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高考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除了争分夺秒的复习之外,许多学生和家长也即将面临人生的关键抉择——高考志愿的选择。
2024年那批高三学子的选择已经说明了一点——名校光环褪去的背后,是“专业为王”时代的到来,有600多分学子放弃浙大,选择二本院校,只为了百分百的就业率,这样的例子也改变了不少家长对于志愿选择的固有认知。
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沦为就业市场的“冷板凳”,每年突破千万的毕业生,都有一半人找不到工作,这也让家长不得不思考,如何避开那些就业率最差的专业,成为志愿选择的新智慧,根据DeepSeek的回答,总结出了目前就业率“最差”的十个专业,建议高三家长提前了解。
一、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作为传统的热门工科专业,如今正的就业情形可谓是彻底跌入低谷了,荣登就业率“最差”的榜首也在情理之中。
究其原因,离不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律,目前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大型工程项目数量减少,房地产行业调控趋严,导致行业用人需求明显下滑。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平均就业率仅为78%,可见选择该专业要面临多么大的就业挑战。
二、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同样面临就业尴尬的局面,尽管生物技术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但生物企业普遍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较高,大多数研发岗位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也导致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许多毕业生不得不转向医药销售等边缘岗位。
行业内流传一句话:"本科打基础,研究生找工作,博士才能做研究。"这生动描述了该专业的就业现状。
三、美术学、音乐表演专业
艺术类专业如美术学、音乐表演也处于就业困境,这类专业高度依赖个人天赋和资源积累,市场对普通水平毕业生的需求有限,多数人转向教育、设计行业的基础岗位,大部分毕业生最终只能被迫成为自由职业者,收入波动大且职业前景不稳定。
四、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的就业困境则源于供需严重失衡,作为传统文科热门,每年法学毕业生数量庞大,但核心法律职业的准入门槛却在不断提高,那些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甚至比不上其他冷门专业的文科生。
五、历史学、哲学专业
人文学科如历史学、哲学面临的是就业渠道狭窄的问题:历史学本科毕业生中,能够从事对口工作的比例不到20%,多数人转向教育、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岗位;而哲学专业的情况更为特殊,很多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或跨领域发展,直接就业的困难不言而喻。
六、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近年虽然社会关注度提高,但专业就业同样存在困境,临床心理咨询师需要硕士学历及专业资质认证,本科心理学教育更多是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基础知识,当深造成为一个专业的必然选择,也就注定了该专业的就业数据不会理想。
七、新闻学专业
传媒类专业如新闻学正经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冲击,传统媒体持续萎缩,新媒体虽然发展迅速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高,现在的媒体行业需要的不只是会写稿的记者,而是懂技术、懂运营、会策划的全能型人才,直接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受困。
八、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面临的是应用性不足的问题,虽然社会调查研究的需求存在,但专业岗位数量有限,且多集中在科研机构和高校,迫于无奈,毕业生只能把目光放在备考公务员等方向,专业对口的就业数据不容乐观。
专业选择不是终身不变的定义,而是人生发展的起点,在就业压力下,更需要学生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无论选择哪个专业,保持开放的心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