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根据资料改编,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本文旨在宣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并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
“阿姨,您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照顾您。”
邹春华看着眼前这个男护工信誓旦旦说着,她同意试用一个月。
他的确将邹春华照顾得很好,邹春华也逐渐依赖他。
这时候的邹春华压根想不到,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
01
邹春华今年五十岁,一头短发整齐利落,眉宇间透着干练。
她是山东一家企业的高管,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
可几月前的一场车祸毫无预兆地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右腿骨折,石膏从大腿包到脚踝,医生说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彻底康复。
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儿子在国外工作,家里只剩她一人。
她是个自立惯了的人,但这次,医生的建议让她不得不接受现实:她需要一位专业护工来照顾日常起居和康复训练。
“春华,我给你介绍个人。你现在这种情况,找个靠谱护工比啥都强。”好友李玉打来电话,语气十分肯定地说道。
“护工?我可以自己慢慢恢复,不需要人照顾。”邹春华皱了皱眉回答,对“被人伺候”这件事感到抗拒。
“你这腿伤得不轻,康复训练得有人帮忙。再说,这小伙子是我侄女推荐的,他在医院干过几年,不仅专业,而且人品好得很。”李玉耐心劝道。
“男护工?”邹春华犹豫道。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分什么男女啊!”李玉笑了笑,“你放心,他干过骨科病房的护工,经验丰富,力气也大,正适合你这种情况。”
第二天下午,杨一言准时出现在了邹春华家门口。
他看起来二十多岁,个头高高瘦瘦,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整个人透着一股阳光的气息。
杨一言耐心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从在医院接受专业培训,到照顾骨折、术后康复的病人,他用了一口清晰的普通话,把自己的资历讲得明明白白。
“骨折后康复最重要的是关节活动度的恢复,不能因为怕疼就不训练,否则容易留下后遗症。”杨一言的语气专业中带着真诚,“您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照顾您。”
邹春华半信半疑地答应了试用一个月。
杨一言当天就住了进来,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他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洗漱、三餐、吃药、护理,连房间的清洁都不落下。
02
康复训练是最痛苦的部分。
杨一言每天准时扶着她做膝盖活动训练。
邹春华疼得直冒冷汗,他却不厌其烦地鼓励她:“阿姨,疼是正常的,您要坚持,这样才能好得快。”
渐渐地,邹春华发现,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不仅专业技能过硬,生活中还特别细心。每次她的心情不好,杨一言都会讲些轻松的笑话,试图缓解她的焦虑。
一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邹春华早已没有了换人的打算。
杨一言的存在让她这个空荡荡的家有了一丝久违的温暖。
“合同到期了,咱们续约吧。”邹春华主动提出。
杨一言笑着点头:“好的,阿姨。看到您一天天好起来,我也很高兴。”
转眼到了第四个月,邹春华的石膏已经拆除了。
她可以拄着拐杖短距离行走,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杨一言每天扶着她在小区里散步,还会带她做适量的力量训练。
“阿姨,您恢复得很好,再坚持几个月,应该能完全康复。”他说这话时,眼中带着真诚的欣慰。
邹春华点点头,心里对这个年轻人越发信任。
但她并没有在意,从第五个月起,杨一言开始每天给她煎一碗中药汤。
“阿姨,这是我师父教的方子,对骨骼恢复特别有效。”他端着一碗药汤,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
邹春华喝了一口,皱了皱眉:“有点苦。”
“苦口良药嘛,坚持喝,后期效果会更明显。”杨一言笑着说道。
邹春华对杨一言已经完全信任,虽然心里有些抵触,但还是每天坚持喝药。
03
可从第六个月开始,她的身体状况却出现了一些异常。
最明显的是嗜睡。
她每天总是觉得疲惫,有时候一天能睡十几个小时。
其次是食欲变得特别好,尤其喜欢吃甜食。而更让她不安的是,她的记忆力似乎变差了,经常忘记一些近期发生的事情。
“阿姨,您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杨一言察觉到她的不安,轻声安慰,“这可能是康复的正常反应,身体在修复,需要更多的休息。”
邹春华点点头,没多想。
她始终觉得杨一言是个可靠的人,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她甚至觉得自己有些依赖他了。
第七个月的一天,邹春华的老同事王岚来探望她。
一进门,王岚就注意到邹春华的状态不对。
“春华,你怎么看起来这么憔悴?”王岚皱眉,关切道。
“你不是说康复得很好吗?怎么脸色这么差?”
邹春华摆摆手回应:“可能最近睡得太多了,有点没精神吧。”
王岚没有被她的解释说服,继续追问:“你最近有没有去医院复查?”
“复查了,医生说骨折恢复得不错。”邹春华回答道。
王岚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异常。
她问道:“那你每天喝的这个药汤是谁开的方子?”
邹春华不以为然道:“是小杨的师父教他的。他说对骨骼恢复好,喝了几个月了。”
王岚立刻严肃道:“春华,你糊涂啊!一个护工给你开的方子,你就敢喝?这万一有什么问题怎么办?”
邹春华心头一紧,忍不住回想起最近身体的种种异常,心里开始有些发慌。
“你明天赶紧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看看身体到底怎么了。”王岚语气坚定,“这事不能拖。”
邹春华点点头,心里忐忑不安。
04
第二天一早,邹春华瞒着杨一言,去了市中心医院。
接待她的是张医生,一个熟悉的邹家老朋友。
“春华,怎么了?你脸色不太好。”张医生推了推眼镜,关切地问。
邹春华将自己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包括杨一言的药汤和最近的身体变化。
张医生听完,严肃道:“你做得对,这种情况确实需要检查。我们先安排全面体检,看看有没有异常。”
一整天的检查让邹春华疲惫不堪,她心里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
三天后,邹春华拿到了检查报告。
当医生把结果告诉她时,她整个人如遭雷击……