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外资外贸是上海经济的重中之重。2024年,上海成为全国首个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上海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连续15年领跑全球。这也是上海被称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的中心上海,全球经济人才从哪里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给出了答案。



上海转口贸易的发展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而第一批懂”外语+金融“的外贸人才就来自上外。1984年,上外的英语系中设置并孵化出了国际贸易专业,1988年成立对外经济贸易系,经过扩建重组在2006年有了如今的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上外国际金贸学院如今有金融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精算学(英语)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专业入选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外的语言优势结合在经济金融领域专业建设的经验,打造出了适应全球金融、贸易竞争和产业变迁的特色专业



既然是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教学团队自然要有国际化视野。上外的国际金贸学院中90%的教师拥有海外研修和留学经历并具有双语或全英语专业教学能力。另一只由60余名中外著名学者、资深经济金融人才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上外的国际金融人才当然不仅仅是金融+外语的人才,用上外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修身求学金融黄埔,智领世界经济未来”。



再来看看大家最关注的就业问题,金融+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毕业会去往哪里呢?上外国际金贸学院各专业毕业生活跃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各类金融证券机构、大型国际制造业企业,也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国家和省市政府机关以及新闻广电、科研教育机构、各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外资银行、顶尖金融机构把学院作为其人才储备的首选基地,每年定期举行学生实习和招聘活动。我们来看一组就业数据,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中,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毕业生整体落实率高达98.3%,其中金融学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就业率高达100%“就业率高、签约率高、起薪高、就业满意率高”成了上外金贸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特色。



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新设立外资企业近6000家,成为外资企业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上海正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双重角色。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需要更具应变核心能力的国际复合型人才,而上海外国语大学,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源源不断的输送着这样的人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