吞吐吐地说,"我现在住院了,腰椎间盘突出发作得厉害,医生说需要马上动手术。你可不可以先借我7000块钱?下个月工资发了我就能还给你们。"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儿媳说道:"妈,您腰不舒服怎么不早说呀?我们好去医院看您啊。可是这会儿我们真的抽不开身。我这个月刚交了孩子3个辅导班的学费,房贷还没着落呢,真凑不出来这么多现金。要不您问问芳芳?她开超市,流动资金肯定是有的。"

我心里一沉,但还是客气地回应:"好,你先忙,我再问问芳芳。"

挂了电话,我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女儿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背景声音有些嘈杂,应该是超市正忙着。

"芳芳,妈这边有点情况..."我开口就有些哽咽。

"妈,有什么事吗?芳芳正在整理货架,有事您跟我说也行。"竟然是女婿接的电话,不过他声音里带着关切。

没办法,我只好跟女婿说,能不能借我一些钱?

女婿听后也没有答应,而是说:"妈,你是不是遇到诈骗电话让你投资啊?这个可千万不能信啊!他们都是骗子,钱转了就再也拿不出回来了!"

我哭笑不得,又跟女婿简单说明了情况,女婿听说我住院,焦急的问:"啊?住院了?妈,您现在在哪家医院?我和芳芳马上过去!"

我刚报完医院名称和病房号,就听见女婿吩咐女儿:"芳芳,赶紧收拾下关门!咱妈腰疼住院了,我们现在就过去!把超市先关一会儿!"然后对我说:"妈,您别着急,我们这就来,一会儿就到!"

不到四十分钟,女儿和女婿就赶到了病房,女儿担心的拉着我问是怎么回事,女婿则立刻去找医生了解情况。

04

很快,女婿拿着一些收费单回来:"妈,您别担心,手术费已经交齐了。张医生说明天下午手术,让我们做好准备,你别着急,我们会一直陪着您的。"

我瞬间眼眶湿润,拉着女儿的手握住。



"妈,钱的事您不用操心,有我们呢,我和陈明这几年超市经营得还行。"女儿轻声安慰我,"您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现在该我们照顾您了。"

手术非常顺利,但张医生说因为年龄和病情原因,需要住院观察并进行系统康复训练。

接下来的两周,女儿和女婿轮流来医院照顾我。女儿每天带来新鲜的水果和营养餐,女婿则帮我按摩、活动肢体,事无巨细都照料得周到细致。

有他们的细心照顾,我心情很好,恢复得比预期要快得多。

而整个住院期间,我的儿子和儿媳只来看过我一次,还是在手术后第三天。他们带了盒牛奶和几个苹果,坐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匆匆离开,说是单位有紧急会议。

住院期间,我从女儿那里得知,他们的超市最近进了一批有机蔬果,资金周转有些紧张,但他们从未在我面前提起过这些困难。

我劝他们回去照顾生意,不要耽误超市赚钱,但他们坚持要陪着我。

"妈,店里有小张帮忙,不碍事。"女婿总是这样安慰我,"赚钱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妈可就只有一个,我得先照顾你。"

女儿的话让我特别感动,但心里又有些内疚,怕拖累孩子。

到了出院那天,张医生嘱咐我回家后还需继续静养,避免弯腰和长时间站立,规律锻炼和服药控制病情。

女儿坚持要接我去他们家住一段时间,但考虑到他们的超市这么忙,也离不开人,就拒绝了她的好意。

"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你们的超市不能没人管。有什么需要我会给你们打电话的。"我坚持道。

女儿只好妥协,不过她说每天都会给我送饭,晚上通过视频确认我的情况。



就这样,又过了大约半个月,我的腰椎和腿部基本恢复,行动也逐渐自如。

05

一个周四的上午,我正在阳台上晒太阳,突然接到了外甥小李的电话,说他出差回来,问我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听我妈说您住院做手术了,现在好些了吗?"小李关切地问。

"好多了,多亏了芳芳和小陈细心照顾。"我感慨地回答。

聊了几句家常,小李突然说:"对了,上周我出差去桂林,在象鼻山那边巧遇表哥一家人,他们也去旅游,还请我吃了顿饭呢!表哥说最近工作调动顺利,一家人出去庆祝下。"

"什么?"我愣住了,"你表哥去桂林旅游了?"

"对啊!他们去了漓江、阳朔,还住了间景观套房,视野特别好。说是要好好放松一下。表嫂买了不少纪念品,都挺精致的。"小李兴致勃勃地说。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几周前拒绝借我7000元说手头紧张,转眼就能全家去桂林旅游?那住宿、餐饮、景点门票加起来上万块也不止吧!

外甥离开后,我忍不住给儿子打了电话。

"妈,有事吗?"儿子的声音听起来轻松愉快。

"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腰好多了,想问问你们什么时候有空过来坐坐?"

"这阵子单位在评先进,周末还得准备材料。等忙完这一波一定去看您。"儿子含糊地回答。



挂了电话,我长叹一口气,特别伤心。

原来在他们眼里,旅游更重要,我这个当妈的身体算不了什么。

这件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财产分配问题。

我现在住的这套两室一厅虽然不大,但地段好,位于老城区,是我和老伴一辈子的心血。之前跟老伴商量着,房子以后留给儿子,但看到他们如此态度,我心里已有了计较。

这个月中旬正好是我生日,我决定办个生日宴,让儿女们都参加。我特意提前通知他们,说有重要事情要宣布。

"妈,有什么特别安排吗?怎么这么郑重其事?"女儿好奇地问道。

"到时候你们就明白了。"我没有明说。

生日当天,女儿和女婿一大早就来帮我准备饭菜和布置房间,买了个大蛋糕,还带来了几盆我喜欢的绿植。儿子一家则临近中午才到,带了一提酸奶(我一般不喝酸奶,估计这也是给孙子喝的)。

饭桌上,儿媳热情地给我夹菜:"妈,您气色比上次好多了!我们本想早点来看您,但实在太忙了。"

"是啊妈,单位最近事情特别多,我天天加班到深夜。"儿子也在旁边附和。

我笑而不语,等所有人就座后,才慢慢开口:"今天把你们找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们。"



06

"妈,到底是什么事啊?"儿子不耐烦地问道。

我起身去卧室,拿出一个档案袋打开,拿出里面的文件。

儿媳妇看到以后,眼睛瞬间就亮了,紧紧盯着我手里拿的文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