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初心:
从青年律师到边疆“法治行者”
宋海燕,上海廌讼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国律协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安徽省十大法治人物、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一位女律师跨越山河、驻守边疆7年的无悔坚守。执业十一载,她将三分之二的时间献给了公益法律援助事业。
“公益法援不是选择,是使命”,秉持这样的理念,从2017年开始,她主动报名“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奔赴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与三亚市,开启了“候鸟式”法律援助生涯。2022年,她又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提供公益服务。六年海南行,一年援疆路,她将人生最黄金的岁月献给边疆,用行动诠释“法援无界,大爱无疆”。
步履不停:从热带雨林到
戈壁荒漠,法治足迹踏遍山海
海南六年: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蓝天”
在海南琼中,她白天翻山越岭走访黎村苗寨,夜晚挑灯研究案件。“语言不通,就用肢体比划;山路难行,就靠双脚丈量。”
数字见证担当:累计办理法援案件800余件,为农民工、妇女儿童、残疾人挽回经济损失超1000万元。
温情守护希望:帮助遭受家暴的妇女挣脱阴霾并争取到抚养权,让多名迷途少年得以重返校园。
受伤顽强坚守:2020年遭遇车祸致肋骨骨折,次日忍痛返岗,继续为急需法律援助的群众服务。
新疆一年:戈壁滩上书写“法治故事”
2022年,她转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这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夏季地表温度超50℃,冬季寒风刺骨。“环境越艰苦,越需要法治的光。”
普法走进团场:开展《反家庭暴力法》《法律援助法》等主题宣讲数十场,助力兵团开展“法治大培训”。
连队的“法律顾问”:担任38团各连队法律顾问,解决合同纠纷、工伤赔偿等“疑难杂症”。
法援育才“两花并绽”:累计办理法援案件45件,担任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法治副校长。
经典案例:法理情交融,正义之光照亮绝望角落
案例一:杨某生命权纠纷案
——为无声者发声
2022年,聋哑夫妇之子在校坠亡,家属因残疾无力维权。宋海燕作为法律援助律师联动检察院,引导受援人签署《支持起诉申请书》。后经过多方调解,最终为家属争取14万元慰问金。“法律是冰冷的条文,但执行者必须有温度。”她主动捐出全年办案补贴,并协助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帮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重拾生活的信心。
案例二:小A被性侵维权案
——为幼小者擎起正义之盾
2024年,6岁女童小A遭父亲朋友杨某多次性侵,身心遭受重创。家属因法律知识匮乏与经济困难陷入维权困境。宋海燕律师接受指派后,迅速介入代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最终,法院判决杨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赔偿小A医疗及心理康复费用2万余元。“法律是刺向罪恶的剑,更是抚慰伤痛的药。”宋海燕律师不仅为小A争取司法救助金,更通过心理疏导助其家庭重建希望,彰显法律援助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保护。
未来之约:让法治星火燎原
“法治不是口号,是每个平凡人触手可及的希望。”宋海燕律师用七年书写一部法援奋斗史,以“暖心、匠心、尽心”为弱势群体点亮希望。如今,她又踏上新一轮征程,延续着自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公益律师之路,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供稿:律公科
审核:顾若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