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新就业群体维权“直通车”,让法律援助的温度与力量走近他们身边。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聚焦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多点发力,在持续创新服务方式的同时,打出劳动者权益保障“组合拳”。
“您好,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疑虑,我想要咨询一下……”连日来,法援律师吴芳连续接待了不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她仔细聆听他们的诉求,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服务。
区法律援助中心介绍,随着“线上+线下”全方位普法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律援助的普法宣传已全面覆盖园区、商圈、楼宇等新就业群体较为集中的区域,如此一来,能够为劳动者提供便捷、高效、及时的法律援助服务。
“今年一季度,已成功受理劳动者维权案件26件,帮助32名劳动者维权……”自1月开始,区法律援助中心正式启动了法律援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安心行动”,通过“普法宣传提质效、法律援助加速度、质量监督筑根基、专业队伍强支撑、部门协同聚合力”等五大创新举措,切实将法治温暖送到劳动者身边。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劳动者维权法律援助业务专家库的律师分头行动,聚焦新就业群体普遍关注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伤赔偿等专业领域,以“一案一专家”的精准对接模式,为农民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群体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前段时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苏先生与所在公司因工作调整和缴纳社会保险等相关问题产生矛盾,被公司辞退。苏先生认为,该公司无正当理由解除其劳动关系属违法解除,便向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接受指派后,法援律师王丽勤及时约见了苏先生,详细沟通案件情况,结合仲裁裁决情况予以分析并告知相关风险,指导苏先生补充收集有利证据,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经法院立案、判决,并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苏先生最终如愿拿到相应钱款。
持续拓宽法援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效,一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对追讨欠薪、劳动合同纠纷等法援案件实行“三优先”原则,确保劳动者能够快速获得法律援助。今后,区法律援助中心将持续深化“安心行动”,畅通劳动者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法治之力护航民生。
图片来源于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
撰稿:闫 漫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