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如果按照院校档次进行划分,那么长期占据金字塔顶端位置的非"985工程"高校莫属。

但除了985高校外,还有一些"纯211"院校,在当下的社会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也是极强的,甚至不输985.

接下来,我们就来解读5所"纯211"大学,一起来看看它们的硬核实力。

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作为"两财一贸"核心成员,央财在金融系统的影响力堪称现象级。2023年毕业生进入"一行两会"、国有六大行、中信中金等顶尖金融机构的比例高达37%,平均起薪突破18万元/年,远超多数985院校经管类专业。

应用经济学连续三轮学科评估斩获A+,与北大、人大并列全国第一,学校的精算学专业毕业生包揽全球精算师考试80%大陆通过席位。

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官的"摇篮"



外交部公务员录用榜单常年稳居榜首,2023年外交部录用人员中43%来自北外。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小语种招聘中,北外毕业生占比超60%。

作为全国唯一开设101个语种的高校,北外承担国家领导人翻译任务的"高翻学院"毕业生起薪即达35万元/年。与联合国、新华社共建人才基地,学生大三即进入国际组织实习。

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为的"人才仓库"



2023届毕业生进入华为人数达556人,超过清华、浙大位列全国第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99%,平均年薪22.7万元。

学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估A+,雷达技术、密码学等方向承担国家北斗工程、探月工程核心研发,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参与军工级项目开发。

西电与华为共建"鸿蒙生态班",与中兴开设"5G先锋计划",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毕业生直接进入技术研发核心岗。

四、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界的"终审法院"



全国80%省级公检法系统领导班子有法大校友,红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法大系占比超40%。2023年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最高人民法院人数占全国院校录取总数的31%。

再来看看学校的王牌专业,法学学科评估A+,司法考试通过率9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卓越法治人才计划"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很是诱人,大四即可进入顶尖律所"保留席位"。

五、上海财经大学:跨国企业的"财务中枢"



2023届毕业生平均起薪15.3万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录用人数占上海地区总名额的45%。陆家嘴金融城设立"上财人才直通车",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每年预留30%校招名额给上财学生。

作为一所211,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的优势学科集中在经管类,在报考时,可以重点关注经济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等专业,在全国的声誉非常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