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宴会厅的水晶吊灯将整个空间照得通明,六十支蜡烛在蛋糕上摇曳生辉,映照着李淑芬妆容精致的脸庞。她穿着定制的暗红色旗袍,脖子上戴着那串程志远去年送她的珍珠项链,正笑容满面地接受着亲朋好友的祝福。



"程老师,您夫人今天真漂亮!"邻居王阿姨笑着对站在一旁的程志远说道。

程志远微微颔首,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是啊,她一直很漂亮。"

他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正被几位老姐妹围着的李淑芬身上。她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自然,仿佛这三十年来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程志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那个小盒子,心跳平稳得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爸,该您致辞了。"女儿程雪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小声提醒道。

程志远点点头,整了整领带,缓步走向宴会厅中央的麦克风。他的步伐稳健,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已经六十五岁的老人。会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男人身上。

"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妻子李淑芬的六十岁生日宴会。"程志远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没有一丝颤抖,"我和淑芬结婚三十八年了,今天,我有一份特别的礼物要送给她。"

他从西装内袋掏出那个精致的黑色绒面盒子,缓缓打开。全场屏息凝神,期待着看到什么珍贵的珠宝首饰。然而盒子里静静躺着的,只是一把普通的银色钥匙。



李淑芬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她困惑地看着那把钥匙,又看向丈夫:"老程,这是..."

"这是锦绣花园8栋1203室的钥匙。"程志远平静地说道,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每个人听清,"一套全新的三居室,精装修,随时可以入住。"

会场响起一阵惊叹声和掌声。在我们这个二线城市,锦绣花园是出了名的高档小区,一套三居室至少值三百万。能在妻子六十大寿时送出这样的大礼,任谁都会羡慕不已。

李淑芬的脸上浮现出惊喜和感动:"老程,你太破费了!我们现在的房子住得好好的..."

"不,这套房子不是给我们的。"程志远打断她,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这是给你和周建国的。"

一瞬间,整个宴会厅鸦雀无声。我站在一旁,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凝固了。周建国——那个我从记事起就认识的"周叔叔",此刻正坐在主桌旁,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我叫程雪,今年三十四岁,是程志远和李淑芬的独生女。从小到大,我们家在外人眼里都是模范家庭——父亲是重点高中的数学老师,母亲是医院护士长,我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个看似完美的家庭背后,藏着一个公开的秘密。

周建国,我母亲的初恋情人,也是她长达三十年的婚外情对象。

我第一次意识到周叔叔和母亲关系不一般,是在我十岁那年。那天我放学早,回到家发现母亲和周叔叔在客厅里,两人靠得很近,周叔叔的手搭在母亲肩上。看到我进门,他们迅速分开,母亲慌乱地整理着头发。



"小雪回来了?"母亲强作镇定地问,"饿了吧?妈妈去给你热饭。"

周叔叔则若无其事地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小雪又长高了,真像你妈妈年轻时。"

那时的我还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只是本能地感到不舒服。直到初中二年级,我才从表姐那里得知了真相。

"你不知道吗?"表姐惊讶地看着我,"你妈和周叔叔的事,亲戚们都知道啊!"

"什么事?"我心跳加速。

表姐压低声音:"他们...哎,反正不是普通朋友关系。你爸也知道,但从来没说过什么。"

那天晚上,我哭着质问母亲。出乎意料的是,她没有否认,只是叹了口气:"小雪,有些事情很复杂。周叔叔是妈妈很重要的朋友,但妈妈也爱你爸爸,我们一家人会一直在一起的。"

"那爸爸知道吗?"我颤抖着问。

母亲点点头,眼神闪烁:"他知道...我们有自己的相处方式。"

第二天,我鼓起勇气敲开了父亲书房的门。他正在批改作业,看到我红肿的眼睛,放下钢笔示意我坐下。

"爸,"我直接问道,"您知道妈妈和周叔叔的事吗?"

父亲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我问他的是今天的天气如何。他摘下老花镜,缓缓开口:"知道。"

"那您为什么不...为什么..."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困惑和愤怒。

"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不闹?"父亲替我说完了问题,声音平静得可怕,"小雪,人生很长,有些事不是非黑即白的。我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道路。"

"可这对您不公平!"我几乎是喊出来的。

父亲轻轻摇头:"公平是相对的。我选择了忍耐,是因为我认为值得。"

从那天起,我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家庭。我发现,尽管母亲和周叔叔的关系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但父亲从未表现出任何不满或怨恨。他依然是那个尽职的丈夫和父亲,每天按时回家,周末陪母亲逛街,甚至在周叔叔来家里做客时,也能保持基本的礼貌。

这种诡异的平衡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工作、结婚。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理解了那个年代离婚对女性的影响,也明白了父亲选择隐忍的部分原因——为了我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完整,也为了母亲在社会上的颜面。

但我始终无法理解的是,父亲——那个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做人要有骨气"的数学老师,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屈辱?他真的一点都不在乎吗?

答案在母亲六十岁生日这天揭晓了。

三个月前,母亲突然宣布要办一场盛大的六十寿宴。这很反常,因为她一向不喜欢张扬,往年生日都是家人简单吃顿饭。

"妈,何必这么麻烦?"我试探着问,"就咱们一家人庆祝不好吗?"

母亲坚决地摇头:"六十岁是大生日,必须好好办。再说了,这些年收了那么多礼金,也该回请一下。"

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一言不发,仿佛这事与他无关。

"爸,您觉得呢?"我转向父亲。

父亲放下报纸,平静地说:"你妈高兴就好。"

就这样,母亲开始筹备她的寿宴,亲自挑选酒店、拟定菜单、确定宾客名单。而父亲则默默配合,开车送她去考察场地,陪她试菜,表现得像个体贴的丈夫。

直到我看见宾客名单上周建国的名字被特别标注"VIP",还要安排在主桌,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妈,这不太合适吧?"我委婉地提醒,"周叔叔坐主桌,爸爸..."

"有什么不合适的?"母亲不以为然,"周叔叔是我们家老朋友了,不请他反而奇怪。"

我偷偷观察父亲的反应,他却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看他的报纸。这太反常了,父亲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随着寿宴临近,我注意到父亲的行为有些异常。他开始频繁外出,有时一整天不见人影;他开始整理书房,把一些旧物分类打包;他甚至去做了新发型,买了套价格不菲的西装。这些变化太不像平时的父亲了。

"爸最近怎么了?"我问丈夫,"感觉他怪怪的。"

丈夫摇摇头:"谁知道呢,可能是为了妈的寿宴吧。"

寿宴前一周,我偶然看见父亲站在穿衣镜前反复练习微笑和说话。他的表情坚定而自信,与平日里那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判若两人。那一刻,我隐约感觉到,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宴会厅里,程志远的话如同一颗炸弹,将原本欢乐的气氛炸得粉碎。李淑芬的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周建国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程,你胡说什么呢?今天是我生日..."李淑芬终于挤出一句话,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

程志远没有理会她,而是转向身后的工作人员:"请把投影仪打开。"

随着投影幕布缓缓降下,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出现在众人面前——年轻的李淑芬和周建国在一棵梧桐树下相拥,照片右下角清晰地标注着日期:1985年9月12日。

"这是你们的第一张合影,拍摄于我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那天。"程志远的声音冷静得可怕,"当时我在学校带高三毕业班,经常加班,你们就有了更多独处的时间。"

照片切换到下一张:李淑芬和周建国在一家餐厅共进晚餐,两人举杯相视而笑。

"1992年,小雪七岁那年,你们开始定期在这家'老地方'餐厅约会。每个月第二个周四,雷打不动。"



照片继续切换:公园长椅上的依偎,电影院里的背影,甚至还有他们手牵手走进一家宾馆的监控截图。每一张照片都配有精确的日期和地点,时间跨度从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去年冬天,记录了他们关系的每一个阶段。

全场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我站在一旁,双腿发软,无法相信父亲竟然收集了这么多证据。这些年来,他表面上装作视而不见,暗地里却将一切记录在案?

"还有这个。"程志远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叠文件,缓缓展开,"我请人调查了家庭资产的流向。李淑芬,过去十五年,你一共从我们联名账户中转出两百四十八万元,全部存入你和周建国的联名账户。这些钱,都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

李淑芬伸手想抢那些文件,却被程志远轻松避开。

"别急,这些复印件我都会给你。"程志远继续道,"还有那套房子的产权证,我已经办好了过户手续,明天你就能拿到。三十年的感情,也该有个像样的归宿了。"

周建国终于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脸色通红:"老程,有什么话我们私下说,别在这么多人面前..."

"私下?"程志远冷笑一声,"三十年了,你们的事全城人尽皆知,还有什么好私下的?周建国,我今天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我是来还你们自由的。"

说完,程志远转向全场宾客,深深鞠了一躬:"感谢各位今天来参加我妻子的寿宴。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我和李淑芬的婚姻,到此结束。"

他从口袋里拿出另一份文件,平铺在主桌上:"这是离婚协议书,我已经签好了。李淑芬,如果你同意,现在就可以签字。如果不同意,我会在下周一正式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